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保山熊洞村栗柴坝组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地质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保山地层区熊洞剖面原属栗柴坝组的灰岩进行了牙形石样品分析,总计建立了5个牙形石带,分别为Pterospathodus pennatus procerus带、Kockelella walliseri带、Ancoradella ploeckensis带、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带和Polygnathus nothoperbonus带。该剖面第8层原属栗柴坝组,Polygnathus nothoperbonus分子的出现证实其为下泥盆统埃姆斯阶的地层,应归为向阳寺组。剖面总体对应志留
其他文献
工程项目中文件和资料以及质量记录的控制和管理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采用控制点管理对工程项目中文件和资料以及质量记录进行控制是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介绍了在工程
汞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我国是最大的人为源汞排放国家,也是最大的汞使用国。2016年4月我国批准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在此背景下,开展汞的物质流向及履约途径研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语法学习也是一大难题。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英语语法太难,没有很大的兴趣和信心去学好它,而且学生也习惯了在语法课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导致了语法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低下。新课改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