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育内容应当是知识、能力、智慧和情感的统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的能力。有机结合学习课程和活动课程,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做中学 情景整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84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和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所以老师可以开展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做中学”。所谓“做中学”即学生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要求学生集中自身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与动手操作的外部操作结合,在活动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思考能力。数学教学基本的规律就是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指导学生努力探索知识,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本篇文章主要是讨论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
  一、“做中学”情境整合的内涵
  小学的数学教学情境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具体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目标和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境教学的实质是老师将课本内容同教学的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增添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做中学”情境整合的价值
  “做中学”的情境整合目的主要是将学生直观的思维转变为抽象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课本上的知识,降低老师数学的教学难度。让学生观察模型、实物,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模型,从而对知识有系统的理解。情境整合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规律形成的过程,通过日常的现象、数学模型和问题情境等让学生在想象、观察、猜测和求证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创新思维的能力。情境整合教学将与学生水平相符合的知识作为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举一反三,探索出新的数学知识。该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还能够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和挑战。“做中学”使得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需要坚信好学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自己主动学的,该种教学模式的难点就在于老师怎样实现“做中学”最终的教学目标。
  三、情境教学的实际操作
  (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问题情境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还需要从我们日常的实际生活启发大家将数学的运用意识树立好,小学的数学里面有许多知识都与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能够借助日常的问题将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出来。例如,老师在讲述应用题时,练一练是“小军自己收集了很多卡片,有一天他将自己的卡片一半多一张给小明,然后自己还有25张卡片,请问小军原来一共有多少张卡片?”该问题并不难,学生在解决该种问题的时候关键是理解好“一半多一张”这个条件,很多同学可能会将“还剩余25张”认为是剩余一半,直接就用剩余的25张乘以2再加上1,得出答案是原来有52张卡片。该种错误的解答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条件没有理解,没有自己动手建立题目所给出的数学模型,为了帮助学生对于该问题进行更好地理解,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思考问题。具体的情境是:给学生20张卡片,让学生将一半还多一张拿给同桌;给学生32张卡片,让学生将一半多一张拿给同桌;给学生17张卡片,让学生将一半多一张拿给同桌;给学生31张卡片,让学生将一半多一张拿给同桌。让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思考自己怎样操作,这几个操作是否都能够完成?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这样练一练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将数学问题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对数学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得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数学模型。
  (二)内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慢”一点儿
  西方小学的六年数学教学内容差不多到我国小学四年级的水平,通常情况下我国小学生出国学习,数学成绩总是班级里面非常优秀的。曾经使得很多人觉得我国数学教学非常先进,在国际中位列前列。可是当我们冷静思考,考察孩子学习的情况,不难发现我们国家的很多孩子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准则,但是在理解数学、对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的创造能力培养上,同西方的孩子相比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数学的教学速度太快,孩子不能够稍微慢一点儿,只追求高效率,只注重考试的分数,学生最终成为了学习的机器。
  “做中学”的情境教学,要求老师让学生“慢”一点儿,留给学生足够“做中學”的时间,充分思考和体验生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例如,在讲述图形覆盖的课程时,要按照课时的安排,让学生用2格框平移10格框,观察每8次就会出现9中不一样的结果,每5次就会有6种不一样的结果,让学生通过多次观察得出结论。如果课堂上老师没有让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只是一味将结果告诉学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最终结论只是听老师的答案,而没有实际操作得来,对数学知识没有充分了解。从教学角度看来,学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数学模型,从而没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该种教学模式太过匆忙,反之老师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足够学习材料,給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总结规律,同时学会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该种教学模式尽管“慢”一点儿,但学生能够在操作过程中真正了解规律的形成,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加透彻的了解,相比较于一味注重效率的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收获,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模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不但要彻底掌握教材知识,而且要明白教材的知识内容仅仅是知识资源之一,要学会正确运用教材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够彰显出该种资源的价值。倘若学生没有参与和体验实际的数学活动,那么无论怎样丰富的教材知识也毫无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提倡“做中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内容真正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小学的数学教学主要是用实际操作和图形展现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不可否认,欧美发达国家的体育教育走在我国之前,通过对这些国家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比较发现,他们更加倾向于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课学习项目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也在积极引进这种方式,实践证明分类教学的模式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本文将主要分析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 分类教学模式 个性特长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问题,不管是从考试的角度或者是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看,阅读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语文教师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53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
【摘 要】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关键词】思维方法 能力培养 综合素质 成功人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
新课程改革已在高中实行多年,本人经过多次培训并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发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少影响实效性的因素,本文将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认识.  一、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  所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就是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所要讲的内容属于认识、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个标准,对教学内容要理解透彻,然后明确知道
【摘 要】作业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必要的技能。  【关键词】初中物理 作业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
“范畴”和“概念”的差别在基本层次表现的最为明显。基本层次范畴是物质性的、直接有意义;基本层次概念则是意识性的、间接才有意义。基本层次范畴是个意义完形;基本层次概念
【摘 要】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一环,其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还有不少问题,作文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令人满意,小学语文日常作文教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就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为主要问题,在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简单讨论,以寻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本文以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选用近四年的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为研究材料,归纳《解析几何》在新课标下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试图分析该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命题动向.  一、该模块考什么  该模块考什么?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解析几何的本质是什么?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核心思想是数形结合.基于此,福建省《考试说明》对本章节的考试内容作了如此的限定:(详见2013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