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论述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基本关系的基础上辨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同时有简单的介绍了历史上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历史演变并展望了以后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发展。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观 收入费用观 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财务会计报告是其最终的工作成果以及对外提供信息的手段。在确认和计量收益时有两种观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会计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财政部2006年颁发的39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企业会计准则总体上贯彻了资产负债观的思想,这表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由收人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过渡。
  一、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本关系
  资产负债观理论和收入费用观理论是计算收益的两种方法,本是同源的两种理论。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这两种本来同源的理论在后续的应用中发生了分歧。
  (一)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辨析。
  1、二者确认收益的基础不同。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作为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因此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是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
  2、两种理论在会计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在收入费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而资产负债表则作为利润表的补充报表。而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都是基于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所产生的。从信息的效用角度来看,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更主要的是提供有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且主要是基于本期的考虑。在资产负债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
  二 、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的演变
  (一)计量收益采用资产负债观的阶段。
  20世纪以前,企业只编制资产负债表,而不编制收益表,因此资产计价处于第一性的地位。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生产组织简单会计记账的目的一般在于反映受托经营责任;并且由于存在大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又是企业经营者的实际情况,往往他们更关注企业实际拥有多少资产,对外承担多少负债,自己的权益是多少,而将收益信息放在次要的地位。(2)企业外部融资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短期方式。 (3)在这一历史时期,税收法律制度主要是以企业的资产为征税依据。
  (二)计量收益采用收入费用观的阶段。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生产技术得到很大改进,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规模已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股份公司出现,企业合并的浪潮也随之兴起,企业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促成了企业产权向社会化和分散化方向发展,少数产权所有者已无力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其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这样,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信息特别关注。与此相关的另一大历史事件是:资本市场繁荣起来,企业不再单纯从银行融资,融资形式趋向于多样化,并且企业產权趋于社会化和分散化,其特点是企业股份为众多的股东所持有。股权的分散性是部分股东只有较低的持股比例,也决定了他们在主观上没有欲望参与直接控制公司,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使自身短期收益最大化,包括股利收益和买卖股票所获取的差价收入。因此这些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信息尤其关注,而将企业的财务状况放到次要地位。这也是导致重视企业收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收益计量之资产负债观再回归。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波及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对会计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币值稳定假设、历史成本原则等提出了严重挑战,导致会计信息前后各期缺乏可比性,财务报表不能反映出企事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股份支付管理人员薪酬等新生事物(特点是价值变动大,以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反映其真实信息)的出现,人们开始关注资产的质量。迫于各方面的压力,FASB认为,更好的方法只能是先确认交易或事项是否形成了资产或负债,然后再据之确定收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等会计团体也纷纷改用或采用资产负债观,认为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是核心,至此资产负债表观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 、结束语
  相比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或许更为会计实务界所欢迎,但是它为各种各样的收益平滑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且导致一些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项目,比如性质不明的递延费用和递延贷项等进入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观认为资产负债表应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它着眼于确保一张“干净”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说,只有符合确认标准的,真正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资产负债观下确定的收益,以价值计量为基础,尽可能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给报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信息。由于资产负债观理论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大大增强,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但收益费用观理论作为一种收益计量模式将继续存在。
  (作者:杨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和企业会计管理;许建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研究方向:审计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施先旺、刘美华: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财会通讯,2008(6).
  [3]浦令舒: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的系统思考.财会月刊,2009(10).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已逐渐趋于完善.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造成国有资
1970年1月,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使中国具备了中低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能力。图为“长征一号”和“东方红一号”的模型。  9月23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幕。  这次展览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设计布置了序厅、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个部分。其中“屹立东方”对应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对应1978年至
期刊
生活在西安的人都会感觉到,这座城市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文明”.“温度”的提升体现在细节的柔软,体现在理念的改变.“车让人·人守规”正是如此.“车让人·人守规”在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阐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基本涵义及优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项目准备阶段、 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工程造价 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及优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设工程计价以工程预算定额作为计价模式。工程预算定额是按照不同地区、
成渝试验区地处欠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着农民工数量多、结构复杂、流动性强、整体素质较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等方面的共同问题.把对农民工的利益保障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出
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财政审计是预算执行审计的重中之重,涉及政策法规多、范围广、资金量大.下面结合近几年区级预算
期刊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
基于刑法调整范围的广泛性、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内容的特定性、处罚范围的不完整性和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性等特点,传统理论认为刑法具有事后性,大陆法系也有类似观点.但是,从刑
魏香颖,辽宁阜新人,是阜新体育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现在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举重教练,用她的话说:饮水思源,要用一腔热血回报家乡.
期刊
随着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烟草专卖市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无证经营卷烟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烟草市场秩序,是市场管理日常监督的难点之一,如何从市场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