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意识是学好数学至关重要的一步.学生只有常有疑问,才能在学习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才能真正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进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与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来简要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问题情境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提出:“问题是指有意识地寻找一种适当的行为,以使达到被清楚地意识到但不能立即达到的目的.”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智慧的窗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思维,才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与运用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怕打乱教学秩序而不让学生提问的教学观,要为学生创设乐学善问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学会提问.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现结合教学实践略谈如下.
  一、营造愉悦氛围,让学生敢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转变对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要为学生的思考与提问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要让学生树立一种批判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参、挑战教师,敢于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我们要鼓励学生的质疑与创新,允许学生的独树一帜与标新立异,让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仅要表扬与鼓励学生提出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对待学生提出的肤浅的或过于深奥的甚至是错误的问题也不要一味地批评与否定,我们要肯定学生提问的勇气与质疑的态度,对这些问题加以引导与分析.相反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质疑与提问视为扰乱教学秩序,甚至加以批评与指责,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与提问的信心,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思维.教师的提问是为学生的提问作铺垫的.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多提问,只注重提问的“量”,而忽视提问的“质”,繁琐的没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只会让教学陷于另一个误区,是穿新鞋走老路,仍旧没有摆脱填鸭式的教学弊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把问题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学习与思维进入最佳的状态,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提出更多的具有思考价值、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我先讲述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高斯在上小学时,一次数学教师出了这样一道计算题:1+2+3+4+5+…+100=?当其他学生还在埋头苦算时,小高斯就说出了正确答案5050.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也能很快地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我将问题引向深入,提出一些更为复杂的计算题,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准确地计算出结果,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这样疑问:有没有一种简便算法,能够准确而快速地计算出结果?这样学生探究等差数列计算公式的热情油然而生.这样通过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问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也.让学生掌握知识是前提,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学习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培养学生敢问、想问的基础上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提问,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我们要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知识的重难点处、思维受阻处提问,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解题的分析过程中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概念、公式、定理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与逻辑性,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针对关键词与适用条件来提问,从而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与积极分析,进而深刻地掌握与理解、灵活地运用知识.如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理解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两个关键处提问,如果只存在一个条件是否可以.并让学生举出反例来说明.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得学生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运用更灵活.
  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是新世纪所需复合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人人敢问、人人想问、人人会问,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彻底转变,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学会学习.
  
  参考文献:
  [1] 胡国权.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当代创新教育,2011(9).
  [2] 田仁兵.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3] 李胜忠.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的培养.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4).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保证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本文以挖掘学生的愿学潜能为目的,从学习动机、课堂教学、学习习惯等方面,介绍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学习动机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基础部分占整个试卷的80%,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且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有所提升、有所拓展,学生才能顺利毕业、才能升学.而且九年级这一年又要学习新的知识,又要进行系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有效复习基础知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下面笔者就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的复习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明确中考方向,纠正认识偏差,摆正基础知识地位  一份好的中考试卷,就会覆盖教材百分之六十
摘要: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离不开数学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学生高效率完成数学作业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检测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以应试为风向标,通过“题海”战术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尽管这么多年来,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对提高学生成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课程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的数学作业设计要与时俱进,作出调整,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
摘 要: 只有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均衡发展才能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小学生容易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无从下笔。教师应从小学生角度出发,以课文为中心,以兴趣为切入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找到适合小学生写作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为学生英语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英语写作 能力培养  近些年来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
摘 要: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教学沿袭了单词、语法、对话等基础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语篇教学,忽视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文章以“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教学为例,重点探讨了语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渗透,尤其对语篇教学重视度不够。语篇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及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EphA2、c-met及CD44v5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分别检测EphA2、c-met及CD
摘 要: 揭示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学生职业需求、存在问题、产生原因,采取精准体育教学对策,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培养目标。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研究。结果:以专业为中心的精准体育教学模式,促进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学生优秀人格、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提升身体素质,预防职业病,掌握终生体育锻炼手段多样性,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并试图找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英语 教学应用  合作教学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