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河:期待老有所用的产业化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老龄产业创新问题,我有以下思考:第一个思考,城内外年青人与退休人员住房交换。2010年,我们对北京16个区县的调研显示,年轻人在北京买房非常困难,他们一般住在距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方,每天2-3小时花在上下班路上;而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多居住在城市四环以内,希望居住在远离闹市的清静的地方。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互换,各取所需?可通过中介公司将各种房源进行登记,再通过统一化配备,把老人的房子租给年轻人,再为老人提供一个服务圈,这样就可以实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资源互通。
  第二个思考,老有所用的产业化。再老的老人,能感到对社会和家人有用也是很快乐的事。目前很多60至70岁甚至80岁的退休人员智力是非常好的,因此让老人在适当的工作中实现老有所乐,是解决老龄问题的一个新思路。一些县域可提供养老条件,让60-75岁退休人员进入县域进行适度工作。这样养老事业、当地的智力产业和技术力量将会实现同步推进。
  第三个思考,老年人功能食品的生产与配送。企业可以开发适合老龄人的功能产品,整合居住社区老人的患病信息和生活习惯,为一些老年人提供功能食品定期配送服务。
其他文献
现在,需结合中国乃至世界资源、环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就天地人产权理论继续进行探讨
完成全面建成小康任务紧迫,需要人民再凝聚,再动员。不管有多少困难,把13亿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凝心聚力,就会取得胜利
作为一种源自基层的法治探索,村民自治制度从建立到完善,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制度不断完善、成效不断体现的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河池合寨大队的85位村民自发投票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