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代化的建筑楼层中,电气设备的应用是当今人们生活中的必要基础,其安装是电气应用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电气工程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电气安装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的目标要建立在使用户安全、舒适、满意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对其安装进行精心设计。本文详细叙述了智能建筑电气的安装技术,并对其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应用
一、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
1、电气间的设计和施工
电气间包括配电间和弱电间,全部的供电干线、分配电箱和配电柜都应安装在配电间里,应尽量将干线电缆减短。其中配电间为中心,其位置适宜在负荷中心的地方布置,并且要着力避免有水、有气和有热的地方,无关的管线需要尽量不要穿越电气间,应尽量避免电梯井和楼梯间。
1.1配电的安装。在电气工程中,配电装置是其核心,对电气工程起着中心支撑的作用,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使整个电气工程的人员以及设备无法正常完成工作,导致供电的可靠性降低。因此,无论是电气工程的配电装置的设备進货,还是其安装调试,都要毫不放松,紧抓严抓,在施工和验收时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在建筑工程中,许多设备都比较先进,而且其生产厂家一般都比较可靠,理论上不会出现设备的质量问题。但是,实际上,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往往可以发现许多设备上所携带的技术问题,或者就是相关的设备不能或者较差地满足供电要求等问题。由于整定电流对下级设备和电缆进行保护的动作值,整定电流的大小都会对供电效果和相关的设备造成损害甚至是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对其认真谨慎地对待,不得有任何疏忽。在对设备进行监控时,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进行施工,并经常仔细检查,从而防止和尽量减少事故隐患。
1.2弱电设备的功能。建筑物内的弱电设备比较多,专业性也比较强,而且每个这样的系统都是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的,监理工程师也不可能对这么多的系统都非常精通。所以,面对这样的设备,应该从控制好相关线管和线槽的施工质量开始着手,同时,重点监控系统设备的各项功能。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为了竞争夺标,专业队伍经常会提出实现系统的许多功能和许多控制点,而且报价还很低,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省钱,经常会将某些功能去掉,而对某些测控点则会忽略。如果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合同进行监控,就会使工程减少测控点,而且还会导致缺乏功能。
1.3对灯具等设备的按照部分质量通病的预防。按照规定,严格禁止在公共建筑场所采用铝制品瓜子链吊装灯具。对于超过3Kg的灯具,吊杆要非常坚固稳定。对于柜子、箱子、盘子等装有电器的具有能够开启的门或柜体、箱体、二层板等处,应选择相应的截面的裸铜软线和接地的金属构架或者接地线的可靠连接。通常情况下,一根导线要求只能够压在一个紧固点上,而不允许有多跟导线叠加压接在同一个紧固点上,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接线鼻子后进行压接。
2、在电气线路中,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在现代建筑中,防烟和排烟系统可以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其系统一般是由风机、排烟机、各种阀件和防火阀构成的。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在发生火灾时能够保证人员及时进行疏散,有效控制火势蔓延的重要保障。在对这些系统的电气线路进行防火设计时,由于考虑到防烟和排烟系统不集中设置,因此,要对供电的主回路线进行充分的思考,设计好联动控制线路。另外,当阻燃导线遇到明火时,它的电气绝缘性能会迅速下降,从而会导致排烟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针对这些在防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求施工人员要对耐火配线的规范要求和施工操作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其次,对所要购买的商品和设备的生产厂家要有明确的要求,保证购买到的商品有相应的接线盒,以防止所要安装的线路露在外面,成为火灾的隐患;在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接线柱露在外面的接线盒进行严格的处理,一经发现,就需要要求将其返工;最后,应尽量缩短防烟和排烟相关设备的配电和联动控制线路,减少穿过不同防火区的可能性,而且在防火区要采用耐火单线或电缆等。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
1、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许多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并且这些前端设备都需要附属安装在水、电等其他专业安装工程之上,这就要求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和这些设备形成良好的配合。如果在系统设备施工安装之间缺乏统一的事先规划,常常因为其他工种的事先安装或者没有预留安装位置造成其安装位置不符合产品安装的规范,最终导致各类数据在采集时出现错误、执行机构控制不到位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2、弱电系统设备机柜的安装重视不够
这类问题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也经常出现,比如机柜要求安装得牢固、平稳,施工中应当依据施工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接线端子的标志应当清晰而且完备;在安装过程中,对于UPS电源柜应在施工前考虑到板、梁的承重荷载;为了方便安装和日常的检修,机柜背面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要超过0.8米,同时机柜还要接地。这类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容易被施工人员忽略,出现一些低级的失误。
3、接线箱内设备放置缺乏规划且接线方式混乱
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大多数系统,如楼宇自动化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等,其结构布线一般采用中心机房布总线连通中间控制设备,然后中间控制设备再采用点对点星型发散的方式进行布线施工。通过这样的安排,中间控制设备就成为了线缆的汇集点,但是一旦出现对系统建设前端点位数量的调整情况,或者是系统设备进行了品牌更换,极易造成原设计的箱体规格无法满足安装规范的要求,很可能出现设备放置缺乏有规划的固定,以及接线方式混乱等质量问题。
