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898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简单介绍其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3月至2014年0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年龄小于40岁)和对照组(年龄大于4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在全部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治疗组有12例(占9.23%),对照组有118例(占91.77%);治疗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3.24±1.2)岁;患者在不孕、月经失调以及多囊卵巢方面,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预后方面,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316)。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全部子宫癌患者中有着极高的比例,发病年龄低且多伴有不孕、月经失调以及多囊卵巢等疾病,临床早期诊断对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65-01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临床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一般是老年妇女或者是圍绝经期的患者较多,但是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年龄小于40岁的年轻妇女发病率逐渐增高。月经过多以及不孕、月经失调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了研究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简单介绍其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03月至2014年0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03月至2014年0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3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治疗组有12例(占9.23%),对照组有118例(占91.77%)。治疗组中年龄最小的24岁,年龄最大的40岁,平均年龄(33.24±1.2)岁;对照组组中年龄最小的42岁,年龄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53.31±2.4)岁。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而确诊。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原
  始资料,对其随访或者采取问卷调查。将其分为治疗组(年龄小于40岁)和对照组(年龄大于4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情况以及预后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症状
  患者在不孕、月经失调以及多囊卵巢方面,治疗组显著高
  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
  1.2两组预后
  在患者预后方面,治疗组存活率为91.67%(11例),对照
  组存活率为78.81%(93例),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X2=5.3142,p=0.0316)。
  1.3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
  治疗组I期患者占75.00%(9例),对照组I期患者占
  57.63%(68例),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X2=7.3512,p=0.005)。
  3.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子宫内膜癌一般多发生于停经后的女性,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也会发生子宫内膜癌,这一结果比西方国家要高出很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却无法准确获知。月经过多以及不孕、月经失调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原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显示,患者在不孕、月经失调以及多囊卵巢方面,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并不能表明年轻女性成为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发病对象,因为本研究中年轻女性例数过少,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要想更加明确的对其作出判断,下次的研究应该增加病例样本,排除偶然性。对于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预后都比较良好,所以部分学者建议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但是利用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科学去研究,它还无法完全取代手术治疗。
  对于患者早期诊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对于继发性不孕以及卵巢异常增大的患者,即使经量正常也要放宽诊刮的指征,否则会对早期诊断造成误诊[3];(2)对于年轻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作子宫内膜癌组织学检查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3)对于已经确诊的其他癌患者也要时刻注意其有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尤其注意那些有癌瘤家族史的患者;(4)对于诊刮从而否定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一旦症状没有改善,要进行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诊刮。对于难以判断的患者,临床医师与病理科医师要认真商榷从而做出最后确诊。
  综上所述,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全部子宫癌患者中有着极高的比例,发病年龄低且多伴有不孕、月经失调以及多囊卵巢等疾病,临床早期诊断对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晓棠,党群.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9):84-85.
  [2]李彩红,孙冬霞,席丰等.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24例临床病理及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49.
  [3]伏铠文,肖秀丽,王洪飞等.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4):369-37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发伤院内救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8例多发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4例,A组实行重症监护和治疗,B组采用常规监护和治疗,比较两组院内救治模式下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结果: A组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1.6%,致残4例,致残率为6.3%,B组患者死亡8例,死亡率为12.5%,致残12例,致残率为18.8%,两组患者死亡率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治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5例,死亡5例,其中开腹手术死亡2例,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死亡2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死亡1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治疗,运用影像介入、现代内镜等微创手段,结合常规手术进行多层次的治疗,可以减少本病的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人 重症胆管炎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患者,并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治疗一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平片无张力修补术,n=26)和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n=20)。治疗组患者给予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则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体外药敏试验的敏感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疗效显著,且可单独
期刊
【摘要】在临床医学的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一些关键医疗器械的运用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科技的不断更新,在医疗器械的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先进医疗工具,而这些先进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不同的不利反应,和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因此在医学治疗过程中对医疗器械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应当进行科学严格的考察和调研,将因医疗器械使用对治疗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保证治疗的最佳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基于临床经验和调研结果分析采用不同类型的麻醉方法配合临床上产妇的剖宫产手术的优缺点,对临床上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临床抉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54-01  顺应科学技术的反战及医疗设施环境的改善,我国孕龄妇女在生产时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人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目的 统一全院的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培训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正确方务。方法 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督导小组,各科室选择一名静脉督导员,护理部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并对各科室督导员进行培训考核。结果 统一全院的静脉输 液操作流程,重点科室的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操作熟练。结论 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督导小组,科室指定静脉输液督导员,严把质量关,制定静脉输液流程掌握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是保证患者液体顺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以及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對照组(83.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布拉酵母菌散和赖氨葡锌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48 例患者,其中显效32例,有效 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