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未必是坏事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表示,村庄布局中有一类是逐步消亡的“空心村”,对于这一类的村庄,今后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些社会管理方面要顺应这种形势发展的要求,逐步按照推进人口转移消亡的路径来开展工作;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行政的办法和经济的激励措施鼓励剩余人口向中心村转移。

  这是对的,本身也是国家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要实施村庄搬迁撤并;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址,因地制宜复垦或还绿;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集中上楼。
  所谓“空心村”,说到底是一些人走了,去城里打工了,去城里定居了。从宏观上看,从内地到沿海,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村、小城镇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迁移大趋势,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由此带来中国的城市化率每年差不多一个百分点的增幅。
  单单看“空心村”“逐步消亡”“人口流失”这样的字眼,不禁会让人泛起一丝愁绪。但从城市化的视角来看,这并非坏事。人口离开农村与城市化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要人口留在农村,又要城市化是不可能的,没法“既要又要”。至于有些城里人哀叹所谓“乡村凋敝”,更是不知所谓了,仿佛农民留在农村,才能满足他们在城里对农村田园诗般的绮梦。
  有道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水往低处流,都是不可阻遏的。农民当然有权利离开农村,成为城里人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城里取得更好的收入,过上更便利、更美好的生活,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他们的子女也有权成为城里人,去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就目前还算“农民”的人而言,除了比例不高的种粮大户、养殖大户,但凡家境比较殷实的农户,主要收入大多来自非农收入,即去城里打工与经商带来的收入。
  可见,我们应当坚持的是人的本位,而不是农村本位与村庄本位。如果坚持农村/村庄本位,农民离开农村/村庄似乎是坏事。但从人的本位出发,农民只是合算则干、不合算则改行的众多职业之一,而不是一种终身如影随形,还要传子传孙的身份。最终最理想的情形是:农民想當城里人可以,城里人想当农民也可以,这才是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这才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事实上,只要坚持市场化与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与让乡村更宜居、更美好,这种流动是能实现的。
  缩小城乡差距有两个含义。一是缩小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农村人举家迁往城里定居工作也好,家庭成员去城里打工汇钱回家也好,这本身就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之一。二是一些人不断离开农村,那些愿意留在农村的人,就有条件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与机械化耕作,收入也会上升,单单靠人均几亩地是很难富起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乡村也会更宜居、更美好。一些本来不是很适宜人生存的地方,在人离开(无论是去城里定居还是搬迁到更宜居的地方)之后,森林与野兽就会收复失地,让生态得以修复与改善。有报道说一些地方野猪泛滥成灾,成灾自然是不好的,但这本身也是生态改善的一个有力证明。
  总之,在市场化、城市化大潮下,农村人少了,农民或原农民收入反而可能更高,农村经济可能更繁荣,城乡(收入)差距反而会更小,农村反而会更宜居,生态环境反而会更好,何来“凋敝”之说?那可能比一个过度拥挤、内卷化的农村更美好。
  (摘自《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虽然说到明朝灭亡,好些后人都是怨天哀地,感叹明朝命太苦,天灾战乱全赶上。但事实是,明朝之亡,谁都不怪,就怪其政治军事,已是严重腐败。  看看下面这几件事,就知道明朝当时,已经“腐”到何等触目惊心的程度。  官员困于“京债”  明末买官跑官成风,每到选官时,各路官员都使劲砸钱,越是肥缺越大价钱。可钱从哪来?那些要官要疯的家伙,主要都去借“京债”。  京债,是流行于明末官场的一种“高利贷”,主要是京城
