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实现“卓越教学”的动力机制探寻——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视角

来源 :山东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教师追求“卓越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动力。波特与劳勒的期望价值理论对促进大学教师实现“卓越教学”的动力机制研究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和重要的借鉴价值。基于该理论的分析显示,教师缺乏实现“卓越教学”动力的的主要因素包括奖酬制度不够完善、教学文化缺失、教师存在角色间冲突以及缺乏教学能力。对此,高校应设计完善的奖酬制度,建设支持型的教学文化,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学教师应调适自身的角色定位。
其他文献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为了让读者了解事物特征或明白事理,我们在说明时除了言之有物之外,还要言之有序。这就要求同学们按照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
采用二次发泡新方法制备具有致密表层的泡沫铝合金球形件,通过微型CT层析摄像仪对制备获得的泡沫铝合金球形件的孔结构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二次泡沫化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
为了探讨一维Hubbard模型中次近邻相互作用引起的阻错与巡游铁磁性的关系,利用精确对角化方法和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技术,发现在电子浓度和在位库仑相互作用很大的取值范围内,次近
针对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只实现了磁链和转速子系统的稳态部分解耦和矢量控制易受转子参数摄动影响的问题,研究了应用时域H∞鲁棒控制方法来处理感应电动机参数摄动和干扰抑
适切性是考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视角。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理念的滞后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性、人才培养方式的单一性和人才培养制度的不完善性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