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分发挥理念文化关键作用
  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有和共享的信念,它可以将学校组织的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汇聚到同一个方向,提升为学校特有的文化,从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平原一中在总结学校八十余年办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提炼出平原一中核心理念:
  (一)校训:崇德、博学 、求实 、创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是灵魂,学是根本。非德无以立身,非学无以长才。为学之道,惟在求实与创新。
  (二)校风:团结奋斗、严谨执教、刻苦学习、尊师爱生
  校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校风约束师生行为,陶冶师生情操,促进师生发展。团结奋斗的团队创造的不仅仅是骄人的业绩,还带动着团队自身的提高。严谨与刻苦是治学求学的必由之路。平等、尊重、和谐、充满爱意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基石。
  (三)教风: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各展其才、探索创新
  严谨治学是师能,为人师表是师德。德能兼备方为人师。教师要在实践中发挥自己,在探索中充实自己,在创新中提高自己。
  (四)学风:勤奋好学、熟读精思、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学风体现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体现人的治学精神和治学原则。我们以勤奋好学为出发点,以熟读精思、学以致用为基本方法,致力于师生全面发展。
  (五)办学方针: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改革活校、质量强校、创建名校
  以德立校是灵魂,依法治校是保障,科研兴校是关键,改革活校是动力,质量强校是手段,创建名校是目标。
  (六)办学宗旨:为学生的今天服务,为学生的明天负责,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教育的真谛是提升生命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鲜活成长。正如一句话所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不仅要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沃土和乐园,更要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石。学校教育的一切应为了学生的今天和明天,为了一切学生的今天和明天。
  (七)办学理念:让教育成为教师的事业,让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学校的一切充满教育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教师的成长和成功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前提;教师的舒心和幸福是学生舒心和幸福的保障。学校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在于促进师生全面、和谐、自由、充分、独特、创造地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的力量之源和发展的生命平台,为师生幸福生活奠基。
  (八)教师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我们坚信:“小心我们的思想,它将决定我们的行动;小心我们的行动,它将决定我们的成败。”教师的态度决定自身的高度。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学校的核心理念,团结、鼓舞、激励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我们在注重理念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合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系。理念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提高学校制度执行力的有力保障;制度文化是学校理念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两者相得益彰。
  
  突出环境育人,营造一流的校园环境文化
  平原一中本着环境育人的原则,努力做到以特色、温馨、高雅为目标,营造优美舒适、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培育品味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形象,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塑造独特的校园美感,使校园蕴藏着高雅的情趣美,隐现出深厚的涵养美,让学生感受潜移默化的情感感染。学校环境具有教育特殊性,因此,我们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突出学校教书育人的文化特色,充分整合学校环境资源,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廊一室皆能产生教育的功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教育的关怀,受到教育的启发。平原一中数十年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注重教师发展,打造一流的教师文化
  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只有一流的教师文化才能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成就一流的教育事业。
  对青年教师的具体要求是两种精神: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展四比四多活动:“四比”即比思想、比作风、比工作、比业绩;“四多”即对学生多一点爱、对同志多一点关心、对工作多一点责任感、对学校多一点贡献。
  我们向全体干部教师提出“六让、六不让”的工作要求。
  六让:让态度说明我们的责任;让习惯诠释我们的素质;让行为体现我们的能力;让和谐贯穿我们的团队;让出色成就我们的事业;让豪气展示我们的风貌。
  六不让:不让学校布置的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不让需要做好的工作在自己这里敷衍;不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学校的形象在自己这里受到影响;不让各种差错在自己这里发生;不让任何借口在自己这里出现。
  我们提出教师日常工作和专业成长的理念要求:
  团队精神:一家人,一条心,一块干,一块拼。迎挑战,求卓越,齐努力,共甘苦。
  履行工作“四向”要求:向细节要完美,向规范要习惯,向时间要效率,向落实要质量。
  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学习吸收,少批评指责。多一份责任,少一点牢骚。
  严格遵循工作标准:严,高,细,实,恒。
  增强五种意识:“服务有多好,市场有多大”的意识;“学生就是上帝”的意识;“为学生今天服务,为学生明天负责”的意识;“四勤”,“五到”的意识,即眼勤,嘴勤,手勤,腿勤;想到,看到,走到,说到,做到;要有一看工作,二看工作,三还是看工作的意识。
  多年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平原一中已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斐然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发挥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任何一种学校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授、改造或创造,都离不开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潜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运用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从而确保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并成为学校中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实现“文化自觉”,最终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多年来,学校以“成人、成才、成功”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一)发掘校史资源的教育功能。平原一中历史悠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培育出以国学大师任继愈为代表的一批批栋梁之才,八十余年的历史积淀丰厚。学校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组织学生看校史、讲校史、谈理想。树立“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雄心壮志。
  (二)组织校园文化解读活动。我们组织学生搜集校园文化、解读校园文化。年级和班级内部还利用板报、赠言、每日名言、名言解读小演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学校是我家,我爱我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学校提出“自我教育七个一”:有人看见和没人看见一个样;有人管理和没人管理一个样;有人监督和没人监督一个样;老师在场和不在场一个样;有人检查和没人检查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在家和在校一个样。我的班级我做主,学校组织实施班级自治和值日班长制度,锻炼学生的组织领导才能,增强成才成功的决心和信心。
  (四)坚持活动育人。每天的晨练,强其筋骨;每周的升旗仪式,固其品格。学校每年开展运动会、歌咏比赛、艺术节,诗歌朗诵比赛,定期组织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各处室、年级、班级在学校的总体要求下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
  每周的学生讲坛,学生们都踊跃地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讲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最了解的知识和发现,讲学习方法。
  
  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以学校为阵地,举办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等,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由学校组织,邀请成功人士和著名校友来校作报告,为同学们树起一个个学习的标兵。鼓起同学们强大的金牌意识和竞争意识。我们组织“家长坐在我身边”家长听课活动。
  持之以恒的学校文化建设,整体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品位,给学校增添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成为平原一中发展不竭的能量之源。学校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作者单位:山东平原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末衡)
  
其他文献
窗外的雨下得很大,男人陷在沙发里,木然地看着电视屏幕。“咣咣咣”,一串微弱的敲门声传来,男人起身去开了门,门外是一个浑身湿透了的小男孩。男人随手拿了条毛巾递过去,男孩却看着那条满是灰尘的毛巾,发出了为难的声音,男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手揉着太阳穴说道:“唉,这脑子越来越不好使了!”  男人侧身让小男孩进了屋子:“有事吗?”男人尽量摆出一副和蔼的样子,小男孩没有说话,只是递给男人一个金属片,上面只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适应时代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实施以“开辟人文精神沃土,培育时代特色技能人才”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以生为本,创设各种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群策全力,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校园。主要做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