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说过:“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可这诗意二字又岂是那温室的鲜花,任谁都能信手拈来?
诗意是什么?是晨曦天际一抹烟霞,是夕阳小路流水人家,是月夜西窗隔帘听雨,是风中荷塘断桥残雪,是梅雨时节杏花点点。诗意是屋檐下的风铃弹奏着云水禅心,诗意还是站在山巅看流走的朵朵浮云。只有豁达淡定的人,才有如此的体会,因为那心就有如柔软的青荇,在水底安静地伸展。让心底永驻浪漫,用诗词歌赋,花香鸟语,书卷香茗,来点缀美丽人生。无论贫困还是富有,我们都可以诗意地生活。而诗意更多的是一种心情,是邂逅一件能让人拥有情绪的小事。
夏日,在倾城的古镇,坐在藤制的躺椅上品一杯香茗,看院墙上爬满的三角梅,开出艳丽的风景。随意地翻看着手边的《诗经》,耳畔仿佛又是千百年前的吟咏,那悠悠的古风,像一朵绝世的莲花,开在心上,长在心底,吸日月之精华,去世俗之糟粕,沉淀出一派宁静致远的意境。忘却都市的喧嚣,只留得满心微小的喜悦和感动,谁又能说这不是生活中的诗意呢?
冬季,裹着披肩独自陷在咖啡店柔软的沙发中,看店主娴熟地调制着咖啡,烘焙、熬煮、过滤,然后享受着咖啡特有的冷艳而又温暖的香气,随意地拿着笔,在留言薄上写下短小的句子,记录下那一刻突然激起的波澜。透过玻璃窗看到路上的行人,带着不同的表情奔波,怀揣着自己的故事。和坐在对面的陌生女孩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听她说所走过的旅途:汹涌的内河,牧羊人苍凉遒劲的歌声,少数民族女孩灵动的眼眸和衣服上妖娆繁琐的花纹。这种刹那的萍水相逢,也许在你看来只是短暂易碎,在我,却恰似人间的四月天。
可诗意有时却是令人伤感的,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物是人非,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凄凉寂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失望,是“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愁楚。这样的诗意,更容易生长在人的心里,蔓延成蓝色的忧郁,凭谁问?于是古人将这些点点滴滴的忧伤挥毫泼墨写在纸上,造就出遗世而独立的绝美诗篇,成为苦旅中的一盏盏心灯。他们的一颦一笑,尽收眼底,那丹青书写的不仅仅是三言两语的经历,那融入其中的是诗人那颗玲珑剔透的文心。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或许只有易安才能咏出这般精绝的惆怅,她的那份相思啊,不薄不厚,却像温火煎熬着肝肠。她的等待啊,像漫过金山的大水,那样的将她的整颗心一点一点地淹没,于是心沉入了水底,冰冷而又绝望。白昼永无宁日,只有黄昏下的东篱陪伴,酒温暖不了的冰冷躯壳,夜晚成了致命的伤痛。不知经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流离失所以后,她是否还能记起,这一段最初的爱恋,最终敌不过时间。就算记起,那也便只能感叹“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无奈。此情此景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最景仰的是东坡的豪放豁达,他才是真正的隐士,是大隐隐于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看千古英雄名载史册,看三国战火纷飞,看周郎赤壁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那是“乱石穿空,惊淘拍岸”的汹涌澎湃,那是一颗无言以喻的赤子之心。前行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路途中,峰回路转间,万物尽收眼底,又何必刻意追求结果呢?人生在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静才是最豁达的情怀。
千古的离愁别恨,未来的我依旧清晰可见,这是多么神奇的力量,本以为那些花儿就此凋零,那些吟叹就此冻结,怎料得,百转千回,苦苦地又绕到了最初的地方。
记忆的碎片散落一地,不愿重新拾起,亦不愿转身离去,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你也一定像我一样,不情愿,也不舍得,奈何?只能看得淡些,继续跋涉,那些与文字相依的风花雪月的日子自然成了最美好的片段,电影一般。在走过的日子里,我独羡渊明那句对诗意生活的描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又是怎样的清新脱俗而又闲适飘逸的生活啊。
