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挽歌(四首)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a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的挽歌
  这一夜我被风裹挟
  进入无人之地
  在宽大的叶子里寻找出路
  在枝枝杈杈的脉络里探明身世
  四周鸦雀无声
  我被一块石头绑架
  我的命运结满晶莹的葡萄
  我的思想开满山村的野花
  肆虐的风打落秋天的果实
  满地的影子堆积成一条幽暗的河流
  我虚空的思想纷纷跌倒于水面
  天空迅速膨胀
  大地失去颜色
  世界被一个巨大的谎言包围着
  这一夜我成了自己的俘虏
  我在空旷的山林中穿行
  越过疾驰的列车
  那些荒芜的原野树木村庄
  纷纷倒向往昔
  袅袅的炊烟飘散秋天的童话
  诉说山民的生活 无依无靠
  婴儿的哭声叫醒垂暮的山丘
  母亲解开胸怀袒露干瘪的乳房
  挤出最后一滴乳汁
  世界流露出最后一丝笑容
  我知道这呼号的北风是秋天的祭歌
  那些纷落的树叶和那些俗艳的花朵
  也都将成为秋天过世的挽联
  飘摇之尘
  毫无准备
  一粒尘土飞出身体
  越入无人之地
  在最虚弱的环节聚集
  铺设道路
  幻想光明
  飘摇之尘
  一直在空中悬着
  清白的身世
  无法追究
  尘是不甘落没的土
  是一块粉碎的石头
  是一颗炸裂的子弹
  是一团燃烧的火焰
  沾染着世间风情
  你这躲在街角的尘
  挂在屋檐的尘
  藏在心底的尘
  究竟招惹了谁
  被掸落被驱逐被抛弃
  一无是处
  桃花之上
  轻摇光的折扇
  在桃花之上我缄默不语
  桃花也缄默不语
  只一刻钟就羞红了脸
  春天的剧情一节节展开
  我看到桃花之上黎明初绽
  世界毫无悬念
  无数夜的影子聚拢
  绕过花蕊占据空洞的视野
  打开最初的日子
  我端坐在桃花之上
  那些闪亮的名字
  沾满了桃花的泪
  七月断想
  1
  一头撞进灰黑的夜色
  找不到出路 我无法逃脱
  一条掌纹的
  约束
  2
  那些和你虚度的光阴
  挂在墙上 左右摇摆
  那些曾经放纵的日子
  也都被压在一本书的下面起了皱褶
  3
  种在地里的庄稼
  干瘪着嘴唇
  等待一场雨的亲吻
  七月长满红色剧情
  让你浮想联翩 蠢蠢欲动
  连水边的蚊虫都按捺不住
  纷纷冲出虚空的围栏
  制造一个个
  血案
  4
  好多年了
  天空一片一片
  薄弱得像层纸
  只轻轻一吹
  就落了
  满地
  5
  针无孔不入
  从最虚弱的部分开始
  缝补那些曾经的闪失
  针躲在影子的背后
  藏在最幽深的暗处
  设置重重悬念
  唯一的线索
  就是最初那一针
  所见到的
  血
  6
  愤怒的石头是天上的火
  是燃烧的星星 是天神的咒语
  是受惊的犀牛彼此冲撞
  闪烁光亮 发出阵阵雷鸣
  然后跌落人间成雨 泛滥成灾
  石头的命运自始至终
  都占据着上风
其他文献
给父亲理发  爸,你怎能如此顺从地低下你的头  你的无所不能呢?你的牛脾气呢?  爸,你的頭发全白了,老年斑又多又暗  白胡子已连上了白头发,把自己摇晃着坐稳  你的安静让我好心疼  爸,明天我又要远行了  你那年拴起门打我骂我吼我时的话  ——再跑就打断你的腿  你能再吼一次吗?  忏 悔  那些年,我们互为对手  你胸藏闷雷,冲我撂下最狠的话  ——就让他死在外面  带着仇恨,我越跑越远  生
期刊
心境一种  此刻我的心异常宁静  但我知道  那是一挂鞭炮  与一盒火柴  放在一起的  那种宁静  牛  被屠宰工赶着  牛  好多好多头  它们集体行走  默默前行  一语不发  仿佛  一生下来就是沉默能干的搬运工  此行只是去送货  只是去  打开皮囊、皮口袋  倒出骨与肉  错过的伤感  一列火车  我没挤上去  它就开走了  整整一火车的人  我全都错过  这些人啊  一个我也没见着、
期刊
