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难辨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过去的官位设计中,有很多官职是以左右为名,如左丞、右丞,左司、右司,左尹、右尹,左将军、右将军,左仆射、有仆射等。那么,左、右哪个大,哪个尊,哪个先。哪个上?
  按照中国汉字的组词习惯。当两个名词组成一个并列词组时,大都是价值高者、尊者在先,价值低者、卑者在后,如男女、尊卑、贵贱、君臣、父子、母女、内外、官兵等。由此可以推论,在“左右”这个词组中,左为尊、右为卑,所以才有“男左女右”的说法,其间必有男尊女卑的原因。
  但是,汉代以前却恰恰相反,右尊而左卑。《史记·田叔列传》记载:“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无出其右”的成语也正由此而来。所以那时人们把豪门大姓称为“右族”和“右姓”;崇尚文治称“右文”,崇尚武治称“右武”。左则表示卑下,所以官员降职称“左迁”。之所以尊右卑左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与左撇子相对),右便而左不便,右顺而左不顺,右便获得了尊位。而“左道”(不正之道)、“相左”(不一致)也就这样产生出来了。这还不算,左右的意思还有了进一步“进化”,右表示赞同的意思,左则表示反对。
  汉代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方向上,东为尊、西为卑,南为尊、北为卑。帝王面南而居,其左为东,其右为西。既然东为尊,那帝王的左就自然为尊了。左也因此上升为尊,右则相应下降为卑。在同一部门,如果只有左右官位,则左为正职,右为副职;如果正职外还有两个副手,则左职为第一副手,右职为第二副手。北宋神宗赵顼死,哲宗赵煦即位,当时司马光被重用为“左仆射”,文彦博为“右仆射”。司马光内心不安,上奏道:“彦博官为太师,年八十一,臣后进位居其上,非所以正大伦也。”由此可见左尊于右。
  人们在继承传统时,更多地以离自己近的为准。所以汉代以后的左右所象征的尊卑也渐渐成为正统。现在的官员隆重H{现在公共场合,有两种排位法,一种是按“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的顺序排:一种是“一把手”居中,“二把手”在其左,“三把手”在其右,然后一左一右排。后面一种排法,正是对左先右后的现代诠释。
  要理解中国古代“左”和“右”的尊卑渊源。就要根据中国历史的特定阶段区别对待。虽然现在我们大多选用了汉代以后的左尊右卑观念,但一些词语的意思仍然保留了汉代以前的色彩,如“无出其右”,右仍为上;“左迁”,左仍为降;“左道”,不正之道;“相左”,相悖。正是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变化万千,导致了今人的左右难辨呢。
其他文献
【纸做的世界】  试想世界是纸做的。  我登上纸的梯子摘下许多纸星星,放在纸杯里;再坐上纸船,飘向纸的海洋。从纸的草原采来纸花,装点我的纸的窗子,或者幻想骑着纸鹤飞向纸的天空……  纸的风车不会旋转,因为纸的世界不会有风。纸的世界连枷锁都是纸做的,因此谁都不会失去自由。  一片纸花瓣如一只纸蝴蝶飘落在我的纸书上,无需文字,我只读芳香。在一张纸的墙壁后面,我练习着与另一个纸人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相遇。 
[命题]  以“微笑着走向你”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审题解析]  1 “你”是多元的:可实可虚,可古可今,可中可外,可人可物,可景可情,可正可反……虚的如高三、大学、困难、矛盾、挫折等;反的如敌人、恶类、黑暗等,不好写,因前有“走向”。最好写一个“你”,好驾驭,论述容易集中;也可写多个,但容易流于空洞。  2 “微笑”是多义的:可能是一种亲切,可能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