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自然资源,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农村老师,在不能改变学习条件的现状下,就不能安于现状,不能停止思考。在我上科学课的过程中,我就可以感觉到,只要你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思考,去发现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去探索,是可以提高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那么,在农村,也可以上出精彩的科学课堂,也可以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涨的学习态度。现在就如何培养当今农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经常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还要寻根觅底地追问这是为什么?这种由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十分可贵的。科学课本身具有趣味性浓的特点,许多教学内容很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课程优势,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在开放的环境下学科学。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可以把课外的一些问题带到课堂中进行研究和学习。如上《我们吃什么》一课,讲到用碘酒检验淀粉,我让每个同学把手指洗干净,再把碘酒涂在手指上进行消毒,随后让每个同学把饭粒放在桌子上摆整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同学报告,饭粒变脏了,手指也变脏了。饭粒和手指都出现了蓝黑色,这是怎么回事?此时此刻同学们都产生了奇妙的感觉,要研究的问题竟是如此奇妙,还能不情绪高昂,精神振奋?
  二、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观察大树、蚂蚁、蝗虫、青蛙、、猫等常见的动、植物;栽培植物和饲养小动物,感受生物的生命周期,研究生物的繁殖,进而探究生命的共同特征;进一步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若是在城市小学,一定会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让学生很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然而,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是显得那么熟悉。而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更是经常见到,很多孩子还亲手栽过花、种过树。这就是农村环境为孩子们提供的特有的探究材料。
  农村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还体现在非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也许城市的孩子正在为寻找一块石灰岩或花岗岩犯愁,也许城市的学生正在为没有黏土、沙土焦急,我们的农村孩子则已对此了如指掌;也许在城市的孩子端着一盆水放上木块观察浮力的存在时,农村的小伙伴早已从溪河里感受到水的力量。锄头、剪刀等的使用可能引发学生对杠杆的探究;马车、自行车等运输机械则会使学生对轮子、齿轮等发生兴趣等。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些丰富的、特有的资源,并以此为突破口,那我们就可以在课内课外都可以看到孩子们认真探究的场景。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开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铁路工人筑路时,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出示问题,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架线路为什么不要扯得太紧,在得出结论后,再出示课件通过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和线路紧与距离对比动画演示,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四、参与实践活动,延续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课以科学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传统的教育由于受教育条件、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讲授的多,学生自行实践的少。老师在上科学课的过程中枯燥无味的一些知识,往往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科学课没有多少激情。现行的科学教材是以科学活动为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制订简单实验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师对学生当堂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要激发学生课后亲自实践解决。在教学《水》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水结冰后体积是膨胀了,还是缩小了 "并提示,学生在平时吃冰棒时,看到冰棒的柄端是平的,还是凸的或者是凹的呢 学生虽然吃过不少冰棒,但没有观察这一点,这时同学们各说不一,争论不休,有的同学希望我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却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同学们课外通过实验去解决吧。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了课外,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得牢。为了让孩子喜欢科学和乐于探究,精选实践活动内容并联系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如和孩子们一起养小猫、养小兔、种花、采落叶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更加喜欢科学课了。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的知识,而且联系到了生活的实际,这样就更喜爱科学研究,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小纪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它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围绕着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对教学过程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一套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方法)。这是对教学经验的精辟总结。而小学数学教学是属于理科类教学中比较复杂和难度较高的一项工作。这么多年以来,国内外的教育学者总结出了多种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 做好课前功夫,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备课是一个老师上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其与教育领域的结合更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入现代科技,可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上的固有缺点,扩大知识传授范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出了立体的音乐感官,带给学生听觉、视觉上的享受,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力度,也活跃着沉闷的课堂。  一、小学音乐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意义  (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
学校教育的一些陈旧的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虽然一部分学校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进步,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仍存在很大不符,甚至仍有严重的脱节现象。基于以上认识,努力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本着一个目标、沿着一种趋势去培养新一代,我们要让孩子们的思想及行为及早地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准备,为此不仅要教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的水平,观察高血压病及血压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发病24h以
一、以多媒体导入游戏,激发幼儿兴趣,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   在集体教学中,导入方式的合理运用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质量,区域游戏也不例外。每次区域游戏前我们都会导入本次活动的新内容,孩子们不仅要知道新内容的玩法,还要了解每个区域中要遵守的规则。   传统的区域游戏导入方式经常用这些模式来开场,即:展示新材料、示范玩法、问题讨论、讲解活动规则……,我们发现在讲解活动规则上,单纯通过语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