马努埃尔、路易斯和阿尔贝尔多一起在马德里上的学。马努埃尔学医,另外两人学习法学。三人年龄相当,加上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基本同时毕业,随即便分奔东西,各自安身立业了。马努埃尔去了巴塞罗那,路易斯到了塞维利亚,只有阿尔贝尔多去了埃斯特雷马杜拉[1]的一个贫穷的地方。大家说好要常通信,头几年也都说到做到,直到阿尔贝尔多第一个失信爽约。不论是马努埃尔还是路易斯都再也没有收到他的一点儿消息。尽管两人都不断地给
期刊
“后先锋文学”指的是1990年代中后期崛起的一批作家,诸如夏商、葛红兵、李洱、李冯、韩东、朱文、海力洪、东西、鬼子等等。他们一方面并轨于包括“先锋文学”在内的转型之辙,一方面又重辟讲述“中国故事”的多种可能。  如果说“先锋文学”剥裸了语言包孕万千的感官世界,那么“后先锋文学”则将语言与自我认知、历史记忆、成长经验、生活世界等层面拓耘至更广袤更深邃更丰美的故事层面,从而显得自尊自信、自洽自足。毕竟
期刊
岁月漫长,飞驰闪现,偶尔忆起解放战争年代,行军时走得腿酸脚乏,只想坐地歇息,大嗓门的领队唱起:向前,向前,向前……大家随之齐唱起这冲锋号似的音律,振奋了精神,驱赶了疲劳,迈开大步,向前行进。  战场反攻,捷报频传。我们群起抢捷报、挽臂迈大步,又高唱起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那高昂激越的旋律,那铿锵有力的节奏表达出我们迎接胜利的喜悦和乘胜前进、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力量。就这样不停地唱
期刊
题记:“……围绕着它,和它有关的都是从往事里抓出来的片段回忆,在随想里留下来的思绪点滴。”(赫尔岑:《往事与随想》)  前记: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回忆舒群的文章,题目是《我记忆中的著名作家舒群》,其中有几处提到我与舒群“合作”,整理他的《中国话本书目》这件事。文章这样写道:  问:您的《中国话本书目》一书是否写完?  答:哪里写得完呢?连个房子也没有(那时舒群在北京寄居旅馆之中)。多亏那些年,在农村
期刊
1  吃晚饭的时候,院长胡建平让李功达去他的办公室一趟。李功达正往嘴里扒着饭,脑袋倏地从桌沿边抬起,又赶紧低垂,神色有那么一丝慌乱,捏着筷子的手不易觉察地抖动了一下。他的腮帮被塞得鼓鼓的,往外跑,他很想快速答应一声,然而急骤的吞咽,令他的脖子给哽得伸长。  晚上在医院食堂吃饭的人不多,除了值班医生,大都回去了。住在镇街上的回了家,住在乡下的回了乡下。李功达住在镇街上,他的妻子在镇中学教书。  胡建
期刊
1  我从来不把那个和我有着八分之一血缘关系的女人称呼为外祖母,我觉得那是种很书面的称呼,缺少一种亲近感。更不会像南方人那样,嗲声嗲气地喊上一声“外婆”。在我老家方庄,那样会让人笑掉大牙的。我们方庄人会直统统地喊“姥姥”,甚至干脆省略去一个字,直接喊“姥”。“姥,我渴了”“姥,我饿了”“姥,我回来啦”。  我姥姥出生时,中国正掀起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那就是世人瞩目的辛亥革命。虽然辛亥革命后颁布了废
期刊
和大草原待在一起  当无路可退  这将是我们最后的家园  和草们待在一起  和善良待在一起  和手无寸铁的牛羊待在一起  迎接,日出与日落  人类的血腥  终将堕落  欲望,枷锁,刀剑  一场焚烧,并不需要  很多根  火柴  就像草原的命名  我看见草里  埋藏的黄金  草的欢乐,所费不多  不像人,总是无法安静  在苦海与彼岸  永无休止地  纠缠  其实,一生的征尘  也只是,那么一闪  一
期刊
白裙子  这是一张1939年的老照片  一条白色的长裙,踩在玫瑰花瓣上  在牧师面前,一切都显得格外庄严和神圣  这些的确与我无关  可我分明看到了感伤部分。那些誓言  被弥漫的硝烟  遮蔽  乞力马扎罗的雪  母亲的枕头破碎了  一地的残片,瞬间变成了羽毛的飞翔  我在担忧中  做着梦醒时的梦  一只夜莺,冲破阴阳阻隔  载着母亲,向着乞力马扎罗  飞去。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笔下的殿堂  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