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根”深深的扎向土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课程的不断改革,让我深刻感悟到:教师心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正确引导孩子探索和研究。每次课临近尾声时,要带领学生“回头看”,总结是如何经历这一过程的。只有这样坚持,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的是碰到问题如何去解决,而不仅仅是会解题。
  一、故事回放
  在实际上课活动中,我上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课题是《移多补少》。以下是几个教学片断。
  片段一:
  在简单的情境导入后,我出示了下面的例题1,三(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18人,男女生分别站一排,怎样调整使两排人数同样多?并提问:“调整”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学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班级一片沉寂……我一下子无措起来。
  忽然一个小男孩举手了,我顿时轻松了不少。他说:“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把多的6人中的3人给女生,他们就一样多了。”
  我倒吸口冷气,好家伙,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学生的表现和我的预想分歧很大。片刻之后,我镇定的夸奖他:“你不仅说了调整的方法,还把调整的人数也说出来了。”然后我便让全班同学自己试着解决。
  片段二:
  在同学们尝试自己独立解决时,我巡视着,看到好多同学的画图都是无效的(如图1),因为有自己的预设,我没有多想,就放过去了,直接找我想好的图或算式。
  图1
  片段三:
  在交流方法的教学环节,一个学生用画图和算式结合的方式展示(如图2)。算式是这样:18+3=21 24-3=21 我问他“3哪来的?”他讲的很清楚。我继续问道:“咱们要求的是什么?”学生说怎样调整。于是我接到:“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样列式?”于是差额等分方法出现。
  图2
  片段四:差额等分方法出现后,学生的算式如下:24-18=6 6-3=3 我没有否定,只是建议应该用除法,结果练习时学生有的还是用减法求差额的一半。
  片段五:第二次班级展示课后,刘月艳老师让简单的说课。我站在全班面前,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能说出我对这节课的感受---成功与不足。对于教学目标,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二、案例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课堂上会产生与预设中的不同想法?教师应该怎样看待学生的错误资源?
  第二个问题是教学中怎样把握教学目标?
  三、案例分析
  (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回顾片段一,一开始没有人举手,我想是我的问题目的不明确,孩子不理解怎样回答。我想要的是能说出“多的给少的一些,就同样多了”。可学生要么冷场,要么答案都脱口而出。 课后和指导教师交流,我感受到,要在第一个环节把题意分析透彻,引导孩子理解数量关系:“这道题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是怎样调整?还是同样多?”经过这样的调整,我自己的目的明确了,学生也有了回答的方向。在班级展示课时,果然效果显著。现在看来在片段二中,多好的错误资源啊!如果把它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帮他提出优点和不足,同学之间往往能用自己的语言讲明白,这样给其他同学明确:遇到困难想办法——画图是个好办法。但我们不是为了画图而画图,一定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而画图,所以画图时要一一对应。
  (二)要真正理解学生的想法
  片段三中出现的问题,在3次改进课中都出现过。我想会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一个是受学生本身的思维发展水平限制。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三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转折,从此踏上成功之路。另一个是问题问的指向性不明确。课后和学生访谈,学生说“您问的是怎样调整。我从24人里减去3人就变成21人,再用18人加上3人也是21人。”如果把问题改成男生给女生几人,两队就同样多了?应该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列式了。
  片段四中出现的问题,我没有及时处理,所以在后续的做题上,就再次出现,我再解释,既耽误时间,又没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有清醒的认识。现在想来,应该从平均分的意义上给孩子说清楚。除法的意义就是平均分,现在是把差额平均分成2份,所以除法和减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是平均分成3份,就不能用减法代替了。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知识点,只有讲透,才能真的理解并运用。
  (三)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
  片段五让我领悟到,教学目标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要记在心里的。回顾整个过程,第一次讲课,拼凑目标。第二次讲课,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可是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第三次,再修改,能把目标与教学环节联系起来。现在我已十分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题意,会分析数量关系。能用自己的方式解释清楚自己的做法。能沟通两种方法以及和画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会解决这类问题 。
  波利亚说:“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想孩子是怎么想的,他会怎么学?只有这样思考问题,我们的课堂才会真的有变化,我们的孩子才会真正受益。教学就要像大树生长一样,把目标记在心里就像把根深深的扎在土里,然后才能茁壮的向上生长!
其他文献
《上海市中小学社会科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实施意见》指出:“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品社教师,应深入分析学情,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基于认知起点,确定教学重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每节课所涉及的内容
期刊
一、 应用轧钢仿真实训软件开展主体教学的背景  (一)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普遍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使得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抱怨老师讲的知识枯燥乏味,什么都听不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采取了许多方法,但收效甚微。  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过分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向、多种形式的互动作用,加上千遍一律的灌输方
期刊
摘要: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SCL-90问卷的调查结果选出符合条件的实验对象。对于选定的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3周的运动干预实验,并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运动干预实验来证实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为今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创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运动干预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的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依然沿袭着一些传统单词教学陈旧的教学方式,因此,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应该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实施研究的必要性  在传统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师单向的教学活动而展开,教学的方式采用那种灌输式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技能课”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至今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技能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效能不足的问题,这就让我们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讲、范、练、评”提出了教学反思。学生的技能学习究竟是什么?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吗?还是一种简单的动作练习而已呢?根据调查,中职学生技能掌握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技能,二是即使在学校里比较好地掌握了知识
期刊
学生作文的好坏,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认真研究作文教学,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以不断锤炼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作文指导课中的“指”,点明作文目的,交代作文要求和方法,为本次作文训练指明方向。“导”我认为有四层意思:一是诱导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是搞好作文训练的关键。二是开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是搞好
期刊
一、前言  理解学生是爱的前提,听学生们经常高呼“理解万岁”就可见他们渴望理解之切。事实也是如此,只有理解才能使师生心心相印;只有理解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理解指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理解学生的苦衷、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当学生有求知的需要时,教师就要认真备课,把课讲好,引导他们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当学生有好玩的需要时,教师就要组织他们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作用与教学过程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可以巧设情景、激发兴趣兴、拉近知识与学生感性认识的距离,减缓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变被接受为主动探究,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教学,从而大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大多活拨好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
期刊
一、对虚拟技术的认识  (一)什么是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这一名词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作为一项尖端科技,虚拟现实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它最早源于美国军方的作战模拟系统,90年代初逐渐为各界所关注,并
期刊
一、介绍  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他们在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互动的。教师因素包括教师背景因素和教师工作因素,(张咏梅,郝 懿,李美娟,2012)指出其中教师背景因素主要指教师性别,学历,职称,教龄,专业一致化程度,但教育界对老师于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特征方面,从未有过一致的看法。  (一)问题的陈述  朝阳区的中学在期末检测中及毕业升学时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