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原则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应该遵循信息等值、文化浸润和艺术审美的原则,同时还要兼顾影片的商业价值,只有遵循这四个原则,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才能达到“信、达、雅”的翻译目的。
  [关键词]汉译原则 信息等值 文化内函 艺术审美 商业价值
  
  优秀的英语影片译名标准是既要符合我国观众的文化心理,又要在深层语义上与原片名实现功能上的对等。译者不仅要熟谙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转换方法,更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片名翻译要忠实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就是所谓实现信息价值的等值。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又必须考虑片名翻译对影片经济效益的影响,还要考虑对电影这种特殊文学体裁的审美价值的要求,好的译名能够使佳片锦上添花,使中等质量的影片更上一层楼;同时译名本身也给人以美感,起着“导看”的作用,因此,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信息等值原则
  “信息”并不简单指“事实形式的消息”。它更包括原文的语气与风格。影片译名所提供的信息无论从内容,文化或风格方面都要与原片名相一致,这是电影片名翻译的最基本原则。影片名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作为片名,虽然客观上要求简练、整洁,但使人一看便可猜出属于哪类电影。例如经典电影Waterloo Bridge不是简单的音译为“滑铁路桥”,而是翻译为“魂断蓝桥”,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部令人动容的爱情悲剧片。而另外一部影片the Third Man曾被译为“第三者”,而本片其实是描写目睹一场凶杀的第三个目击者。译文所给出的信息与原片名信息不等值,造成观众的迷惑,如果改译为“第三位证人”,效果会更好。而经典影片The BathingBeauty传神的翻译为“出水芙蓉”,完美的传达了对水上芭蕾舞演员生活的诠释。
  2,商业利益原则
  市场经济与商业利益对影片名的翻译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电影这一艺术形式首先要达到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促进人际间的交流,另外还要赚取利润,必须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换言之,它必须具有商业价值。商业价值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要求大胆创新,甚至可以以改变片名形式为代价,最大限度地保存原片名之内容。片名强调新颖醒目,善于制造悬念,渲染气氛引起观众心理认同,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影片名的翻译一定要面向观众,便于观众接受,但又不能为了片面迎合观众而一味的媚俗。例如电影Soundof Music在台湾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就令观众颇为不解。后该片被译为“音乐之声”,已被广泛接受。一些奥斯卡经典影片如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也已成为经典之作。片名的汉译,应该在忠实于原片名和影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生动活泼,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例如Gone With the Wind被译为《乱世佳人》,取代《飘》,为影片带来了空前的票房价值。
  影片译名要尽量简明扼要的勾勒出影片的内容提要,还要影射出影片的风格,或优雅,或轻松活泼,或悬念迭起。文艺片就要求翻译的优雅,娱乐片就可以翻译得轻松活泼些,而科幻、侦探等类型的影片就应该注意片名翻译的悬念迭起和引人探究。刘宓庆指出,“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标尺”。影片的经济效益常在于片名对观众的吸引程度,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收入的高低。
  3,文化浸润原则
  著名翻译家Nida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文化的不同几乎很自然地体现在语言上的不相同。”
  由于文化差异,我们有时无法在译入语中寻得完全一致的对应词,这样就必须懂得领会言外之意。英语片名的翻译要符合我国的民族心理和汉语语言文化的特色。中西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不同,片名汉译受制于汉文化。汉文化必然对源文化进行选择与规范,同时附加上自身文化色彩。电影片名总是浸润在源文化体系中,其内涵往往不为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而造成双方理解与交际的障碍。电影片名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对原影片名的文化与文化内涵的翻译成为翻译中最难达到的标准。体现文化内涵的方式多种多样,经源文化浸润的电影片名在翻译成汉语时,必须先经过汉语的浸润,体现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才能完全被观众所接受和理解,进而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在英语里,“d ragon”是邪恶的象征,而中文里“dragon”是“力量与成功”的代表。在英语语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释。“dragon”在东西方语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绝然相反的。影片Dragon Heart应该被译成《魔龙传奇》,而不是一开始就广泛引用的译名《龙的心》。
  4,艺术审羹原则
  片名的翻译讲求摆脱原文词语束缚,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以艺术家的匠心对待原片,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从而将美感经验传导于观众。它包含两方面意思,即翻译本身的艺术性和译名的艺术性。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译者以被译电影为依据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译名具有艺术性,可供欣赏,引起共鸣。好的译名传递着“美”的信息,常引起观众遐想,有先睹为快的强烈欲望。Gone With theWind,it Happened One Night,the SecretAgent分别被译为“乱世佳人”、“一夜风流”和“间谍末日”,My Fair Lady译为《窈窕淑女》,可谓其中的代表。从译文可看出,译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传递了强烈的信息,且具有音韵之美,这是汉语文化的一大特点。要达到以上标准,译者须有很高的汉语文字造诣。
