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的原因,从小我就对“老师”二字有着自己的理解。在我的字典里,老师就是书房里那密密麻麻的书本,就是晚上在台灯下一杯茶、一支笔的背影,就是自行车上奔走于学校和家之间的忙碌。初中时学韩愈的《师说》,知道了对“老师”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老师。记得小时候在幼儿园,下午放学时,我常常是最后被接走的几个孩子之一。别的小朋友都羡慕我爸妈是老师,可我从小就知道当老师很辛苦、很累,所以别人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的时候,我说了很多职业,唯独没有提到老师。命运是很奇妙的,机缘巧合之下,我还是成了一位高校教师。
以前的我认为做老师没什么难的,只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出口成章的口才再加上一份对学生的责任心就可以做一名很成功的老师了。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太过于简单。我以前对老师的定义是教书,显然很多人的看法都和我相似,因为别人问及我的工作,我回答是老师时,对方往往会说一句“哦,教书啊,你教什么啊?”现在我有了新的体会,那就是“我教的不是书,是人”。
人们常说老师要“教书育人”,虽然就语法而言这是个并列短语,两者同样重要,但它却把教书放在了育人的前面。让人有一种误读,认为老师的天职就是教书。其实韩愈早就给我们总结好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为先,授业在后,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观念,我的对象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群学生,我不能做个教书匠,而要做一个铸魂者。
以前每逢教师节,身为学生的我在给老师写卡片时总是会写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祝某某老师节日快乐”,那个时候写上那些话更像是套用名言警句,直到今日我才深刻意识到,教师真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铸造灵魂的重任。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突然变得很兴奋,因为我居然从事了如此高尚的职业,我居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塑造别人的灵魂!我突然觉得自己很重要,我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我所掌握的外语知识教授给学生们,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成为一盏灯,去照亮别人的人生之路,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等到自己桃李满天下的那天,又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
兴奋之余我又变得焦灼起来,正因为我意识到我教的不是书,是人,我不禁扪心自问,有这个资格吗?我被自己问住了,我的学位证书也许可以证明我有教书的资格,但是我真的有作为一个“人师”的资格吗?我自认为自己只是个凡夫俗子,孔夫子那样的圣人我是望尘莫及的。那我有什么资格去塑造别人的灵魂呢,我的品德高尚到了可以去传道的程度了吗?想到这些我觉得我的道德修养真的需要提高,要不断地修身。一想,我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吗,本来选择做高校教师是因为对学术生活的热爱,现在却给了自己那么沉重的负担。想像中原本轻松清闲的教师生活由于我不是在教书,是在育人而变得不再安逸了。
以圣人为目标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人们常说做人难,做好人更难,我现在觉得做老师是最难的。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指以渊博深邃的学识为人之师,用高尚之人格做学生之典范。典范,意味着老师应该具有世界上一切高尚品质。但别说要做到这点,只是用心去做都太难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舍弃多少私欲,要做出多少牺牲,不用做,我现在只是想一想都觉得很痛苦。不过虽然痛苦,却也快乐。那是一种外利于人,内得于己的快乐,也许就应了那句话“痛并快乐着”。
我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也转变了自己的职业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是一份值得我去为之求索,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事业。我很开心,因为生活中会有很多学生管我叫“老师”,以前我觉得那声称呼是表示一种身份,现在我觉得那是一份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我为自己将是那么地重要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我感到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就像许三多讲的,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很幸福,因为我是老师,我不是教书者,而是铸魂者。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因为我知道自己会做一名育人的好老师。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东方语学院)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老师。记得小时候在幼儿园,下午放学时,我常常是最后被接走的几个孩子之一。别的小朋友都羡慕我爸妈是老师,可我从小就知道当老师很辛苦、很累,所以别人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的时候,我说了很多职业,唯独没有提到老师。命运是很奇妙的,机缘巧合之下,我还是成了一位高校教师。
以前的我认为做老师没什么难的,只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出口成章的口才再加上一份对学生的责任心就可以做一名很成功的老师了。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太过于简单。我以前对老师的定义是教书,显然很多人的看法都和我相似,因为别人问及我的工作,我回答是老师时,对方往往会说一句“哦,教书啊,你教什么啊?”现在我有了新的体会,那就是“我教的不是书,是人”。
人们常说老师要“教书育人”,虽然就语法而言这是个并列短语,两者同样重要,但它却把教书放在了育人的前面。让人有一种误读,认为老师的天职就是教书。其实韩愈早就给我们总结好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为先,授业在后,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观念,我的对象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群学生,我不能做个教书匠,而要做一个铸魂者。
以前每逢教师节,身为学生的我在给老师写卡片时总是会写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祝某某老师节日快乐”,那个时候写上那些话更像是套用名言警句,直到今日我才深刻意识到,教师真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铸造灵魂的重任。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突然变得很兴奋,因为我居然从事了如此高尚的职业,我居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塑造别人的灵魂!我突然觉得自己很重要,我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我所掌握的外语知识教授给学生们,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成为一盏灯,去照亮别人的人生之路,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等到自己桃李满天下的那天,又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
兴奋之余我又变得焦灼起来,正因为我意识到我教的不是书,是人,我不禁扪心自问,有这个资格吗?我被自己问住了,我的学位证书也许可以证明我有教书的资格,但是我真的有作为一个“人师”的资格吗?我自认为自己只是个凡夫俗子,孔夫子那样的圣人我是望尘莫及的。那我有什么资格去塑造别人的灵魂呢,我的品德高尚到了可以去传道的程度了吗?想到这些我觉得我的道德修养真的需要提高,要不断地修身。一想,我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吗,本来选择做高校教师是因为对学术生活的热爱,现在却给了自己那么沉重的负担。想像中原本轻松清闲的教师生活由于我不是在教书,是在育人而变得不再安逸了。
以圣人为目标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人们常说做人难,做好人更难,我现在觉得做老师是最难的。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指以渊博深邃的学识为人之师,用高尚之人格做学生之典范。典范,意味着老师应该具有世界上一切高尚品质。但别说要做到这点,只是用心去做都太难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舍弃多少私欲,要做出多少牺牲,不用做,我现在只是想一想都觉得很痛苦。不过虽然痛苦,却也快乐。那是一种外利于人,内得于己的快乐,也许就应了那句话“痛并快乐着”。
我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也转变了自己的职业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是一份值得我去为之求索,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事业。我很开心,因为生活中会有很多学生管我叫“老师”,以前我觉得那声称呼是表示一种身份,现在我觉得那是一份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我为自己将是那么地重要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我感到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就像许三多讲的,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很幸福,因为我是老师,我不是教书者,而是铸魂者。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因为我知道自己会做一名育人的好老师。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东方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