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be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空管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民航事业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想确保飞行的安全以及提高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有效的识别存在的危险因素。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民航空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是保障飞行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民航空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
  前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航事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飞机也已经成为人们出门旅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作为高风险的交通工具,保障飞行安全,确保乘客安全着陆是民航空管的核心任务,因此,研究民航飞行的各种危险因素,有效识别危险源是民航空管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1.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
  1.1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是指能够造成重大灾害的根据和状态,在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主要是指影响正常飞行和对飞行安全造成危险隐患的一些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危险源、经济危险源以及技术危险源。
  自然危险源主要是指影响飞机正常起飞以和飞行安全的航空气象、自然灾害以及那些不利的地理条件等。如果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了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那么就会严重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也不能够保障飞机顺利抵达目的地。
  经济危险源指的是民航管理中,经济成本的波动以及设备成本的变化等,一旦爆发经济危险,也会影响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
  技术危险源主要是指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各种事故警报,如果飞机在运行过程中硬件出现问题或者遇到风压、水压的问题,就不能为航空飞行提供能源服务,也势必会大大影响飞行安全。
  1.2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
  对于危险源的识别,应遵循三个步骤。首先,识别危险源之前要注意分析差距,然后观察其所处的状态。其次,要具体分析危险源的构成因素,并将其分类成一般危险源和特定危险源。最后,要分析出危险源爆发后带来的潜在危险,及早防范。
  对于危险源的识别要紧紧围绕系统的用途、工作状态以及功能等方面,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一切存在的潜在风险,积极应对。尤其是系统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现所处的运行环境以及系统性能降低,就要尽快解决。比如,运行环境中的变化莫测的天气情况以及飞机场的设施布置状况等都是爆发灾难的危险源,要随时监控随时掌握。而系统的性能如通信设备、导航报警设备要检查是否完好无缺,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故障,要及时解决。
  对于识别出的危险源,民航空管也要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将危难止于爆发前。并且还要制定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其评估系统,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灾难。
  2.民航空管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要想保证飞行安全,促进民航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建立有完整、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民航空管必须要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民航空管的管理水平。
  2.1贯彻安全理念,建立安全责任制
  要想彻底杜绝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首先就要提高警惕,贯穿正确的安全理念。相关人员要将安全理念贯彻始终,无论是思想觉悟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都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并且正确认识安全理念的重要性,将安全作为核心目标。
  除了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明确自己的职责。对于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更要规范他们的操作行为,避免因个人失误而带来安全风险。民航空管的工作人员是保障民航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还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培养专业的素质队伍,提高民航空管的管理水平。
  2.2完善民航空管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在安全管理措施中,不仅要提高安全思想理念,还要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加强完善。对于一些安全信息如事故数据、航空器运行数据、航空运输监察等信息要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并且将整理的信息共享,作为安全管理的一个依据。还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对于各种信息报告也要及时处理分析,并归纳整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系统。只有这样,空管部门才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分析出事故原因,并且能够正确发出指令,也能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其办事效率。
  2.3制定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
  在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措施中,预防措施占据重要位置。俗话说“防患于未然”,一切灾难事故都要做好预防应急救援的准备。民航空管运行更应如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事故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将灾难消灭于萌芽之中。还要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要有专门的应急救援准备,这样才不能乱了方寸。
  预防措施不仅要针对事故的危险源,还要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机构,完善事故调查体系,规范飞行事故中的各种规定,并实施监督。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和责任心,让民航空管部门的工作有效的开展,保障飞行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起来,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提高对安全理念的思想认识,还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分析出各种危险源头,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准备,提高民航空管的管理水平,保障飞行安全,实现民航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阳.浅谈民航空管危险源的识别[J].科技信息,2012,33(27):56-57.
  [2]陈勇刚.我国通用航空妥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妥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5){58-59.
  [3]李中杰.关于识别民航空管危险源的研究[J].经济生活文摘,2012,6(11):4
  [4]董霖.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J].理论研究,2013,(8):66-67.
  [5]陈宝智.危险源辨识、控制及评价[J].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9):33-35.
其他文献
Dieulafoy病又称恒径动脉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疾病.1898年由法国医生Dieulafoy首先报导,近几年对此病的认识和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本文就此加以综述.1 发病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大,核电是未来清洁能源大发展方向之一。但是,在核电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核电机组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如何高效安全的完成核电机组的安装调试是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本文将就核电机组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调试质量控制措施做出分析与讨论,为核电安装调试的质量控制打下基础。  【关键词】核电调试;质量控制措施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目的 获得最佳模板提取方法用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 对4种方法(挑丝法、沉淀法、水清法和裂清法)提取的模板DNA进行琼脂糖电泳、紫外线扫描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目的探讨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青年心肌酶及肌红蛋白活性变化.方法对世居西藏阿里地区(海拔 4 300m)的20名藏族士兵和移居该地区的20名汉族士兵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使计算机在我国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企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控制管控的要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此促进了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企业;计算机技术;应用;控制;管理  在我国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计算机计算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的竞争力度也
目的评价人类羊膜移植眼表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2只眼)眼表疾病患者行不同术式的羊膜移植.结果严重活动期或修复期眼表化学伤或热烧伤5例术后眼表恢复正常,视力均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