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新型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诞生了,翻转课堂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迎合新的课堂观的要求,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为教育教学视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翻转课堂,也叫反转课堂,是相较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师一味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而言的新型课堂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不再被动学、机械练,而是自主探究、合作互动、操作实践等,在课堂上动脑、动手,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也不再沉闷,而因学生的参与而活起来,充满生机和魅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的策略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与同仁们交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38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素质教育的深化,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新的课堂模式也层出不穷,其中,翻转课堂模式作为全新的课堂模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备受教师们的推崇和青睐。翻转课堂,英语名称是Flipped classroom,也称之为“颠倒课堂”,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课堂模式,是传统教学的颠覆和摒弃。
传统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差。改变这些低效的课堂模式,成为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新课标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为学生营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平台,从而实现课堂的翻转,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翻转课堂,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论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的主要策略进行反思,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阐述,与大家分享,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并行走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让课堂的翻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 运用现代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的构建,首先应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份教案走课堂,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目标等,完全按照教材和教学设计,教学设备的困乏,致使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质量的偏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巧妙与数学教学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数学课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促学生主动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翻转,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如《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呈现出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的几何体的实物和模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和模型,给学生带来生动的直观感受,通过观察、欣赏、判断一幅幅魅力的画面,体会图形世界的现实性、艺术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在欣赏这些画面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这些画面中,你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的影子了吗?然后,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主动交流,把生活情景中的物体,抽象为几何图形,既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也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分析和总结,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多媒体的运用,也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为课堂的翻转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导入环节,借助于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营建浓厚的探究氛围,为课堂的翻转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中,在学生认识“棱锥”之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棱锥”的相关概念——顶点、侧面、底面、棱、棱柱等,多媒體的运用,让知识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乐学”的飞跃。
二、 注重自主先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灌输”的前提下,只能坐着听,缺少兴趣、没有主动权,课堂因此而死板、低效。新的课堂观的背景下,要求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满堂灌”,为学生营建轻松欢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激发起浓厚学习、探究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自主先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以生为本”的主要体现,是“先学后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课堂翻转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先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注重课前先学、课堂“让学”两个方面。
三、 运用生活教学,构建活力课堂氛围
翻转课堂,是与传统模式相反的新型课堂。翻转课堂,首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场所不仅是学校,也包括家中,学习的时间,不仅包括课堂,还包括课外,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师生、生生的多元交流和互动。翻转课堂,从美国引进我们的课堂,是新的教学方式,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的方式,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认识翻转课堂的优势,了解和探讨翻转课堂的构建的方法和策略,从而颠覆传统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乐园。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传统的数学课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添数学的乏味性、枯燥感。新课标倡导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好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浓厚学习兴趣。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将生活元素根植到课堂教学中,让生活元素的融入,为数学课堂增趣提效。
总之,新的课堂观、新的育人观、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亟待改善和优化,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前提,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营建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模式的翻转,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力、思维力、探究能力的综合提升,促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剔除传统课堂的弊端,重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新型课堂,还学生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数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华.翻转课堂在初中數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探索[J].学周刊,2019(31):130.
[2]孔祥玲.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9.
[3]黄启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92.
[4]孙春华.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31-13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38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素质教育的深化,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新的课堂模式也层出不穷,其中,翻转课堂模式作为全新的课堂模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备受教师们的推崇和青睐。翻转课堂,英语名称是Flipped classroom,也称之为“颠倒课堂”,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课堂模式,是传统教学的颠覆和摒弃。
传统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差。改变这些低效的课堂模式,成为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新课标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为学生营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平台,从而实现课堂的翻转,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翻转课堂,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论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的主要策略进行反思,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阐述,与大家分享,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并行走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让课堂的翻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 运用现代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的构建,首先应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份教案走课堂,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目标等,完全按照教材和教学设计,教学设备的困乏,致使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质量的偏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巧妙与数学教学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数学课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促学生主动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翻转,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如《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呈现出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的几何体的实物和模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和模型,给学生带来生动的直观感受,通过观察、欣赏、判断一幅幅魅力的画面,体会图形世界的现实性、艺术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在欣赏这些画面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这些画面中,你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的影子了吗?然后,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主动交流,把生活情景中的物体,抽象为几何图形,既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也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分析和总结,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多媒体的运用,也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为课堂的翻转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导入环节,借助于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营建浓厚的探究氛围,为课堂的翻转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中,在学生认识“棱锥”之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棱锥”的相关概念——顶点、侧面、底面、棱、棱柱等,多媒體的运用,让知识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乐学”的飞跃。
二、 注重自主先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灌输”的前提下,只能坐着听,缺少兴趣、没有主动权,课堂因此而死板、低效。新的课堂观的背景下,要求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满堂灌”,为学生营建轻松欢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激发起浓厚学习、探究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自主先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以生为本”的主要体现,是“先学后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课堂翻转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先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注重课前先学、课堂“让学”两个方面。
三、 运用生活教学,构建活力课堂氛围
翻转课堂,是与传统模式相反的新型课堂。翻转课堂,首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场所不仅是学校,也包括家中,学习的时间,不仅包括课堂,还包括课外,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师生、生生的多元交流和互动。翻转课堂,从美国引进我们的课堂,是新的教学方式,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的方式,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认识翻转课堂的优势,了解和探讨翻转课堂的构建的方法和策略,从而颠覆传统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乐园。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传统的数学课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添数学的乏味性、枯燥感。新课标倡导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好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浓厚学习兴趣。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将生活元素根植到课堂教学中,让生活元素的融入,为数学课堂增趣提效。
总之,新的课堂观、新的育人观、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亟待改善和优化,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前提,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营建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模式的翻转,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力、思维力、探究能力的综合提升,促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剔除传统课堂的弊端,重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新型课堂,还学生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数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华.翻转课堂在初中數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探索[J].学周刊,2019(31):130.
[2]孔祥玲.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9.
[3]黄启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92.
[4]孙春华.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