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甘蔗为一种温带农作物,也是我国经济作物中的一种,利用甘蔗不但可以生产出蔗糖,还能够生产出乙醇,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产业的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当下甘蔗的栽培技术,对甘蔗种植最常见的病害与虫害进行分析,并针对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今后实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与民生密切相关,而甘蔗的种植是我国农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甘蔗种植业发展较快,每年甘蔗的种植面积都在扩大,但甘蔗在种植期间,由于含糖量较高,很容易受到病虫害威胁,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基于此,针对当前较为常见的甘蔗病害,通过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尤其是关键时期的农药使用,选择科学合理的用药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病虫害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甘蔗栽培技术
1.品种与栽种期
为了保证甘蔗的高产量,采用良好的品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市场上的品种众多,各个品种的甘蔗的生产条件和营养成分也都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所选的品种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宿根性,得到的甘蔗产物高产、高糖才是最佳的品种。我市当前主要栽种的品种主要以新台糖 20号、93~159 品种、川糖 10 号等优质品种为主。甘蔗的种植期主要有冬植、秋植、夏植、春植等四个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季节所选择的甘蔗品种需要根据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在冬季和春季的时候种植甘蔗需要加盖地膜。
2.整地与种植
在种植甘蔗时,要加深土地的耕作层,促进土地的熟化进程,深入耕地深入松动,改善土地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一般来说,种植甘蔗的土地深耕深度为 40~45cm,经过翻犁 30cm 之后,得到土壤环境的深、平、碎、深,此为种植甘蔗的土壤最佳状态。
3.种茎选择及消毒
在选择甘蔗的种茎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种茎需要饱满、坚实;(2)没有病虫害;(3)种茎健壮、没有混杂,选择具有以上特点的种茎,可以有效的抵抗病虫害等对甘蔗种茎的侵咬。选择好合适的种茎之后,使用刀具将甘蔗幼苗分成两段或者三段,去掉坏掉的部分,以 50%的多菌灵粉剂进行浸泡消毒,浸泡的时间以5~10min为宜。
4.甘蔗种植的施肥与补苗
甘蔗是一种产量较高的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量较高,所以在种植前期需要施入足够量的底肥,底肥应该以农家肥料和有机复合肥为主,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杀虫剂,防止土壤中的害虫侵咬,施完肥料之后覆盖 3~5cm 的土壤。在施肥盖土约一周以后,在土壤表层喷洒除草剂,防止大量的杂草滋生。在甘蔗生长的初期,要定期检查是否有断行或者缺株的情况发生,如果出现两个甘蔗之间的距离大于40cm 的现象要及时补苗。在甘蔗生长过程中,要使用尿素进行追肥,肥料的用量按 照每亩地 12.5kg,在甘蔗生长的伸长期追肥采用氯化钾,每亩地的用量是15kg。
5.甘蔗种植的中耕与除草
甘蔗的主要产区是在南方,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湿度大、温度高,较容易有杂草生长,所以在甘蔗幼苗和初肥工作完成之后,要做好除草和松土工作,一般在雨后进行中耕松土工作,这个阶段可以有效的截断土壤中水分的毛细血管,减少水分的蒸发量,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从而有效的增加甘蔗的含糖量。
6.甘蔗的砍收时间及产物质量
每个季节种植的甘蔗,依据气候条件的不同砍收时间也有所不同,另外,甘蔗的品种,土壤的成分等对砍收时间也都有一定的作用。对甘蔗的砍收原则一般是先熟先砍,在冬季砍收的甘蔗要做好保暖工作。在砍收甘蔗的时候,要选择锋利的工具,防止在砍收过程中发生甘蔗头开裂的现象,选择低位砍收,一般砍收的位置在土壤层下 3~6cm 的位置,保留10cm 左右的遮桩。
二、甘蔗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甘蔗主要产地在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出各类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赤腐病
这类病害主要发生的时期是甘蔗生长后期,主要危害甘蔗的主茎和叶片中脉,根据针对该病害的研究表示,土壤中的氮含量同该病害的病情程度是正比关系,而磷含量同该疾病的严重程度成反比关系。所以,治理赤腐病的有效措施是,在甘蔗生长后期,通过施加钾肥减少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以减少该类型病害的发生。另外,在甘蔗生产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丙甲瑳、多菌灵等消毒液防止赤腐病。
2.凤梨病
凤梨病主要发生在甘蔗生长的初期,发病率和覆盖面积较高,基本在每个甘蔗种植的地区都有发生,在发病的初期有凤梨的味道,因此被成为凤梨病。在我国,春季的南方地区温度较低、雨水较多,冬天种植的甘蔗在当年的生产速度较为缓慢,很少能够在当年就出芽,在进入到第二年春季时由于土壤中长期的潮湿和积水,很容易引发凤梨病,造成甘蔗没有生长出来就死亡。通过使用50%的多菌灵或者 2~3%的石灰水浸泡,可以有效的防止这种病害,浸泡时间为 5min。
3.其他类型的病害
