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开展创造性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新性 教学观念 创造性思维
在当今高校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地把英语学习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与喜爱。对语言的摄取和理解、运用和表达,都要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出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下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条件,没有学习兴趣就谈不上培养创造思维。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渴望学习,有学习的主动精神,是掌握知识的基础,而基础知识是否丰富又决定了创造思维的强弱。因此,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驱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和竞争心理,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英语游戏或竞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悟性。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乐学环境。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二、不断改进教法,开发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思维。然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课堂英语化,教学语境化,思维创造化和方法多样化。复述和演讲能调动学生耳、口、眼、手、脑协同“作战”,促进学生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有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
三、创设“语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创造思维离不开创造想象
所谓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形象的过程。由于语言教学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及意义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想象,创设“语境”,有助于学生学好英语。根据职校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起主导作用和对“说”不那么积极主动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听录音,重复、背诵、模仿对话的基础上,创设有新意的“语境”。他们在新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练习,培养了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如,我在讲授完每一课后,总是让学生在掌握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系新旧知识,创设“语境”,进行对话练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而且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巩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通过加强对试题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做题是任何学科都不能缺少的环节。在英语练习方面,我通过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例如,初中多种不同的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及巩固,通过课堂讨论对话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用补全对话进行巩固、深化。应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题型进行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及分析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及创新性。
五、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
六、创造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学习氛围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
七、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
八、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多渠道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同时积极组织学校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应同学生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英语角。同时也应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
总之,作为教师应积极从课堂教学入手,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划框框、定模式,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联想、勤思善问、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邢改萍,李守森.跨世纪教育论坛.第五卷,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3.
[2]英语教学通讯.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关键词:创新性 教学观念 创造性思维
在当今高校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地把英语学习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与喜爱。对语言的摄取和理解、运用和表达,都要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出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下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条件,没有学习兴趣就谈不上培养创造思维。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渴望学习,有学习的主动精神,是掌握知识的基础,而基础知识是否丰富又决定了创造思维的强弱。因此,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驱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和竞争心理,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英语游戏或竞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悟性。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乐学环境。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二、不断改进教法,开发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思维。然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课堂英语化,教学语境化,思维创造化和方法多样化。复述和演讲能调动学生耳、口、眼、手、脑协同“作战”,促进学生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有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
三、创设“语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创造思维离不开创造想象
所谓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形象的过程。由于语言教学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及意义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想象,创设“语境”,有助于学生学好英语。根据职校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起主导作用和对“说”不那么积极主动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听录音,重复、背诵、模仿对话的基础上,创设有新意的“语境”。他们在新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练习,培养了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如,我在讲授完每一课后,总是让学生在掌握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系新旧知识,创设“语境”,进行对话练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而且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巩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通过加强对试题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做题是任何学科都不能缺少的环节。在英语练习方面,我通过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例如,初中多种不同的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及巩固,通过课堂讨论对话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用补全对话进行巩固、深化。应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题型进行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及分析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及创新性。
五、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
六、创造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学习氛围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
七、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
八、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多渠道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同时积极组织学校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应同学生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英语角。同时也应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
总之,作为教师应积极从课堂教学入手,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划框框、定模式,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联想、勤思善问、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邢改萍,李守森.跨世纪教育论坛.第五卷,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3.
[2]英语教学通讯.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