  电影片名的翻译其实同译制片的作用一样,起到了文化媒介的效果。译者应立足于本国观众,从观众领略欣赏译制片的艺术角度、审美价值和商业利益方面出发,选用本民族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本国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词语和文化意象来进行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表现手法的多元化成为纪录片发展的必然趋势,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情景再现”表现手法借助于人物扮演、动画特技等方式再现历史,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  [关键词] 纪录片 情景再现 真实    随着《故宫》、《复活的军团》、《大国崛起》、《圆明园》等诸多纪录片的热播,“情景再现”表现手法的视觉魅力得以展现,以致很多栏目片也纷纷效仿
[摘要]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之一《推销员之死》表现了推销员威利·洛曼一生追求美国梦、最终却自杀身亡的人生悲剧。剧中威利与周围环境和他人相处的种种不可调和矛盾直接致使威利走上了自杀绝路。  [关键词]密勒 《推销员之死》 生态批评“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    阿瑟·密勒(Arthur Miller)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被公认为战后美国戏剧的杰作,曾经荣获普
[摘要]网络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使得网页的艺术设计从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设计,只有充分的考虑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达到设计与技术的协调,才能获得良好的网页浏览效果。对网页设计而言,网页版面设计与构图的意义在于:如何把表现网页的各种元素安排在网页上,把分散的元素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以获得最佳布局,更好的表现设计者的思想。  [关键词] 网页 构图 艺术设计    1.引言  一个网页是艺术与技术相结
[摘要] 作为视听艺术的影视,其长处是具象的形象和声音,但同时也成为他的短处,相对于小说来说,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受到很大的局限,通常是把人物的内心情感外化为可见的行动。通过对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的巧妙利用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从而达到影视创作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人物内心世界 主观镜头 客观镜头    镜头从整体上来说不外乎两种: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客观镜头即客观视点,
[摘要]遵循艺术有多种声音的理念,沿归属于边缘题材策略创作途径的解析角度,一方面讨论受禁映影片《苹果》的败笔缘由,另一方面,挖掘该影视文本自身的警示价值和边缘灰色主题内涵,并从观念、阶层、性别文化的视点,剖析其中的边缘人群在大都市商业化语境下自我迷失的存在状态,以期丰富辨别与鉴赏此类影视文本的视野和方法。  [关键词]《苹果》 边缘人物 自我 迷失    有些新潮的先锋电影虽然受禁映了,但由于它们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约翰·汤姆林森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梳理,完成了对全球化这一现象从政治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的扩展。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帝国主义 多元文化    我们生活在如麦克卢汉描绘的“地球村”之中,整个世界都在消费一些同质的产品,比如Disney的动画片、Hollywood的电影大片、可口可乐、麦当劳。电视节目、电影作为传播文化的娱乐方式。也影响了大众的部分生活方式。就一
[摘要]生存意识是日本电影涉及的重要主题,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表征。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战后社会环境来看,生存意识都让日本人无法回避。日本电影导演今村昌平创作历程自二战后始,其作品对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国族的身份变迁的探讨,亦构成对“生存意识”明确而深入的影像表达。  [关键词]生存意识 个体生存 身份变迁    生存是日本文化中经常探讨的主题,有其特定的文化原因。每个民族的文化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密
摘要:一部名为《麦兜响当当》的动画电影再一次激发了内地观众的“麦兜情怀”。从2001年起,“麦兜”系列一次次地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这种令人着迷的力量归功于动画的特性、戏剧艺术及电影艺术的约定性等方面,并且是结合了动画本身特有的强烈虚构性而诞生的代替一般剧情电影演员的人化的角色,是带有个性过滤、能所指高度集中统一的人物,因此它们能够通过其亲切的外表和美好的人性获得动画观众的青睐。  关键词:拟
[摘要] 现代性自其产生之日就与文化艺术有着深刻的渊源,而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主要体现在文化艺术中。在视觉文化转型的今天,电影艺术是当代最主要的艺术之一,并成了反思工具理性的重要领地。但是电影艺术在走向审美现代性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了盲目追求形式和体制排斥的窘境之中,在这种复杂状况之下,当代电影艺术如何寻求出路以及审美现代性自身如何发展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审美
【摘要】香港著名导演张彻和陈可辛根据晚清著名的刺马案拍摄了电影《刺马》和《投名状》,这两部相隔了34年的电影对于兄弟情谊的描述体现了香港导演对于中国大历史的不同态度,这种差异是当代香港电影发生转型的一个重要缩影。  【关键词】《刺马》 兄弟情谊 大历史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0.19.014    上个世纪60年代,香港出现新武侠电影流派,大导演张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