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种较为常见的病害,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甘蔗病害,例如花叶病、虎斑病等等,这些病害的程度一般较轻,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多是作为监测对象。根据对各类主要病害的危害研究和防止方法的总结,如表 1 所示。
三、甘蔗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目前,世界范围内统计的甘蔗虫害种类已经有一千多种。我国已经发生的甘蔗虫害有三百多种,其中以蚜虫、蓟马和螟虫等危害较大,具体特点和防治方式如下:
1.甘蔗螟虫
螟虫的主要有条螟、大螟虫、二点螟、白螟虫等几种类型,在我国最常见的是螟虫类别是二点螟。针对螟虫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选择种茎的时候选没有螟害的幼苗、采用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浸泡种茎、砍收时选择低位砍收、在甘蔗生长过程中采用杀虫剂等药剂防治虫害。另外,在甘蔗的大面积种植范围中,可以使用性诱剂,通过减少雌雄虫的交配,从根本上有效的减少螟虫数量,从而降低虫害。
2.甘蔗蚜虫
蚜虫主要存在于甘蔗叶上,在中脉两旁,通过吸食甘蔗中的汁液,导致甘蔗营养被吸走而枯萎,另一方面,蚜虫的排泄物留存在甘蔗叶上,还会发生其他的病害。这种虫害主要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发生,在初期可以采用可湿性的粉剂融入杀虫粉混合喷雾,避开阳光直射的时候喷洒在甘蔗叶上,使喷雾剂能够充分的渗透到甘蔗叶中,有效的杀死蚜虫。
3.甘蔗蓟马
蓟马主要发生在甘蔗生长初期,通过吸食甘蔗还未展开的叶片汁液,导致甘蔗在生长初期就枯萎。在湿度和温度较低 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蓟马虫害,防治方式同蚜虫相同。
4.其他类型的虫害
除了上述提到的比较严重的三种甘蔗虫害,还有蔗龟、粉介壳虫等常见的虫害,主要的防治方式也是人工喷洒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
四、结语
甘蔗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也是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蔗生产的水平,推动甘蔗种植产业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要依靠不断创新和科技进步,实施合理的经济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选用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及与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以及相应病虫害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吕远新.无公害甘蔗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J].南方农业.2016(18).
[2]邓华朝.浅议甘蔗丰产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
关键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与民生密切相关,而甘蔗的种植是我国农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甘蔗种植业发展较快,每年甘蔗的种植面积都在扩大,但甘蔗在种植期间,由于含糖量较高,很容易受到病虫害威胁,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基于此,针对当前较为常见的甘蔗病害,通过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尤其是关键时期的农药使用,选择科学合理的用药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病虫害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甘蔗栽培技术
1.品种与栽种期
为了保证甘蔗的高产量,采用良好的品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市场上的品种众多,各个品种的甘蔗的生产条件和营养成分也都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所选的品种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宿根性,得到的甘蔗产物高产、高糖才是最佳的品种。我市当前主要栽种的品种主要以新台糖 20号、93~159 品种、川糖 10 号等优质品种为主。甘蔗的种植期主要有冬植、秋植、夏植、春植等四个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季节所选择的甘蔗品种需要根据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在冬季和春季的时候种植甘蔗需要加盖地膜。
2.整地与种植
在种植甘蔗时,要加深土地的耕作层,促进土地的熟化进程,深入耕地深入松动,改善土地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一般来说,种植甘蔗的土地深耕深度为 40~45cm,经过翻犁 30cm 之后,得到土壤环境的深、平、碎、深,此为种植甘蔗的土壤最佳状态。
3.种茎选择及消毒
在选择甘蔗的种茎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种茎需要饱满、坚实;(2)没有病虫害;(3)种茎健壮、没有混杂,选择具有以上特点的种茎,可以有效的抵抗病虫害等对甘蔗种茎的侵咬。选择好合适的种茎之后,使用刀具将甘蔗幼苗分成两段或者三段,去掉坏掉的部分,以 50%的多菌灵粉剂进行浸泡消毒,浸泡的时间以5~10min为宜。
4.甘蔗种植的施肥与补苗
