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孟子"命"观形成的因素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e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诸子除了论形而上之"天"外,也述形而下人之"性"、"命"等诸多问题.由于各家所持的政治立场不同,于是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中国思想史最灿烂辉煌的时代.孟子是先秦儒家重要人物之一,其阐述"命"有其真知灼见,本文拟以孟子"命"观形成的因素和《孟子》书中"命"义探析等方面,来深论孟子的"命"学.其意义就在于破除当今的"宿命论",以为命受制于天,难以扭转改变,甚至迷信邪术"改命"之说,而不知从"道德自修"去改变或转移其"命".
其他文献
克服对于道德权利的传统看法 ,将道德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道德的基本属性看待。以道德的属性规定 ,实践“以德治国”的理论。 Overcome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m
墨家思想蕴涵着积极而深刻的社会与学术价值 ,其由衰而兴的历史演变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墨家思想的人民性是其价值的突出表现 ,它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去关心劳动人民的疾
可持续发展蕴含着全新的价值观,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不仅应该从科学求真的维度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还应当拓展伦理视野,承担生态责任及恢复人与大自然的情感.在社会价值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探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及实践类型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国情、校情建构新
冷漠是《局外人》主人公默而索鲜明的性格特征。对于默而索的冷漠,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现代阐释学为不同角度的解读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基于这一理论,认为默而索的冷漠是
美与技术的许多相关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社会实践是技术与美相同一的客观基础 ,对技术与美的本质等方方面面问题的回答也都首先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分析。技术与美有相同的目
本文否弃了“价值真理”的提法 ,认为肯定价值与否弃“价值真理”并不矛盾 ,并得出结论认为 ,肯定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 This article rejects the
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变相恐怖组织,是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其惑众手段是修心健体的旗号、严密的组织体系、现代传媒手段的利用、凭借着迷信文化的历史积淀、对现实问题的随
尤金·奥尼尔晚期的戏剧作品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但其早期和中期作品中揭示人生的幻想与现实的双重困扰的主题没有改变,而是有了进一步深化.他的悲剧作品生动地展示
依马克思恩格斯“人的科学”的有关论述 ,“人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在于 ,它是人以人性化的自然科学为基础 ,在实践中自我实现的产物 ,其核心是“人的本质” ,它的外在展现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