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本质视角下的当前艺术高考的冷思考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近几年艺术高考的“持续高温”现象让人不得不担心其前景与未来,2008年开始“突然转凉”,然而2012年“轻度回暖”让人开始冷静的思考其原因与影响。本文以山东艺术高考现象为例,从多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如何让艺术高考回归音乐教育的本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育  本质  艺术高考  建议
   一、音乐教育本质及其重要性
   音乐教育本质上是要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而音乐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是以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和表现、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是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美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观是人们对于美和丑的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审美观。
   由此可见,美育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的美感教育。这种教育是尊重美育的本体功能的,即:丰富情感、启迪智慧、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是人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更好的结合与升华的教育,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高考的“持续高温”——“突然转凉”——“轻度回暖”
   (一)山东艺术考生人数连续多年都是全国之冠,考生规模从2002的3.2万人,2003年的5.6万人到2004年为9.3万人。2005年达到小高潮,艺术高考学生疯狂增加、艺术类硕士生、博士生开始大批量“生产”,全省高考总人数是72万人,而艺术类考生14.6万人,约占21%,也就说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考艺术的,当年山师大音乐系计划招60人,竟有3300多人报考,录取比例为1:55;早几年南京师大音乐学院曾出现因报名考生过多而暂停报名的现象。?2006年报考人数超过16万,2007年达到最高峰16.9万人。然而,从2008年开始有所减少,降为16.1万人,2009年则跌至9.6万人,2010年继续下降,比去年减少6226人,约9万人,2011年考生共有87574人,比去年减少3080人。这是山东省自2008年艺考出现首次降温之后,艺考报名人数连续四年下降,然而2012年人数有所增加,为89594人,2013年考生人数共有100419人,比去年增加约1万人。在教育部制定“艺考新政”:决定从2014年起,对艺考进行改革,取消部分高校的艺术类校考,并提高艺术类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今年,湖南、湖北、重庆等省份艺考报名出现“降温”,然而山东艺考仍保持了原有热度。
   (二)艺术高考“突然转凉”的成因
   1.艺术毕业生不断增加,其增长幅度远大于文化单位和社会的需求,艺术市场供大于求。
   2.就业难度增大,就业率下降。艺术类毕业生社会需求较少,就业困难,一些并不太执着于音乐发展的学生因不能凭己所学谋生而被迫改行,造成了社会音乐教育资源和投入的巨大浪费。
   3.“高考捷径”演变成“独木桥”。从近两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看,对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相比就业好的院校及专业来看,附加科目增多,比重增大,难度也越来越大。
   4.社会对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要求加大。以音乐艺术为例,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其有更高的要求,要有更专更精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专业教育,这导致许多音乐类毕业生只能从事低端工作。
   三、让艺术高考回归音乐教育的本质的一些建议
   首先,要从源头上下手,高中、中专类学校要改变教育理念,使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得到落实。
   其次,高校的招生、录取制度要规范、有序,提高入学门槛的难度,控制招生人数,加大师资力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再次,作为考生及家长要认清形势,报考艺术类专业虽是入学相对容易,但就业却很难,再想在日后就业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艺术与其他专业有很大不同,它需要较高的天赋,多年的专业磨练,真是一条万人争过的独木桥!
   综上所述,“艺术高考”热呈现非理性的特点,它不符合音乐教育培养人、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规律。本以提高全面素质的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一群本来不喜欢音乐的学生高考前临时转行,虽然都或多或少接受了一些“突击训练”,通过狂练两首曲子,两首歌曲,或者在培训班“短期突击”了些应试技巧,或许也能侥幸通过了专业考试,可这些学生一旦进入专业院校,自身内在基础能否满足艺术深造的需要,就可想而知了。真是对音乐教育本质的扼杀!许多学生因不能凭己所学谋生而被迫改行,造成了社会音乐教育资源和投入的巨大浪费,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因为专业不过硬,工作也很难找。建议考生如果不是特别热衷艺术或在这方面有特殊天赋,应保持清醒头脑,从长计议另辟蹊径为妙。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高考的“大繁荣”本应是一件令我们高兴的事情,然而较低的就业率,就业生较低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大量的事实摆在面前,让我们看到社会人才及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也是教育体制不完善的一种弊端,片面追求短期效果也暴露出整个社会的浮躁。我们不能等到艺术人才素质大幅滑坡,大量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无门时再来重新审视艺术“高考热”这一问题,应趁早找出原因并及时解决,让我们的艺术教育在一个有序、高质量的机制下运转。
   面对愈演愈烈的艺术高考热,我们希望各高校能更加注重考生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严格控制生源质量,同时强化师资力量,让我们的专业院校更专业,让真正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成为真正的“专业生”,同时也希望考生和家长目光都能长远一点,还音乐以本质!不要为了升学而艺术!