甘蔗是一种产量较高的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量较高,所以在种植前期需要施入足够量的底肥,底肥应该以农家肥料和有机复合肥为主,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杀虫剂,防止土壤中的害虫侵咬,施完肥料之后覆盖 3~5cm 的土壤。在施肥盖土约一周以后,在土壤表层喷洒除草剂,防止大量的杂草滋生。在甘蔗生长的初期,要定期检查是否有断行或者缺株的情况发生,如果出现两个甘蔗之间的距离大于40cm 的现象要及时补苗。在甘蔗生长过程中,要使用尿素进行追肥,肥料的用量按 照每亩地 12.5kg,在甘蔗生长的伸长期追肥采用氯化钾,每亩地的用量是15kg。
5.甘蔗种植的中耕与除草
甘蔗的主要产区是在南方,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湿度大、温度高,较容易有杂草生长,所以在甘蔗幼苗和初肥工作完成之后,要做好除草和松土工作,一般在雨后进行中耕松土工作,这个阶段可以有效的截断土壤中水分的毛细血管,减少水分的蒸发量,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从而有效的增加甘蔗的含糖量。
6.甘蔗的砍收时间及产物质量
每个季节种植的甘蔗,依据气候条件的不同砍收时间也有所不同,另外,甘蔗的品种,土壤的成分等对砍收时间也都有一定的作用。对甘蔗的砍收原则一般是先熟先砍,在冬季砍收的甘蔗要做好保暖工作。在砍收甘蔗的时候,要选择锋利的工具,防止在砍收过程中发生甘蔗头开裂的现象,选择低位砍收,一般砍收的位置在土壤层下 3~6cm 的位置,保留10cm 左右的遮桩。
二、甘蔗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甘蔗主要产地在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出各类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赤腐病
这类病害主要发生的时期是甘蔗生长后期,主要危害甘蔗的主茎和叶片中脉,根据针对该病害的研究表示,土壤中的氮含量同该病害的病情程度是正比关系,而磷含量同该疾病的严重程度成反比关系。所以,治理赤腐病的有效措施是,在甘蔗生长后期,通过施加钾肥减少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以减少该类型病害的发生。另外,在甘蔗生产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丙甲瑳、多菌灵等消毒液防止赤腐病。
2.凤梨病
凤梨病主要发生在甘蔗生长的初期,发病率和覆盖面积较高,基本在每个甘蔗种植的地区都有发生,在发病的初期有凤梨的味道,因此被成为凤梨病。在我国,春季的南方地区温度较低、雨水较多,冬天种植的甘蔗在当年的生产速度较为缓慢,很少能够在当年就出芽,在进入到第二年春季时由于土壤中长期的潮湿和积水,很容易引发凤梨病,造成甘蔗没有生长出来就死亡。通过使用50%的多菌灵或者 2~3%的石灰水浸泡,可以有效的防止这种病害,浸泡时间为 5min。
3.其他类型的病害
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种较为常见的病害,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甘蔗病害,例如花叶病、虎斑病等等,这些病害的程度一般较轻,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多是作为监测对象。根据对各类主要病害的危害研究和防止方法的总结,如表 1 所示。
三、甘蔗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目前,世界范围内统计的甘蔗虫害种类已经有一千多种。我国已经发生的甘蔗虫害有三百多种,其中以蚜虫、蓟马和螟虫等危害较大,具体特点和防治方式如下:
1.甘蔗螟虫
螟虫的主要有条螟、大螟虫、二点螟、白螟虫等几种类型,在我国最常见的是螟虫类别是二点螟。针对螟虫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选择种茎的时候选没有螟害的幼苗、采用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浸泡种茎、砍收时选择低位砍收、在甘蔗生长过程中采用杀虫剂等药剂防治虫害。另外,在甘蔗的大面积种植范围中,可以使用性诱剂,通过减少雌雄虫的交配,从根本上有效的减少螟虫数量,从而降低虫害。
2.甘蔗蚜虫
蚜虫主要存在于甘蔗叶上,在中脉两旁,通过吸食甘蔗中的汁液,导致甘蔗营养被吸走而枯萎,另一方面,蚜虫的排泄物留存在甘蔗叶上,还会发生其他的病害。这种虫害主要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发生,在初期可以采用可湿性的粉剂融入杀虫粉混合喷雾,避开阳光直射的时候喷洒在甘蔗叶上,使喷雾剂能够充分的渗透到甘蔗叶中,有效的杀死蚜虫。
3.甘蔗蓟马
蓟马主要发生在甘蔗生长初期,通过吸食甘蔗还未展开的叶片汁液,导致甘蔗在生长初期就枯萎。在湿度和温度较低 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蓟马虫害,防治方式同蚜虫相同。
4.其他类型的虫害
除了上述提到的比较严重的三种甘蔗虫害,还有蔗龟、粉介壳虫等常见的虫害,主要的防治方式也是人工喷洒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
四、结语
甘蔗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也是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蔗生产的水平,推动甘蔗种植产业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要依靠不断创新和科技进步,实施合理的经济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选用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及与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以及相应病虫害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吕远新.无公害甘蔗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J].南方农业.2016(18).
[2]邓华朝.浅议甘蔗丰产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