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得到提高与完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qi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的教学能使学生们更深一步的了解科学世界,对身边的事物得到科学的解释。本文主要探讨怎么样提高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03-01
  在实行新课标之后,老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上发生了改变。老师不仅要顾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的压力,使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更要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后活到老学到老,增强学生今后的各方面能力。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在这种新情况之下,怎样做才能够达到新课程物理教学的目的?就这个问题,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进行浅析。
  一、改变教学的旧思想与旧方法进行创新
  在现今的初中物理中,学校为了表面的升学率,通常要求教师给学生们补课,布置作业,让学生们狂练题目,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受到畸形影响,导致培养出更多的是高分低能的所谓的“尖子生”。因此,教育的发展必须循规蹈矩,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也就是从单一的教授知识与为求高分的思想转换成既培养学生能力挖掘潜力又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比较科学的思想。在评价教学方面,从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判断教学效果转变成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与智力的发展情况来评价教学效果。在衡量教学质量方面,从单方面的根据学习分数的高低评价教学的质量优劣转变成全方面的提高完善综合能力的教学水平来衡量教学质量。在改变教学主体方面,从只单一以教师为主体向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变化。让教师作用详细化主要是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培养自主教育的能力。比如,教师教学《力的作用》一文时,不应该单单只给学生们传授固定的知识与机械化的推导公式,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们自主的完成课本中要求完成的实验,并且要根据学校器材的有限性灵活改变实验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直观的获得知识,同时调动与提高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多媒体教学的灵活运用
  进行素质化教育主要阵地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首先教师们要进行自我思想的创新,转换传统落伍的教学方式,从而将教育的创新变革着重落实到平常的教育实践中。现代性的多媒体教学直观性强,动态性较完善等特点,从而使传统模式下的教学中的不足的到一定的改善,更进一步的使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使物理教学发挥更大的有效力,就势必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我采运用多媒体教学来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多个不同的方式来调动学生们的思想,使课堂教学知识的得到更好的传播。又如,在我讲解凝华这节内容时,为使学生们更直接的更正确的了解凝华的过程,采用了动画技术,做了一个小短片来解释凝华的过程。结合学生们爱玩的习性,他们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是对此加深了记忆。这样的课堂调动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把难化易,也使学生们正确地掌握重点与难点,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教学各个方面的趣味性
  使教学课文内容呈现一定的趣味性,即为将教学内容情景化,生动化。例如,在教学《力与反作用力》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放一段小动画:汤姆猫与吉利鼠。情节为猫在逮捕老鼠的时候,老鼠想尽办法逃脱时弄倒了了高尔夫球杆,猫正好踩在球杆上面。此时猫非常的急,便特别的使劲踩在上面,最后导致猫被球杆反反复复的撞击。一系列的搞笑场景看完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猫会这样?”接下来组织学生们自由的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接受力也大大的增强;这样的课堂,学生们更愿意去接受;这样传输知识,学生们学得更透彻。
  四、引导学生们在实验中探索,感受其中的快乐
  课本中呈现的所有知识,一般都是伟大的科学家早已经就发现与证明好的,并且已经形成固定的规律,当然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不是来找寻人们至今还未发现的现象与规律,可它不会被动懒散地只去接受教育家传授的种种,而使自己只充当吸收知识的机器,更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的知识水平高低,选择性的接受各类知识。教学的主旨就是把握准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达到教学知识传授与接受两者间的相互协调,提高起学生们的兴趣,增强师生间情感交流,达到共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就此知识点让学生们进行实验探究,是学生们的知识更具体化、深刻化。教师首先可以对此知识点进行解释说明,例如,日食、月食的成因等等。学生们可以随时提出疑问,教师也必须随即解答学生们的困惑。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性的问题:光的传播途径是怎么样的?并给学生们一些相关提示: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教师再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探究,对知识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一对一的提示与指导。还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来设计多种不同的探究实验或者对原有的方案进行稍稍的创新。最后,全部学生集体对实验讨论,并确定最佳的方案后师生共同进行实验。[1]
  五、教师及时完成教学反思与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则是教师在教学后进行反思与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必要程序包括课前的材料准备、规定课程的教授,还有教授完后的及时性的反思与必要的总结。大多数的教师比较注意课堂前的材料准备这一环节,加上课程的教授,并做到课堂上的充分性与丰富性,是学生们在兴趣高涨的状态下吸收知识,可是却造成教师们忽略掉教授完课文后的及时反思与对不足的总结。实际上当教师完成一节课后,若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性的总结,则必定会得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同时使自身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也使教学质量更趋完善。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将变得融洽,课堂变得有序,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更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物理学基础》作者:(美)哈里德(Halliday),(美)瑞斯尼克(Resnick),(美)沃克(Walker)著;张三慧等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生物创新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设疑激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样化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 多媒体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9-01  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