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性研究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领导层面、工作机制和教育主体等方面协同性不足的问题,值得关注。本文着眼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引导、全方位实施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路径。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能,是每个
针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构建“党建导师制”,高校应该整合院系——校党委两级资源、建立导师指导的“N≥1”模式,学生党员与党建导师的双向交流互动模式以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学生组织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着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由学校的“单主体”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的“双主体”转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以使卓越工程师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