  
  参考文献:
  [1]于成鲲.现代应用文[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李晓云等.大学美育课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采茶戏作为中国戏曲中的一朵奇葩,更是生动形象地展示着江西抚州一带特有的民族文化。本文从民族文化与地方戏曲之间的联系中分析音乐形态的方法,对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抚州采茶戏 民族文化 音乐形态  音乐作为文化现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民族音乐学家梅里亚姆曾就如何更深入地研究音乐提出“概念-行为-声音
期刊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创作民族器乐协奏曲,通过持续的探索、创新涌现了很多经典作品,古筝协奏曲也不例外。《西楚霸王》是古筝协奏曲的代表性曲目,拥有较典型的意义。本文以《西楚霸王》为例,研究如何利用演奏者自身完成古筝演奏技法的二度创作,最终实现更好的音乐表现。  关键词:古筝 演奏技法 二度创作 音乐表现  在众多古筝协奏曲中,《西楚霸王》是最重要的历史题材构成部分之一,宏大的历史叙事场景突破了
期刊
摘要:即兴伴奏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很多学生觉得操作起来异常困难的一门课程。就以钢琴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有着扎实的演奏基础,但就即兴伴奏而言也是一项必须认真面对的全新的课题。殊不知,对于欧洲音乐历史来说,钢琴虽然有着几百年的丰富积累,但“即兴伴奏”则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通过不断积累和大量的实践堆砌而成,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本文就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的变和弦的色彩功能、伴奏音型的
期刊
摘要:《我爱这土地》曾获得2002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也是著名作曲家陆在易的代表作品。本文从歌曲的思想内涵、词曲结合、主题发展、钢琴伴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歌曲创作上重新思考"陆在易现象"对我国当代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创作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现象 大爱情怀  2013年9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陆在易作品音乐会”获得的空前成功,把我国这位著名的作曲家重新带回
期刊
周杰伦的婚讯日前传出,令媒体、歌迷都深感震撼。也许在很多人心里,周杰伦永远都是音乐上的伙伴,因为位置站得太高,我们似乎认为他永远不会结婚,不会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来,与女歌手有所不同,我们任性地希望他永远追求事业。但事实不会如此,尽管歌迷依然对新专辑翘首期盼,可就现在的情形来说,对爱情、家庭的向往,已经盖过周杰伦一向强烈的事业心。从2000年第一张专辑Jay Album到2012年为止的《十二新作》
期刊
摘要:多元化是声乐教学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出现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意义和特点,探究了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趋势,希望能为多元化声乐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声乐教学 多元化 意义 特点   多元化是全球文化目前最典型的发展趋势之一,多元化意味着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由,这对于传承本国文化、吸取外来文化精华、重新焕发文化生命力有积极意义,有利
期刊
摘要: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民族传统音乐正处于逐渐蜕化的尴尬境遇,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使得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面临传承危机。地方高校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方面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左江流域的传统民族音乐为例,全面分析和探讨了以广西地区为代表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在传承和发扬左江流域民族音乐教育上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由瓦西里·佩特连科率领的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继为国家大剧院第三届国际打击乐节精彩献礼后,10月6日晚,又在同一舞台为观众奉献了一台主打俄式交响经典与意大利歌剧咏叹的音乐饕餮大餐,为持续两月、汇集了五大世界顶尖乐团的国家大剧院“秋季交响盛宴”拉开了序幕。  纯正地道的俄式经典  美轮美奂意大利咏叹  此番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可谓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使命。5日晚,乐团已携手小提琴家宁峰,以及尼
期刊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有两个重点方向:一是同心协力破除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推动素质教育;二是群策群力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城乡结合部小学位于城市中心区与农村的中间,既不像城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较丰富完备,又不像农村小学是社会和政策关注的重点,处于教育发展洼地。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桎梏、教育的功利化、城乡结合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学校历史欠账等因素影响,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各门课程,特别是以音
期刊
摘要:音乐,是由音符构筑的画卷。其作为一种听觉艺术表现形式,对青少年素质培养、情操陶冶、审美提升、艺术感知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外在旋律还是内在精神,均有较高的造诣。  关键词:音乐教育 音乐感知 音乐兴趣   认识音乐,感知音乐,学会欣赏,自身实践应该成为当今青少年必备的素质之一。基础教育阶段开设音乐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这一素质。而当今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并不为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