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教学探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引入发展性评价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还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初中的科学教学中引入学生发展性评价已经成为了响应我国新课改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
  关键词:初中科学 学生发展性评价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49-01
  由于在初中科学这门课程中,科学实验占据很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所以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的引入,能保证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指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以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促进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分类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就必须对原有落后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发展性评价这一评价机制引入初中科学的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老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对课程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在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的具体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的概念与技能,是否了解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且能否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能否解释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发展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1.2 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评价
  在新课改的政策下,初中科学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在实验的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分析等过程中使用发展性评价,有助于老师及时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顺利的开展实验。
  1.3 对学生情感、行为、态度的评价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或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及时的改正,帮助学生取得最后实验的成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物质观。
  2 如何在初中科学中实行发展性评价的教学
  2.1 在实验前的猜想和假设阶段中引入发展性评价机制
  在实验前的猜想和假设阶段,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验猜想以及具体的实验假设给予学生相应的发展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意见,让学生的实验可行性更高。例如,在《水的浮力》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进行实验前,可以用漫画的方式,选取“阿基米德洗澡时,水溢出来”的漫画,对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提出实验猜想和假设。可以发现学生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关注的是水缸的构造,有的学生关注的阿基米德是否变轻了并浮在水面上,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会对学生的实验假设和猜想有直接的关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老师要对学生的猜想进行正面的评价,并指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给予这部分学生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使这部分学生不会有失落感或是被轻视的感觉,对他们进行表扬和肯定,能让他们找回学习上的自信感,提高学习成绩。
  2.2 在实验准备阶段中落实发展性评价
  实验构成了中学科学的大部分教学活动,在实验前的准备阶段,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查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可以进行资料查询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所以学生收集到的材料是有差异的,老师在对学生搜集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理解能力、经济能力进行具体的评价,在对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的评价上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材料的能力。
  比如“以我们身边的水资源”为例,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和调查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对学生的材料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找到真正有效的實验材料,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3 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引用发展性评价
  在实验的设计阶段,引用发展性评价是实验方案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环节。实验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收集的材料的理解程度,还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因而在这一阶段引用发展性评价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为学生的实验设计创设与我们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并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划分的过程中要重视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互补,帮助水平低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以日常生活中的水为实验对象,以“良好的用水习惯能否节约水资源”为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的设计工作,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的监测水龙头每秒的出水量,有的测没拧紧的水龙头每秒钟的出水量,虽然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方案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考虑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因而,老师在对学生实验设计的评价上,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4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落实发展性评价
  在经过了实验前的猜想、准备、设计等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了。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为实验主题,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操作不熟练或是忽视注意事项等问题。老师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应采取宽容的评价方式,允许学生犯错误,通过发展性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及时改进,使学生最终取得实验的成功。
  2.5 在总结与交流中落实发展性评价
  在进行实验的总结和交流时,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改变原先极端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正面的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发展性评价不是单纯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可以先通过自评的方式找出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质评与量评的有机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最终实现学生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闫彩红,刘殿臣.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基于红河学院“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实践[J].理论观察,2013(11):127-128.
  [2] 张艳玲.有效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策略[J].课外阅读(中下),2012(24):140.
  [3] 仲金棋.语文教学中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2(12):34-35.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独立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挥创新精神。然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对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没有起到较好的正面影响,所以对探究性教学实践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新课标 独立 创新 探究性 正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57-01  探究式教学,
摘要:《纳米材料》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性课程,涉及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针对该课程知识点繁杂、概念抽象等特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从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改革,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纳米材料,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
摘 要:教学方式即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模式。而课堂教学更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最直接的途径。在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艺术和技术两方面,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设计实用目标。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常采用“静听、坐观、独立思考”的传统模式。当今,随着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知识需求不断扩大,这种传统方式已不适合此类课程的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