我想现在的我,该是理解了吧。
诗意是什么?是晨曦天际一抹烟霞,是夕阳小路流水人家,是月夜西窗隔帘听雨,是风中荷塘断桥残雪,是梅雨时节杏花点点。诗意是屋檐下的风铃弹奏着云水禅心,诗意还是站在山巅看流走的朵朵浮云。只有豁达淡定的人,才有如此的体会,因为那心就有如柔软的青荇,在水底安静地伸展。让心底永驻浪漫,用诗词歌赋,花香鸟语,书卷香茗,来点缀美丽人生。无论贫困还是富有,我们都可以诗意地生活。而诗意更多的是一种心情,是邂逅一件能让人拥有情绪的小事。
夏日,在倾城的古镇,坐在藤制的躺椅上品一杯香茗,看院墙上爬满的三角梅,开出艳丽的风景。随意地翻看着手边的《诗经》,耳畔仿佛又是千百年前的吟咏,那悠悠的古风,像一朵绝世的莲花,开在心上,长在心底,吸日月之精华,去世俗之糟粕,沉淀出一派宁静致远的意境。忘却都市的喧嚣,只留得满心微小的喜悦和感动,谁又能说这不是生活中的诗意呢?
冬季,裹着披肩独自陷在咖啡店柔软的沙发中,看店主娴熟地调制着咖啡,烘焙、熬煮、过滤,然后享受着咖啡特有的冷艳而又温暖的香气,随意地拿着笔,在留言薄上写下短小的句子,记录下那一刻突然激起的波澜。透过玻璃窗看到路上的行人,带着不同的表情奔波,怀揣着自己的故事。和坐在对面的陌生女孩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听她说所走过的旅途:汹涌的内河,牧羊人苍凉遒劲的歌声,少数民族女孩灵动的眼眸和衣服上妖娆繁琐的花纹。这种刹那的萍水相逢,也许在你看来只是短暂易碎,在我,却恰似人间的四月天。
可诗意有时却是令人伤感的,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物是人非,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凄凉寂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失望,是“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愁楚。这样的诗意,更容易生长在人的心里,蔓延成蓝色的忧郁,凭谁问?于是古人将这些点点滴滴的忧伤挥毫泼墨写在纸上,造就出遗世而独立的绝美诗篇,成为苦旅中的一盏盏心灯。他们的一颦一笑,尽收眼底,那丹青书写的不仅仅是三言两语的经历,那融入其中的是诗人那颗玲珑剔透的文心。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或许只有易安才能咏出这般精绝的惆怅,她的那份相思啊,不薄不厚,却像温火煎熬着肝肠。她的等待啊,像漫过金山的大水,那样的将她的整颗心一点一点地淹没,于是心沉入了水底,冰冷而又绝望。白昼永无宁日,只有黄昏下的东篱陪伴,酒温暖不了的冰冷躯壳,夜晚成了致命的伤痛。不知经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流离失所以后,她是否还能记起,这一段最初的爱恋,最终敌不过时间。就算记起,那也便只能感叹“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无奈。此情此景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最景仰的是东坡的豪放豁达,他才是真正的隐士,是大隐隐于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看千古英雄名载史册,看三国战火纷飞,看周郎赤壁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那是“乱石穿空,惊淘拍岸”的汹涌澎湃,那是一颗无言以喻的赤子之心。前行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路途中,峰回路转间,万物尽收眼底,又何必刻意追求结果呢?人生在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静才是最豁达的情怀。
千古的离愁别恨,未来的我依旧清晰可见,这是多么神奇的力量,本以为那些花儿就此凋零,那些吟叹就此冻结,怎料得,百转千回,苦苦地又绕到了最初的地方。
记忆的碎片散落一地,不愿重新拾起,亦不愿转身离去,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你也一定像我一样,不情愿,也不舍得,奈何?只能看得淡些,继续跋涉,那些与文字相依的风花雪月的日子自然成了最美好的片段,电影一般。在走过的日子里,我独羡渊明那句对诗意生活的描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又是怎样的清新脱俗而又闲适飘逸的生活啊。
我想现在的我,该是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