笔者曾写过“烤鸭外交”“茅台外交”等故事,让读者看到,中国这个美食大国,如何以美酒佳肴进行美食外交,在国与国之间合纵连横。  进一步问,世上还有其他国家同样搞美食外交吗?相信最多读者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以美食美酒闻名于世的同是外交大国的法国。事实上,法国的确试过以美酒佳肴力挽狂澜。  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被迫退位,流放孤岛,以奥地利、普鲁士、英国、俄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召开维也纳会议,讨论如何重划
中美科技关系嬗变  从中美建交至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中美科技关系总体上处于合作态势。1979年1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该协议成为两国科技合作的基礎性文件。据统计,双方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下签署了超过30份协定书和超过60份附属协议,涉及农业、商务、国防、能源、卫生、教育、核工业等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美民间领域的科技合作
丝丝的冷雨,把伦敦一年中最好日子的气温降到了摄氏七度。路上,面色凝重的行人穿着防雨风衣行走着。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地铁里,没人会去寻找哈利·波特的九又二四分之三站台。不断闪过的,是拎着公文包的伦敦人穿过长长的地下过道,老式的载重电梯把他们送上送下。车厢里多数时候是满的,很安静,乘客们各自捧着一本厚厚的小说,或者捏着支笔做着报纸上的数独游戏,请放心,伦敦人从不下错车站。    每个英国人都是社会批评
联想提名杨澜、郎朗、李永波为奥运火炬手    3岁开始练琴;他曾被老师判定“没有弹琴的能力”;17岁,他被《芝加哥论坛报》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凭借不懈努力,他赢得了世界的喝彩。通过一次又一次探索,他成为“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郎朗——钢琴天才      柏林森林音乐会上,郎朗的指尖在黑白两色的键盘上跳跃,神情专注。此刻,这个舞台属于郎朗。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阳一
“新一代”老年人口将越来越多地面临空巢甚至独居的老年生活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快速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不断加剧,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迁,家庭规模小型化、代际结构简单化、关系松散化以及居住离散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三四代“同堂而居”的家庭已十分罕见,一代户和两代户则成为当下主流的家庭类型,其中有近四成的家庭内只剩一代人,这一代人还通常都是老年人。现阶段
我的红色旅游    我有柬埔寨一行,终了多年夙愿。  不到吴哥,不知道亚洲有如此辉煌的过去,不到吴哥,不知道中国文人关于中国文化,说了多少大话,过了头。1860年,一个法国探险家从金边出发,手持一本《真腊风土记》(宋人周达观著),披荆斩棘800里,在榛莽古木中发现了这座被废弃的石头城:五座城门巍峨入云,四周环以护城河,城墙长24里,竟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都市,被热带雨林活埋了500年!  吴哥有大小之
1988  张艺谋  电影强人登顶    2月23日,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红高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获金熊大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世界顶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也是“张艺谋导演”化为品牌的历史性开端。如果说《红高粱》中的反封建和人性压迫被相当一部分中国观众解读为“宣扬糟粕”的话,到了《我的父亲母亲》时,张已经是公认的世界级导演了。然而,也就在此时,张面临着沦为技匠的现实危险。从
早晨起来,外面下雾了。  上海的雾居然是这样的:不浊腻但也绝不轻飘,灰灰白白的,堆满整个天空,一直到大地的连接处。开始我想这是大气污染,看了半天,直到同样灰白但是光亮耀眼的太阳从云层中挣扎着跳出来的时候,我确信这样的天气,是雾。  雾。与雾有关的记忆连接是一张报纸,16开小报,20多年前湖北西北部一个小县城的日报——也许是周报吧,不记得了。报上有一首小诗:    《雾》  一夜之间  是谁  搂走
在人民军队开国将领中,有这么一位硬派角色:北伐时期,冲锋在前,绰号“不惜命排长”;红军时期,大敌当前挥刀上,“人人称悍将”;抗日战场,从华北打到华中,“名字犹叫敌胆寒”;解放战场,旅长指挥师长,敢违林彪将令获大捷;动乱岁月,军人本色依旧,有一说一尽显真男儿!他,就是被战友们由衷推崇的传奇战将彭明治。  彭明治,1905年4月6日出生在湖南常宁。1924年春,广州黄埔军校招生。彭明治主动报考入学,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