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起源的探讨

来源 :植物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于海拔1800~3400 m的山地,这类常绿阔叶林在生态外貌上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但其分布生境却是暖温带-温带气候,且植物区系组成与热带植物区系有古老的渊源。该文以研究得比较深入的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例,对其植物区系与其气候条件的不协调进行剖析。哀牢山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记录了种子植物110科386属821种。在植物区系科的地理成分上,无论是含种数多的科,还是所有科的分布区类型,都是以热带分布科为主,体现了它的远古热带起源背景。在该种子植物区系中,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47.75%,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33.45%,在近代演化上仍体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特征。按照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区的暖温带-温带气候条件,它相当于中国东部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在中国东部地区类似气候条件的地带性植被的植物区系中,热带分布属通常只占总属数的25%~27%,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与所在地的温带气候明显不协调。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笔者认为结合哀牢山地区曾经是低海拔夷平面,在第四纪以来才迅速抬升形成的地质历史,可能这里曾经在第四纪以前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和常绿阔叶林随着地形的迅速抬升,逐渐适应了因海拔上升而形成的温带气候,成为在云南高海拔山地存在的所谓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其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及常绿阔叶生态外貌并未因气候改变而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肿瘤性骨软化症(TIO)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4例TIO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
研究了电聚合法结合吸附法制备聚L-天冬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其对酚酸类物质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及机理,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小麦麸皮中酚酸的新方法。在p H 3.0的磷酸氢
现代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与公民素质存在紧密的联系,只有通过公民教育逐渐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维护公民的稳定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作为开展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是让大多数高中学生感到头疼的事。目前,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主要有四种: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过程体裁教学法。这四种常用的写作教学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其中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另外60例作为实验组在
《克里奥拉舞曲组曲》又称“阿根廷乡村舞曲组曲”,由阿根廷作曲家吉纳斯特拉创作于1946年,全曲共由五首舞曲和终曲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首,很弱的小柔板(Adagietto pianissi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