老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py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人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特点。方法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的67例牙髓病或根尖周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89颗患牙根管治疗的有效率,6个月、1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根管治疗有效的牙数为82颗,占所有患牙的92.1%;6个月后复查的成功率为89.9%,12个月后为88.8%。结论根管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减弱,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非常关键。
  【关键词】老年;牙髓病;根尖周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1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84-02牙髓组织的病变称为牙髓病,牙根尖周组织的病变称为根尖周病,由于牙髓和根尖周围组织通过側支根管、副根管、根尖孔相通,当细菌等有害因素侵入牙髓时,也会随着根尖孔弥漫到根尖周组织[1],临床上认为只要治愈了牙髓的病变,根尖周病随之也痊愈。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非常常用的方法是根管治疗,具体操作过程主要是通过机械、化学方法彻底清洗髓腔里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及其毒素),然后用填充物填充髓腔防止有害物质再次堆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即是牙髓病,老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是症状表现较轻、髓腔窄小、髓腔内易发生感染并蔓延产生严重后果。因此笔者就老年人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和探讨。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和研究对象2009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的67例老年患者,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53-61岁,平均年龄56±15岁。共89颗病牙,其中,前牙31颗,前磨牙36颗,磨牙22颗。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6个月后随访患者情况并进行临床检查,12个月后再次随访。
  1.2研究方法89颗病牙中,患有牙髓炎56(62.9%)颗,患有根尖周炎33(37.1%)颗。均采用根管治疗法,其主要原理是将病变部位的坏死组织和细菌等彻底清除,然后把剩余的根管填充。治疗过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①根管预备:用一次性治疗工具探查病变牙齿,然后局麻下开髓,测量根管长度,去除根管内容物和坏死组织,整个过程需要反复冲洗,然后扩大根管建立排脓或准备根管填充的通道;②根管消毒:常用氢氧化钙消毒,把捻成细条状的消毒棉花在消毒液中浸湿塞入根管;③根管填充:主要是封闭根管系统,防止再次留下空洞给细菌等物质存留的空间,但是,根管填充要等到牙髓或根尖周的炎症症状减轻之后才能操作[3]。
  1.3根管治疗的疗效评价显效:疼痛逐渐减轻,炎症症状消失,牙槽骨基本无松动,探针探查无出血,X线片见根尖处阴影减小或消失;好转:患者症状减轻,咀嚼功能改善,牙松动在Ⅰ度内,但X先摄片未见明显改变;无效:牙周红肿症状仍在甚至加重,疼痛没有明显好转,牙槽骨吸收加重,X线片见根尖处阴影没有明显减小。2结果
  2.1根管治疗的有效性治疗结束后,显效和好转统称为有效。有效的牙数为82颗,占所有患牙的92.1%,无效的牙数为7颗,占所有患牙的7.9%,见表1。根管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正常咀嚼食物。
  2.2根据临床检查和复查的X线片显示,6个月后复查的成功率为89.9%,12个月后为88.8%,见表2。根管治疗仍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
  2.3老年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阵发性牙痛、夜间加重,剧痛不多见,冷热刺激时疼痛不适明显,但是无法精确定位;牙列缺损,龋齿有时可见深及牙髓,多见复合龋齿。根尖周病变见于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等主要部位,多为浆液性病变,也可表现为化脓性炎症,伴剧痛、脸部水肿[2]。
  表1根管治疗的有效率
  1有效(颗)1无效(颗)牙数18217百分比192.1%17.9%表26个月、12个月后根管治疗成功率
  1根管治疗成功(%)6个月180(89.9%)12个月179(88.8%)3讨论
  牙髓病、癌肿、心血管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重点防治的疾病,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出现衰退,伴随的基础疾病多,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不仅诊断较为困难,在治疗上也存在诸多干扰因素。在67例老年患者中,笔者发现有15例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糖尿病确实是牙髓病的危险因素[4],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组织基底膜的微环境改变,胶原纤维合成减少导致伤口愈合迟缓有关,这也是老年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一大难题,因此,控制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对于预防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十分关键的。三叉神经痛是老年人的一个常见疾病,而三叉神经又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因此,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常与三叉神经痛混淆。由于老年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因此临床医师在遇到以面部疼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时通常将其误诊为三叉神经痛。笔者建议临床医师在遇到此类患者时一定要询问有无牙源性因素,防止误诊,增加病人痛苦。根管治疗对于老年性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仍为一个疗效较好的方法,在根管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对病变牙的反复清洗以期彻底去除坏死组织、细菌和脓液等腐蚀牙齿组织的物质,如果冲洗不干净或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患牙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参考文献
  [1]张志愿,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2]胡文,蔡浙尚.老年牙体牙髓病45例临床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120-121.
  [3]高加意.198例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临床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49-152.
  [4]孙晓强.糖尿病与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4):250-25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喉咽灵口服液对咽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60例咽炎患者作为样本,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喉咽灵口服液的药物治疗,在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急性咽炎总有效率95.8%,慢性咽炎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急性咽炎总有效率90.2%,慢性咽炎总有效率为71.5%,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摘要】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2例,均行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均在较好的麻醉控制下完成手术,麻醉诱导时间5.70士2.20。2例因麻醉平面未达到手术范围而需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术中血压下降使用麻黄素3例,术中心率减慢到55次以下需要阿托品2例。32例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7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62-02  幽门螺杆菌(Hp)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进入胃内后会出现短期急性胃炎症幽门螺杆菌的正常值(HP)是小于等于100dpm/mmolCOM2幽门螺杆菌的检查结果有:阳性、弱阳性、阴性之分,当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胃癌手术后再次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胃癌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复发原因、手术方法、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67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20.4个月,2年内复发占85.07%,3年内占97.01%。结论胃癌术后复发者能否再手术切除病灶主要取决于复发形式。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复发;再手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好发因素,为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依据,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对母儿的危害。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紊乱病史、自然流产次数、母亲患糖尿病、父亲患糖尿病为GDM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妊娠,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