三、加强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的措施 1、提高建筑电气安装人员的素质
首先,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监理队伍应该做到专业化、知识化。其次,在目测检查深化到科学仪器测定;在做好操作工艺检查的同时,加强对图纸质量的检查。最后,从常规检查过度到制度检查,提升建筑电气安装人员的安全思想和施工质量意识。
2、提高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的质量
首先,对敷设使用的管件管材加强质量和性能的抽验。其次,对管线网络的空隙应用耐火材料进行密封。其三,提高暗配线管的保护层厚度,增设钢丝网加强管线。最后,消防导线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明装时涂抹防火材料。
3、认真检查电气安装中材料与设备的质量
保管电气材料与设备的工作人员应协助监理工程师做好电气材料及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电气材料与设备质量的安全。在货物存放的场地应按照规范要求摆放,对材料与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性能参数等进行仔细的核对。要使用具有质量证书或出厂合格证等的施工材料。或發现可疑问题,要及时封样,将可疑材料送检测部门检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电气材料与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
4、按照相应要求安装开关、插座
安装开关与插座时,应先将盒内的砂浆与尘土清理干净。安装面板时,不允许存在缝隙,更要做好面板的清洁与保护工作。安装暗开关与插座时,要将螺丝与螺母拧紧,以达到固定的作用。开关与插座盒内的导线一般应为100-150mm之间最佳,盒内应留有一定的余量,杜绝不合理的省材料的想法。
5、对配电箱的安装工作要细致
技术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箱盒坐标及标高进行详细交底,定位箱后,要用钢筋套圈进行焊接固定,防止移位,并用刚性物在箱内做十字支撑,防止变形。安装好配电箱后,要先认真地检查所有线路,并将所有螺柱、螺丝紧固,防止导线之间接地不良,并及时测量导线间、导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并做下记录。
四、结束语
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智能化建筑电气将会越来越普及,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培训接收最新的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提高技能,提高工程质量。对于施工单位也要不断进行改进,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把问题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赵济安.对现代建筑智能化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研究与分析,2007(09):87.
[2]陈法峰.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通病与监理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10(02):218.
[3]连宏达.对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知识,2012(07):119.
【关键词】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应用
一、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
1、电气间的设计和施工
电气间包括配电间和弱电间,全部的供电干线、分配电箱和配电柜都应安装在配电间里,应尽量将干线电缆减短。其中配电间为中心,其位置适宜在负荷中心的地方布置,并且要着力避免有水、有气和有热的地方,无关的管线需要尽量不要穿越电气间,应尽量避免电梯井和楼梯间。
1.1配电的安装。在电气工程中,配电装置是其核心,对电气工程起着中心支撑的作用,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使整个电气工程的人员以及设备无法正常完成工作,导致供电的可靠性降低。因此,无论是电气工程的配电装置的设备進货,还是其安装调试,都要毫不放松,紧抓严抓,在施工和验收时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在建筑工程中,许多设备都比较先进,而且其生产厂家一般都比较可靠,理论上不会出现设备的质量问题。但是,实际上,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往往可以发现许多设备上所携带的技术问题,或者就是相关的设备不能或者较差地满足供电要求等问题。由于整定电流对下级设备和电缆进行保护的动作值,整定电流的大小都会对供电效果和相关的设备造成损害甚至是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对其认真谨慎地对待,不得有任何疏忽。在对设备进行监控时,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进行施工,并经常仔细检查,从而防止和尽量减少事故隐患。
1.2弱电设备的功能。建筑物内的弱电设备比较多,专业性也比较强,而且每个这样的系统都是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的,监理工程师也不可能对这么多的系统都非常精通。所以,面对这样的设备,应该从控制好相关线管和线槽的施工质量开始着手,同时,重点监控系统设备的各项功能。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为了竞争夺标,专业队伍经常会提出实现系统的许多功能和许多控制点,而且报价还很低,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省钱,经常会将某些功能去掉,而对某些测控点则会忽略。如果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合同进行监控,就会使工程减少测控点,而且还会导致缺乏功能。
1.3对灯具等设备的按照部分质量通病的预防。按照规定,严格禁止在公共建筑场所采用铝制品瓜子链吊装灯具。对于超过3Kg的灯具,吊杆要非常坚固稳定。对于柜子、箱子、盘子等装有电器的具有能够开启的门或柜体、箱体、二层板等处,应选择相应的截面的裸铜软线和接地的金属构架或者接地线的可靠连接。通常情况下,一根导线要求只能够压在一个紧固点上,而不允许有多跟导线叠加压接在同一个紧固点上,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接线鼻子后进行压接。
