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应用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go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智能楼宇应用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过程存在的问题影响,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的應用局限,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工作区域子系统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304-01
  引 言
  楼宇建设的智能化,是促进所处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能满足用户提出的各方面功能需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因与综合布线系统应用过程存在局限问题,降低楼宇工程建设的智能化效果。为此,相关建设者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应用局限的情况下,对现有的综合布线系统应用效果进行优化。这样一来,智能楼宇就能为所处区域的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助力,进而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
  1 研究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应用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发展是指,将多种小功能的子系统集成起来,由主系统负责其运行与相互作用的良性控制。这里的主系统是指,自动化建筑管理中控制设备运行的BAS系统、OAS自动化办公系统、楼宇内部通讯的自动化CAS系统以及控制综合布线结构化的SCS系统。为此,研究人员应对以往应用综合布线系统情况进行分析,即在明确其应用局限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优化控制[1]。
  2 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局限
  研究表明,楼宇智能化发展建设的综合布线过程,主要问题在于布线产品与电子系统的不兼容,如元器件支持的线缆截面尺寸同样运用于电子系统中,这就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具体来说,针对智能楼宇建设中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电气规范,即普通电气设备,应将工作电压设置为220V或是380V,交流信号的频率应设置为50Hz。而运行使用过程,一旦交流信号的有效电压值降到24V时,相关人员就可将其判断为弱电信号,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对于智能楼宇的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来说,因采用的输出方式为定压输出,因此,系统应用功能人员应将其线路电压划分为三个档次,即70V、100V与120V[2]。
  但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因综合布线设计上的广播系统选用传统的布线方式,将使电缆运行使用过程出现过电压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对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电缆运行造成影响,还会降低其连接设备的运行使用寿命。
  3 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控制对策
  以某智能楼宇工程为例,其建设为商住两用的住宅建筑,成功实现了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运用目标。这里的由于自动化系统,作为楼宇的中央控制系统,其子系统共包含电、水、报警、消防以及监控等设备。对于楼宇的通信与计算机系统来说,其作为智能楼宇通信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主要涉及传真、电话以及局域网等网络接口设备。为使其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应在明确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的情况下,提高应用控制的质量效果[3]。
  该智能楼宇工程采用的是开放式布线设计,其能够为多媒体的图像信息提供准确传达的系统环境,进而满足监控管理工作的支持语音需求。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划分为工作区域、楼层配线以及管理区域。如图1所示,为智能楼宇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对于工作区域子系统来说,其主要用来连接用户终端与网络。此过程,用户终端的设备是指,数据终端、计算机终端、监视器以及电话机等。当系统作用于用户的工作区域,相关人员应将信息插座作为水平子系统,并将适配器作为工作区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连接方面,线缆应被延伸至工作站的终端设备,以实现有效的连接目标。
  楼层配线的子系统是用来将楼层内部各个信息点,以连接方式作用于配线架。从机构的设计角度来看,应将信息插座与线缆来实现各个楼层配线架与工作区域信息插座间的连接目标,这是形成一个设施配套系统的关键。对于管理子系统来说,其主要通过信息的传送来实现管理工作目标,即采用线路的直连与交连控制。此过程,信息数据的传送应根据管理点的安排来确定信息传送方向。如此,就可通过改变路由方式来实现系统信息数据传输的重新安排,以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的传送至新的工作区域。具体的应用控制,应根据智能楼宇信息传输带宽的等级,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种类进行划分,进而提高电缆作用于实践的安全可靠性。
  对于垂直干线的子系统设计,其能够为线路提供干线路由装置,以完善语言装置的构建。具体来说,就是采用大对数且垂直的铜缆或是光缆,将其中一个终端与设备主架线进行连接。而另一端,则应将各个楼层的配线间分配的线架进行连接。此外,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过程,垂直干线光纤信息网要根据水平信息点进行确定,并做好一定预留的情况下提升防护处理措施效果。而水平子系统的构建,应将连接干线子系统与用户作为控制重点,以提高整个楼宇的通信质量。此过程,水平布线子系统应针对某一楼层,并与信息插座进行连接。如此,就可将系统另一端与设备机房的配线架,或是区域布线中间点位置进行连接。子系统的布线设计过程,应在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情况下,提高布线的科学合理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需在明确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组成的情况下,对各个系统模块进行优化控制。如,工作区域子系统的应用建设应从机构设计角度出发,来将信息插座与线缆作用于各个楼层配线架与工作区域信息插座间的连接工作。如此,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的运用,就能以更趋高效与科学合理性的状态作用于楼宇的自动化建设,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纪云丰.关于楼宇智能技术及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12):144.
  [2]姚斌斌.楼宇智能化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8):134~135.
  [3]陈 旗.浅谈楼宇智能化技术与综合布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9):16.
  收稿日期:2018-10-11
  作者简介:熊 东(1975-),男,中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安防监控,系统集成,综合布线,家居智能等弱电工程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用户对家庭宽带网络连接的速率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能否保持光接入网的设备持续稳定健康运行,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如何在当前资源紧张的维护体系中,完成对设备故障的快速响应,差异化维护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文将对OLT设备分等分级实现差异化维护进行探讨。利用四个维度:用户端口占用数量、高价值用户端口占用数量、政企用户占用数量、设备资产折旧对网络中的OLT设备在IT支撑系统中建立了分等分级的维
摘 要:针对数字化传输在直播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从数字化传输在户外直播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入手,分析了数字化传播在户外直播信号传输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传输方法。从直播应用效果来说,数字化传输的应用,能够保证信号高质量、快速传播,保证直播的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字化传播;直播;质量  中图分类号:TN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296-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智慧学习环境其实指的是一种创新型教学理念,借力互联网技术,生成时代感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这一背景条件下,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生成性”教学的现存误区进行了分析,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量子通信领域的发展在此背景上也取得了瞩目成就。作为一名高中生,在物理课堂上我们便已经可以体会到量子通信技术所运用的复杂的物理知识,即量子力学等。本文基于对量子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特点优势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分析,进而加深对神奇的量子通信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高中生;量子通信;相关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进入新时期后,信息化正在全面渗透于各个行业,而与之有关的人工智能手段也实现了突显的转变与改进。由于具备了人工智能手段作为必要的辅助,因而显著优化了现阶段的生产实效性,同时也便利了民众的平日生活。因此针对电子信息以及人工智能的新型技术而言,应当能够全面明晰其中的技术内涵,因地制宜实现灵活性的技术运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OLED与其他显示器相比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节能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会占据主导地位,前景广阔。在今后也将成为各大制造厂家的新生代的宠爱,同时在其他显示领域人们也会投入精力财力去进行应用方面的研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OLED的原理、它与其他显示产品的优势及在市场上的应用,并以个人之见进行分析它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OLED;显示产业;市场前景  中图分类号:F426.
摘 要:馈线系统作为二次雷达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连接收发信机与天线阵的重要作用,为正常传输雷达信号提供保障。由于在较高驻波比的作用下会增加馈线的反射系数,减少天线辐射有用波,甚至造成雷达设备无法运作。本文针对空管领域二次雷达过程中出现的中断故障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驻波比;馈线系统;信号中断  中图分类号:TN9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空间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藏区由于远离祖国核心,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语言,同汉语有较大差异,这无疑为藏区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带来了巨大障碍和困难,必须积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