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美术教育方式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e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不但传承了美术文化,而且体现了人文性质。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使每个学生的美术基础有所发展、能力水平有所提高。
  
  一、转变角色定位,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转变角色定位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需要教师的认可与赞赏,在欣赏的目光下,他们就会投入教学活动,主动地认识、感知、体验和学习。所以广大教师应善于观察、学会倾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身心地去感受、体会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在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的情况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2.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在繁重的学习中,美术课程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事物和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与诱惑力,教师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感知、认识事物,激情引趣,活跃思维,并使之得以延续和发展,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各种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培养动手习惯
  眼看千遍,不如手做一遍。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用不同工具材料,感受多样的表现方式。如上装饰画一课时,将自己平时收集整理的一些作品带到课堂,引导学生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进行感知,并启发想象。提供不同的完成方式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利用彩纸撕剪粘贴、毛线拼图连接、各种贝壳搭建各种装饰画,我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
  
  二、改进教学方法,活化形式提升效率
  1.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是教学发掘的重点,创设活跃、轻松、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容易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创作灵感,使学生思维明晰,思路清晰,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注重运用引导、演示、激励、启发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感观认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质,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2.注重创作能力的培养
  学习美术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走上创作之路,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的思维和实践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个空间,给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引导其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想法和见解,并实时进行相应指点。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思维清新活跃,个性得以发挥张扬,让他们创作出有自我特色,展示青年人个性的优秀作品。
  3.注重探究意识的培养
  事必躬亲,才能出真知,才能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并加以利用。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观察思考、探究原由、大胆想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便于探索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利用电脑获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浏览相关美术书籍,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结合自身掌握的美术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使用不同工具进行绘画、制作,创造出更多的符合中学生特点的作品。
  
  三、拓展教学空间,开展活动巩固成效
  1.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时,就要有意识地挖掘课程内容在与各学科、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以课程内容线,串起与之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使学生在一个广阔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全面发展。
  2.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利用教学设备、美术书籍、艺术作品、自然环境、网络等资源,不断拓展教学空间。比如上服装设计一课,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从书籍或网上搜集与之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利用生活中的实物、事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得体着装,展现中学生的时代气息和特征。
  3.不断开展教学评价
  开展科学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方式、合作能力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应用发展的眼光善待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创作出更多的美术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自觉地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成长进步打下坚实的美育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看2005年春节晚会的《千手观音》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邰丽华等人的坚强、乐观、自信、聪慧深深地感动了。她送给大家的那句话:“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我为他们付出了多少爱?  案例一:  学生迟到,在各个学校几乎是每天都要发生的事。2003年4月的一天,第一节课,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了20分钟,还有四位同学没来。正当我讲得兴致勃勃,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时,突然一声
我有幸在2011年11月25日参加了江苏省张家港市第13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外出听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努力推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旨在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从本学期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提出了要“打造高效课堂”,也就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质。下面我结合到
初二(11)班杨伟达同学自初一入学乃至整个初一年级,都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后进生:多次参与校内外打架,吸烟、旷课、顶撞老师、欺负女同学……为此,学校从班主任、级长到学生处主任对其进行过耐心、严厉的教育,并多次找家长来校配合,均无效果。在初一下学期因再次打架,受到记过处分。但这些都没有引起他的警觉与悔过,成绩也在年级后50名;是一个不折不扣、全校有名的后进生。  令人惊奇的是,经过初二第一个学期的教育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内容  教师环境创设前,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墙面所处的位置等,选择合适的表现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进行环境创设。如大班孩子准备创设“绿色家园”的主题环境,在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方式来完成,主题内容也是由孩子们自己确定的。  2.运用多种装饰材料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材料也是幼儿
没有自由的空间,便没有创新的人才。多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众多教师在无形中垄断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潜能,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今,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扬新课改精神,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在教学当中运用疑问。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问題、好奇心强等
摘要:高三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之下,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他们的生活很是沉重。为了能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压力山大”,有的甚至患上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总的来说,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家长期望过高、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以及不现实的自我期许是导致这类学生学习和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因此,本文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如何减压这两个角度着手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三学生;压力;学习方法;缓减压力  “老师,这道题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广博的人才,更看重其是否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习任务驱动下的小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案例研究》课题重点就研究在小学阶段教师如何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巧妙地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在任务的完成中指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内趋力,培
编者按: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马来语为新加坡国语。因曾是英国直辖殖民地,所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华人占总人口74.1%(2011年数据),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目的是要扭转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改以华语(普通话)作为新加坡华裔的沟通语言,效果显著。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华文日渐式微,使用人数和水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文章无法打动读者,真挚的感情需要学生回归“真、美、善”三心:拥有真心倾诉真情;常怀美心体悟生活;铸就善心关注社会。对于教师来说,要致力于唤醒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催进内心精神动力;唤醒读者意识,激发内在写作动机。  关键词:真心;美心;善心;主体意识;读者意识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这句至理名言诠释了“文”
我们知道,“倒推”的策略属于特殊教学策略,它是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通常情况下,已知某种事物或数量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变化后的结果,又要追溯他的起始状态,便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这是一节“策略”教学的课堂,“策略”高于解题方法,而又低于数学思想,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会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教给学生解应用题的方法,而淡化了策略的形成,所以今年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首先对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做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