2、在电气线路中,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在现代建筑中,防烟和排烟系统可以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其系统一般是由风机、排烟机、各种阀件和防火阀构成的。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在发生火灾时能够保证人员及时进行疏散,有效控制火势蔓延的重要保障。在对这些系统的电气线路进行防火设计时,由于考虑到防烟和排烟系统不集中设置,因此,要对供电的主回路线进行充分的思考,设计好联动控制线路。另外,当阻燃导线遇到明火时,它的电气绝缘性能会迅速下降,从而会导致排烟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针对这些在防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求施工人员要对耐火配线的规范要求和施工操作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其次,对所要购买的商品和设备的生产厂家要有明确的要求,保证购买到的商品有相应的接线盒,以防止所要安装的线路露在外面,成为火灾的隐患;在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接线柱露在外面的接线盒进行严格的处理,一经发现,就需要要求将其返工;最后,应尽量缩短防烟和排烟相关设备的配电和联动控制线路,减少穿过不同防火区的可能性,而且在防火区要采用耐火单线或电缆等。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
1、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许多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并且这些前端设备都需要附属安装在水、电等其他专业安装工程之上,这就要求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和这些设备形成良好的配合。如果在系统设备施工安装之间缺乏统一的事先规划,常常因为其他工种的事先安装或者没有预留安装位置造成其安装位置不符合产品安装的规范,最终导致各类数据在采集时出现错误、执行机构控制不到位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2、弱电系统设备机柜的安装重视不够
这类问题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也经常出现,比如机柜要求安装得牢固、平稳,施工中应当依据施工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接线端子的标志应当清晰而且完备;在安装过程中,对于UPS电源柜应在施工前考虑到板、梁的承重荷载;为了方便安装和日常的检修,机柜背面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要超过0.8米,同时机柜还要接地。这类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容易被施工人员忽略,出现一些低级的失误。
3、接线箱内设备放置缺乏规划且接线方式混乱
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大多数系统,如楼宇自动化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等,其结构布线一般采用中心机房布总线连通中间控制设备,然后中间控制设备再采用点对点星型发散的方式进行布线施工。通过这样的安排,中间控制设备就成为了线缆的汇集点,但是一旦出现对系统建设前端点位数量的调整情况,或者是系统设备进行了品牌更换,极易造成原设计的箱体规格无法满足安装规范的要求,很可能出现设备放置缺乏有规划的固定,以及接线方式混乱等质量问题。
三、加强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的措施 1、提高建筑电气安装人员的素质
首先,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监理队伍应该做到专业化、知识化。其次,在目测检查深化到科学仪器测定;在做好操作工艺检查的同时,加强对图纸质量的检查。最后,从常规检查过度到制度检查,提升建筑电气安装人员的安全思想和施工质量意识。
2、提高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的质量
首先,对敷设使用的管件管材加强质量和性能的抽验。其次,对管线网络的空隙应用耐火材料进行密封。其三,提高暗配线管的保护层厚度,增设钢丝网加强管线。最后,消防导线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明装时涂抹防火材料。
3、认真检查电气安装中材料与设备的质量
保管电气材料与设备的工作人员应协助监理工程师做好电气材料及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电气材料与设备质量的安全。在货物存放的场地应按照规范要求摆放,对材料与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性能参数等进行仔细的核对。要使用具有质量证书或出厂合格证等的施工材料。或發现可疑问题,要及时封样,将可疑材料送检测部门检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电气材料与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
4、按照相应要求安装开关、插座
安装开关与插座时,应先将盒内的砂浆与尘土清理干净。安装面板时,不允许存在缝隙,更要做好面板的清洁与保护工作。安装暗开关与插座时,要将螺丝与螺母拧紧,以达到固定的作用。开关与插座盒内的导线一般应为100-150mm之间最佳,盒内应留有一定的余量,杜绝不合理的省材料的想法。
5、对配电箱的安装工作要细致
技术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箱盒坐标及标高进行详细交底,定位箱后,要用钢筋套圈进行焊接固定,防止移位,并用刚性物在箱内做十字支撑,防止变形。安装好配电箱后,要先认真地检查所有线路,并将所有螺柱、螺丝紧固,防止导线之间接地不良,并及时测量导线间、导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并做下记录。
四、结束语
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智能化建筑电气将会越来越普及,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培训接收最新的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提高技能,提高工程质量。对于施工单位也要不断进行改进,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把问题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赵济安.对现代建筑智能化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研究与分析,2007(09):87.
[2]陈法峰.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通病与监理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10(02):218.
[3]连宏达.对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知识,2012(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