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三次会议与建党伟业

来源 :党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经历了一个从局部到全国、从团体到政党、从雏形到完备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前后持续两年之久,绝非一次会议或短期之内就能一蹴而就的.党的创建过程中有三次会议特别重要,包括1920年8月上海早期党组织成立会,1921年7、8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三次会议的成果依次递进,逻辑联系密切,都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也都完成了相应的任务.虽然每次会议在内容上难免存在个别重叠之处,但都是建党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整理2015年来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在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形成与发展以及网络的绩效评估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文章侧重讨论组织间的同质性、组织属性,以及
执法效能决定了生态治理的质量,规范化和联动是增强执法效能的关键所在.执法服务与激励决定了生态治理的巩固程度和工作基础,通过执法服务不断增强守法意识,通过执法激励增强
尽管机械性能低下,但铝合金以其优异的充型流动能力,作为典型的压铸合金,广泛用于生产汽车、摩托车、电器、工具等复杂薄壁结构件。随着真空压铸技术的逐步完善,通过热处理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控疫情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和大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在全民抗击疫情大战中,
“社会影响力债券”是公共部门吸引私人资本投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的一种新型社会合作治理工具.从资源依赖、新公共管理、网络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等理论视角,可以把社会影响力债
本文基于2010-2014年跨国面板数据来考察政府效能、腐败规制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效应,为改善我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跨国的经验证据.通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估发现:(1)一
当下中国的社区治理存在着诸多主体,包括党组织、政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和居民个体等,这些主体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会出现“治理失灵”的现象,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