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学习情景 搞好化学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s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通过本学期的听课学习,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有几点体会:
  关键词:学习情景 探究能力 电子教学
  一、调查与实践,设置情境,培并探究能力
  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身边的母亲河──黄河已受到污染,那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学习“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又如,据报道,有位五十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农妇是因地窖中二氧化碳过多使其缺氧而窒息身亡。读了这篇报道。就可以提问,怎样测定地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呢?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地窖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进行探究。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并且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又添了重重一笔。
  二、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景,培养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
  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像这个“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信手拈来,如“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突然,该妇女昏倒了。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种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汽的污染加深认识,从而对改变汽车燃料有更新的探究要求。
  三、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展示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四、通过新闻报道,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知识情景,例如,有一报纸报道: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一学校的校园内,并炸伤几名小学生及路人。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汽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丢烟头掉进了下水道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学生阅读后,深感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有,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这里,可以进行知识拓展,设计一个“点燃不纯H2”的爆炸实验,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获得为什么会“爆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的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学生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因此,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景,非常方便,而且教学效果好,比如“在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我市报道了,“天然气,会给你带来什么?”的内容,其中涉及到天然气的成份,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污染与煤气燃烧相比,天然气与煤气燃烧热值的大小,最后,引导市民计算了每立米的价格问题,这实际上是创设学生学习“天然气”知识的良好情景,让学生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热值与价格等多方面获得了训练,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又让他们感受到实用。
  所以说,新闻报道在牌教学测设情景的有宽阔途径。可以达到引人人胜,立竿见影的目的。
  五、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生活中现存的化学情景,是无处不有,扣人心弦,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为使我们的化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笔者在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不正确的教学行为,致使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在此提出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教师们正确把握初中英语教学的方向,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改 问题  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
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如何开展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有效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 创新能力 扩大阅读 丰富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
语言是人们互相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储备词汇,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幼儿入小学学习文字语言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了解幼儿口语发展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在新学期开学时我会对班里的幼儿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三方面:“语音的调查、词汇的调查、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的调查”。  (一)语音的调
随着社会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备受幼教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在呼唤能动个体的今天,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主动性,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那么,在科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呢?在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是培养的前提  兴趣是学前儿童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兴趣使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何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  关键词:高中物理 有效性 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再现客观世界,通过实验探索、研究得出规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反映了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教学  一、认真解读数学新课标  数学新课程主要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过程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关键词:有效课堂 事半功倍 三维目标 活跃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低效一直是存在,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教师也教得辛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师都在寻找构
摘要: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怎样能干的媳妇,没有“米”,也是做不出饭的。写文章同样道理,没有充分、生动和质地优良的材料,只在技巧上兜圈子,翻花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干瘪,面目可憎。文章不应当是“做”出来的,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  关键词:生活 作文 积累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
本研究通过检测林麝肠道分离的14株乳酸菌的耐药基因,为微生态制剂菌株的选择提供一个耐药性的参考,并且为后续监测林麝肠道乳酸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提供对比数据。同时采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