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数学教学是其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自身的算术能力,还能够帮助其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综合发展。但是由于当今多数教师对小学数学教育存在错误理念,进而使得数学教学中存在部分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具有较强的活跃性,所以传统的师生授受的教学方式对其并不适用。此外,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广大教师应该重视数学的重要性,并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其数学能力。
  一、 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
  教材是新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去开发。只有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数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所学知识特点、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的。作为教师只有认真通读全套教材进而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才能系统的分析教材,准确地把握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把握每个知识点在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在充分理解后,做出准确定位。例如,“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分别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上册,要求却是不同的,二年级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五年级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二、 创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生授受,即为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授,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讲即可。这种教学手段虽然可以帮助教师维护课堂秩序,但是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无法提高课堂质量。当教师在实施传统的教学手段时,就会与学生失去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被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学习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
  举例说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加减法运算知识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带动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算上猪妈妈,故事中一共出现几只小猪啊?”此时学生会回答:4只。当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假如大灰狼抓住了猪妈妈和其中一只猪宝宝,那么还剩下几只小猪呀?此时学生根据之前的运算,可以很容易地算出1 3-2=2。
  将知识代入情境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三、 联系生活实际,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對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教学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所以,倘若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不仅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还会使学生产生害怕学习的心理。此时教师便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乘除运算时,可以为学生举出下面这个例子:小明今天考试得了100分,他回家告诉妈妈后,妈妈奖励给他5块钱,吃晚饭时,爸爸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也给他5块钱作为奖励。第二天小明去爷爷家玩,爷爷又给了他5块钱当成零花钱,那么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钱?此时学生通过加减法的学习,可以很轻易得出5 5 5=15的答案,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了解5 5 5=3×5=15,帮助学生了解乘法定义。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四、 小组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切忌为了提高学生的暂时成绩而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法使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小组教学方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其提高合作能力。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在实施小组教学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最大化地交给学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注重评价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要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复习已学知识外,还应该对课堂进行总结评价,以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此外,当教师进行总结时,也应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加以鼓励,切忌对其实施羞辱或打骂,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由于数学教学具有一定重要性,所以在小学中开展数学教学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广大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基础,并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间接提高课堂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陆兰仙.让数学课堂走向自主开放[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年06期.
  [3]张中华.让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成功的喜悦[N].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4期.
  [4]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8期.
  [5]刘亚玲.浅谈如何构建有深度的数学课堂[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作者简介:
  柴新红,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收成镇教学辅导站。
其他文献
留守儿童,家庭缺乏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得到的爱护基本都停留在吃喝问题上,家庭的一味迁就与溺爱,纵容和促成了大多数孩子:当遇到不合心意时就特别的任性与倔强.这些孩子,犟劲
摘 要:探究性操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地探索,寻找事物内部本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促进数学学习。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阶段,他们对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往往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探究性的动手操作便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教学片断剖析为载体,对探究性操作的现状、实施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与反思。  关
在小孩子习惯形成的初级阶段,老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老师要是个有爱和能包容孩子的人.
“班主任难当,尤其现在的班主任更难当.”这句经常被老师们挂在嘴边的话,道出了当今班主任工作的艰辛.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稍不顺他的心意就不高兴,甚至离家出走,弄得我们班主
教育是什么?也许答案无穷,但教育的本原只有一个:一切为了教人成人.杨家坪小学以“立字”为基点,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两翼,不断挖掘“立字立人”思想内涵,把“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蕴含偶然性艺术。所谓小说中的“不朽的东西”指的是爱情、艺术和生命,以及这些东西背后的美。这一切都与偶然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源于偶然,并因
摘 要: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初中生形成热爱数学、自主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的品质和修养。毕竟只有初中生真正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更高,教学效果也更好。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数学思维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现本文就从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培养策略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为
本文介绍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批评这个“武器”,让学生能够听进去,不反感.让批评成为一门艺术.
随着全球化推进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电子政务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一些
摘 要:长期以来,高中教育都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作为高中教育中的主要学科,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对高中阶段的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相关教学改革的推进,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师致力于打造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就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高中教育;数学教学;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