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探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促进自身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还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健康的人格。反之,不良行为习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沟通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班主任;家长沟通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8-0004-02
  引    言
  在当今社会,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职责,除了要对学生开展文化课程教学外,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班主任也需要和家长进行进一步沟通。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
  (一)未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从小学生现在的饮食情况来看,他们在饮食方面表现出了挑食、偏食等现象,多数小学生喜欢吃零食,在食物配比方面缺乏合理性,对主食的重视度不高,营养不够均衡,不注重饮食卫生。在学校营养餐中,有的学生十分排斥芹菜或香菜等,如果没有自己喜欢的食物,他们就会去超市买小零食充饥,有的学生家长怕孩子吃不饱会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錢,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不仅如此,在饮食行为上,家长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够充分,未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在面对丰富的食物时,不少学生会按照自己喜好挑选食物,这种随意性会影响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二)未能养成劳动习惯
  在小学阶段,大扫除是一项常见的劳动,但是,不少学生对大扫除存在抵触情绪,甚至逃避劳动,在家庭生活中也未能主动分担家务。有些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没让孩子参与过家庭劳动,这也会影响小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由于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比较溺爱,他们参与劳动的机会比较少,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阻碍,不利于劳动能力的提高。
  (三)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未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全面规划,进而影响了知识获取的效果。在现阶段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比较依赖,未能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小学生会出现不良行为习惯与其家庭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家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或者没有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给予高度重视,很容易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还有些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学生往往会效仿家长的言行,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相关调查研究证实,家庭因素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些学生来自离异家庭或者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顾。家庭不够完整,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足,会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造成负面影响。
  (二)学校因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是重要的学习场所,会直接影响其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一个班集体中,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学校如果缺乏行为教育,也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一些小学往往过于重视智力教育,不重视对学生的行为教育,导致学生行为习惯无法得到科学指导,进而使其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三)社会因素
  在现阶段,网络文化的冲击给小学生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在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下,尤其在一些消极因素的作用下,学生价值观容易扭曲,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1]。
  三、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现状
  (一)沟通内容比较单一
  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和家长需要共同合作。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些班主任较为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没能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引起高度重视,当学生成绩下降或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完成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班主任会与学生家长沟通,沟通的内容仅限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或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少与家长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问题。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内容不够全面,阻碍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沟通渠道不够丰富
  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往往以家长会为主要途径,特殊情况下,班主任会向学生家长说明学生的表现,总结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假期活动安排等,但较少涉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家长会的形式属于一对多,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少,再加上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顾及家长情面等,班主任往往不会直接公开地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这样就会影响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频次也比较少,未能形成常态化,所以学生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并不清楚,从而未能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没能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
  四、基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建议
  (一)围绕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沟通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需要围绕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深入交流。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协商,立足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小学教育的相关要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等。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学生就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宽自身知识面,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不仅如此,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水平,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学生具备良好的劳动习惯,可以形成热爱劳动的思想,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学生如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就能合理地摄入充分的营养,从而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所以,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时需要兼顾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方方面面,以达到预期的沟通目标。   (二)丰富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沟通途径
  学生家长和班主任需要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沟通平台进行建设时,除可以通过家长会外,班主任也可以合理利用QQ、微信等交流平台,与家长及时交流,让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班主任也能够掌握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引入新颖的沟通形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一起编写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施纲要,双方不仅需要明确沟通内容,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约定好双方的沟通频次及沟通形式等。此外,班主任也应让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定期分享优秀案例,使学生家长能够共同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提升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意识及沟通技巧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重要的班级管理人员,也是学生的施教人员,其沟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家长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未能得到落实,很容易影响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效果,如果双方未能就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达成共识,就很难形成教育合力。所以,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家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如果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比较高,学校可指导学生家长进行网络学习,掌握丰富的培训内容。如果学生由爷爷奶奶来照顾,学校可以对隔代家长进行基础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与班主任沟通的重要性,进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共同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工作。另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讲座,让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参与,使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履行各自的职责,从小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出发,除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外,也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对小学生进行行为训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端正自身的生活态度,还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但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循序渐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形成教育合力,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廖梓夷. 基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问题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5.
  胡成军.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85.
  马风霞.班主任引导家长帮助小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1):17.
  作者簡介:于艳萍(1969.8—),女,山东东营人,一级教师,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撰写的《浅谈怎样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获省二等奖,德育论文《笑对每一个学生》获省三等奖,《浅谈起始年级的作文教学》在“园丁杯”基础教育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2016年获市级“一师一优课”三等奖,2019年在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优秀课程资源评选活动中分获作业设计、课例设计两个二等奖。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测定滴眼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方法:采用ICP-MS技术,检测苯扎溴铵中的溴元素,建立了滴眼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
通过国有企业运营发展中暴露出的各种经济活动问题,越来越能体现出会计监督机制在国有企业控制管理中的重要性,尤其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时期,积极应对运营风险,国有企业会计监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溶液(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
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是企业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的有效路径,将财务管理活动和业务管理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的资金的有效配置,提升企
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也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同属于财务管理体系。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责为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要求还是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加强对教学策略的探索,使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分组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其不仅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
目的:提高南大青叶的质量标准,对其质量进行更有效控制。方法:以靛蓝、靛玉红为对照品,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对南大青叶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靛蓝进行含量
环境行政代履行制度能够在义务人不履行环境义务时,及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维护环境公益,并通过对义务人追缴履行费用,避免环境义务人转移责任,实现“污染者负担”原则。但
《民法典》将人体脱离物的部分问题划入人格权范畴,但是没有明确人体脱离物何时属于人格这一关键问题。当前有关人体脱离物法律属性的各种观点也都不能提供关于这一问题的圆
20世纪末,比较政治学界对一些转型国家政权稳固而另一些转型国家政权频繁更迭这一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学者试图用“体制性整合”来阐释上述现象。本文围绕“体制性整合如何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