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好学、乐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关键词]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合作情境实践情境仿效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41
  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好学、乐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探讨的问题,现就本人的一点做法和体会浅谈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展现实景,创设知识生成的直观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若能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出示真实的事件背景、介绍有关的实际操作、梳理相关的知识链条、对比抽象的逻辑关系,就能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直观、形象、清晰,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改变过去教师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凭一支笔、一个本子、一对耳朵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和任务的做法。例如,在讲轴对称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3——5幅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认识图形的特征;其次图形动画演示对折,观察图形的特点,顺势导入课题,学生看得明白,觉得好奇,激发了求知欲,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激发思维的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维的可能。面对问题,学生会有一种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会产生思维的动力和反复思索问题的强大内驱力,可见,通过问题来设疑和创设情境,会直接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去探究。如讲勾股定理时,出示某建筑工人在建造房屋时的图,前墙位置已定,在只有皮尺的情形下,工人准确地确定了侧墙的位置,你知道他是如何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找到的?又如在讲圆一章时,出示老婆婆在扎锅圈时扎得非常圆的图,你知道为什么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小组互动,论辩释疑,创设优势互补的合作情境
  合作学习、互动互助、协同操作,是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 让学生在合作中去讨论、去争辩、去表达、去倾听、去交流、去评价,从而感受在合作学习中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增强学习的快乐感及和谐性。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一位学生在平等与探讨的氛围中开展学习,课堂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学得十分轻松愉快。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到小组里倾听学生的意见和争论,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有困难的少数学生指导,让他们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算一算,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协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四、 开展活动,培养技能,创设手脑并用的实践情境
  课堂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有力抓手,开展一些生动有趣、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活动,比如游戏、测量、讨论、竞赛、割拼、设计等,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丰富了情趣,知道了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还让学生参与了锻炼,掌握了技能,增强了操作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内角和是多少,也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证明,而是先让其度量,其次剪拼,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再找求证的方法,学生不一会儿,得出了多种证明方法。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面大,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掌握了思路和方法,既增强了能力,又形成了技能。
  五、 自我“表现”,榜样引领,创设学生易学的仿效情境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初中学生而言,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除正常的课上传授怎么做外,其他课堂教学当中,也应该注重言行举止,以积极的心态、文明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严谨的做法,耳濡目染学生,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温馨和谐的气氛当中得到熏陶。例如,课堂教学中,工整的板书、亲切的语言、明晰的思路、渊博的知识等都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责任编辑黄晓)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实施探究教学,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得到引导,并在“导学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物理规律的学习和理解过程。问题导学的设计,要求把学生放在课堂主角的位置上,有目的地引导,通过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理解规律,掌握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探究教学实效,达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键词]物理规律探究教学问题导学[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听力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平时的训练中存着一些误区,导致训练效率低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针对现实,采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走出误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听力 误区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46  弗里斯说:“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亚历山大也说
[摘要]数学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的思维停留于简单的知识积累,满足于运用某一方法获得某一问题的正解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考绽放无限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问题解决思维提升生成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3002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
[摘要]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且更多的是表现在学业成绩上,为了提高成绩,教师各显其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小张化测试是一种提高学生成绩比较好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讨论了小张化测试所起到的作用,并就如何进行小张化测试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 小张化测试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
[摘要]表象训练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有效运用策略包括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篮球动作表象;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动作”的映射关系;建立“表象-动作-思维”的训练程序。  [关键词]表象训练高中篮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052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与训练开始越来越看重心理因素的作用。
【摘 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新会计制度得以实施,这为医院会计核算改革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和制度保障,更利于推动改革的不断完善,有效地推动了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进行,为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新会计制度下,医院通过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成本核算,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对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