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学生思维留下空间。教师要落实课标精神,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情境,通过测试方式等多种途径,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课标精神 转变观念 创新能力
一、学习新课标引发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与协作,学会如何生存。在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方法也必须有相应变革。古人云:授人以渔,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人们学英语的目的也不再仅仅是为了看懂一些英文资料,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把英语作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交际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按过去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即使花再多时间,也不能较系统地掌握和运用英语,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的教改之路,自觉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不能为“教”而“教”,把学生当做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应为“学”而“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学生思维留下空间。注重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听众”变为“演员”。
二、落实课标精神,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设置一些简单的情境,让他们根据情境自己编演对话,可以充分展现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由于思维方法不同,同学们编出的对话也是形式多样,别出心裁,他们会使用平时学过的多种句型,效果真的很好。例如:学习句型“May I use your...?”之后,我就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种情境:李平(L)今天忘带尺子了,想向王伟(W)借用尺子,那么,他们会怎样进行会话呢?学生顺理成章就编出了一段上口的对话:
L:Hello,Wang Wei. May I use your ruler?
W:Sure,Here you are.
L:Thank you very much.
W:You’re welcome.
在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学过句型“I have...”之后,我就给学生创设出这样的情境:李艳(L)有一本新书,魏华(W)想看一看。学生经过思考,利用该句型编出了下面的对话:
L:Look,I have a new book.
W:Really?May I have a look?
L:Sure,Here you are.
W:Oh,What a nice book!
另外,我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自由对话,自编场景对话。有时我还收集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学说英语,用自己的话编故事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要想在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外语知识,创新思维,在创设情境中自由交流,教师必须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学生,有效地给他们提供帮助,还要充当热心的、耐心的听众,从而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落实课标要求,尝试在测试方式上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我越来越意识到,不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到获得知识的快乐,还要让学生在检测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培养获得知识的自信。
在每学期的期末检测中,我都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检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努力寻找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在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他们创新的灵感。
1.让学生自设情境,自己描述,要求尽可能不用别人用过的句型,但可以用自己课外学到的知识。如:在一次检测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要求学生就这棵树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段话。学生说话的内容丰富多彩:树上有一只鸟——一只美丽的鸟——鸟儿在歌唱——树下有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旁有一个女孩——女孩名叫玲玲——玲玲正在看书……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兴致越来越浓,完全忘了是在进行口试。
2.在评价中要考虑一些较差的学生。我让学生从短语入手进行扩句,如:踢足球——这是一个足球——这是大明的足球——大明在踢足球——大明在操场上踢足球。这样的形式,既照顾了较差的学生,又让程度好的学生有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3.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如:简单的“我身体很好”,学生就找出了多种表达方式:“I’m fine.”“I’m very well.”“I’m OK.”又如:找人的一些日常用语,学生也总结出了如下表达方式:“Is ××× here?”“How can I get to...?”“Would you please tell me...?”等等,然后学生想象找人情境,自己编出了一段对话。总之,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掌握的句子,比他们通過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记得更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让学生表演短剧。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适合学生自己表演,可以给学生自由想象、尽情发挥的空间,在学习“Jack and the Beanstalk”时,一场小小的英语表演会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他们像模像样地选出了小老师,被提问者自我介绍,展示才艺,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学生在进行评价式检测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自己学习英语的一个总结。这种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的英语表演,能激励所有的学生都投入英语学习活动中,特别鼓舞了那些胆子小、不爱开口、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在这一活动中,放下了包袱,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找到了自我。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英语教学全方位改革的机遇,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 课标精神 转变观念 创新能力
一、学习新课标引发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与协作,学会如何生存。在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方法也必须有相应变革。古人云:授人以渔,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人们学英语的目的也不再仅仅是为了看懂一些英文资料,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把英语作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交际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按过去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即使花再多时间,也不能较系统地掌握和运用英语,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的教改之路,自觉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不能为“教”而“教”,把学生当做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应为“学”而“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学生思维留下空间。注重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听众”变为“演员”。
二、落实课标精神,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设置一些简单的情境,让他们根据情境自己编演对话,可以充分展现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由于思维方法不同,同学们编出的对话也是形式多样,别出心裁,他们会使用平时学过的多种句型,效果真的很好。例如:学习句型“May I use your...?”之后,我就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种情境:李平(L)今天忘带尺子了,想向王伟(W)借用尺子,那么,他们会怎样进行会话呢?学生顺理成章就编出了一段上口的对话:
L:Hello,Wang Wei. May I use your ruler?
W:Sure,Here you are.
L:Thank you very much.
W:You’re welcome.
在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学过句型“I have...”之后,我就给学生创设出这样的情境:李艳(L)有一本新书,魏华(W)想看一看。学生经过思考,利用该句型编出了下面的对话:
L:Look,I have a new book.
W:Really?May I have a look?
L:Sure,Here you are.
W:Oh,What a nice book!
另外,我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自由对话,自编场景对话。有时我还收集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学说英语,用自己的话编故事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要想在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外语知识,创新思维,在创设情境中自由交流,教师必须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学生,有效地给他们提供帮助,还要充当热心的、耐心的听众,从而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落实课标要求,尝试在测试方式上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我越来越意识到,不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到获得知识的快乐,还要让学生在检测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培养获得知识的自信。
在每学期的期末检测中,我都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检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努力寻找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在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他们创新的灵感。
1.让学生自设情境,自己描述,要求尽可能不用别人用过的句型,但可以用自己课外学到的知识。如:在一次检测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要求学生就这棵树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段话。学生说话的内容丰富多彩:树上有一只鸟——一只美丽的鸟——鸟儿在歌唱——树下有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旁有一个女孩——女孩名叫玲玲——玲玲正在看书……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兴致越来越浓,完全忘了是在进行口试。
2.在评价中要考虑一些较差的学生。我让学生从短语入手进行扩句,如:踢足球——这是一个足球——这是大明的足球——大明在踢足球——大明在操场上踢足球。这样的形式,既照顾了较差的学生,又让程度好的学生有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3.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如:简单的“我身体很好”,学生就找出了多种表达方式:“I’m fine.”“I’m very well.”“I’m OK.”又如:找人的一些日常用语,学生也总结出了如下表达方式:“Is ××× here?”“How can I get to...?”“Would you please tell me...?”等等,然后学生想象找人情境,自己编出了一段对话。总之,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掌握的句子,比他们通過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记得更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让学生表演短剧。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适合学生自己表演,可以给学生自由想象、尽情发挥的空间,在学习“Jack and the Beanstalk”时,一场小小的英语表演会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他们像模像样地选出了小老师,被提问者自我介绍,展示才艺,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学生在进行评价式检测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自己学习英语的一个总结。这种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的英语表演,能激励所有的学生都投入英语学习活动中,特别鼓舞了那些胆子小、不爱开口、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在这一活动中,放下了包袱,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找到了自我。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英语教学全方位改革的机遇,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