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气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如何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
  “关系”从词义上分析,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也表示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人们在协同活动和交往中,往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移情”的心理效应,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范”。《周礼》称:“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2.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教师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但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从心理关系来看,教师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学生是积极响应者。由此可见,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其行为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只有和他人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的价值,展现健康的精神风貌。学校中,和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中学英语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转轨的进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有利于开展英语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学生自觉性发挥程度而定。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英语教学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教师灌、学生装”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可使学生终身“享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当一名学生害怕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当一位受学生尊敬、在学生中有威信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心理需求。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二外越南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提高二外越南语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二外越南语教学 问题 对策    当前,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课程增设了越南语课程,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等选择越南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选择越南语作为第二外语,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越南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而且为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这就要求高校不断提高二外越南
隐孢子虫病是家养、笼养和野生禽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已报道隐孢子虫至少可感染30种禽类,主要引起鸟类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家养和宠物禽类可传播和流行人兽共患的隐孢子
摘 要: 书面表达体现了学生熟练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新课标下,书面表达的教学更是给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本文新课标下的书面表达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书面表达教学 新课标 母语负迁移 相应对策    早在2004年公布的《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就已明确指出“培养初步写作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可以说书面表达最能检验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
鸡球虫病是一种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疾病,给养禽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堆型艾美耳球虫属于中等毒力的小肠感染的球虫,其分布很广各种年龄鸡均可感染,感染后产生的免疫
摘 要: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又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中学英语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文章结构的理解、课堂内外具体的学法指导及扩大阅读范围四个方面简略地谈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
摘 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外语听力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近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双重代码理论(DCT)的视角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多媒体辅助外语听力教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双重代码理论 多媒体辅助外语听力教学 研究综述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输入理论,听力能使语言学习者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从而为语言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写作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用外语遣词造句、熟练掌握拼写、标点等写作基本知识的能力,而且需要以外语思维方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英语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转变教学观念是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讨论的共同话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期初直接或间接的了解,发现学生在学习习惯、实际运用英语水平、考试成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地说,确有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好,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打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