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井穴可补可泻的作用,并非只泻而不补。方法:围绕井穴的补泻作用,本文从“井穴”补泻作用的客观存在以及井穴补泻作用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结论:看待井穴要一分为二,井穴有泻实的一面,同时也有补虚的一面。针灸临床中选用井穴治病,要辨证论治,因证选穴,并施行恰当的补泻手法,才能取得较好的补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