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癌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体会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phe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在肿瘤患者癌痛控制过程中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間来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中有30例患者。实验组肿瘤患者在癌痛控制过程中行规范化癌痛护理,而参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9.12+6.32)和(39.34+7.22),与参照组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规范化癌痛护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2-111-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中罹患肿瘤患者的人数也呈递增趋势,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大多数罹患肿瘤患者都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生活带来重大隐患。因此,采用有效的规范化护理干预不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有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下文就我院对30例肿瘤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罹患肿瘤患者6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参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在(41.2±5.24)岁。实验组:3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48.32±6.26)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癌症患者巨生存期大于6个月患者,以上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模式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其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癌痛护理小组,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情况成立一个专门癌痛控制小组,并对所有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利用VRS、NRS分级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分级处理,同时对患者的资料、临床指标记录及分析;(2)心理护理,首先向患者讲解有关癌症方面的医学知识,让患者自身对疾病有一定认知度,通过音乐、下棋等形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3)支持性干预,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家属关心体贴和尊重患者;(4)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冷敷、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患者病症[2]。
  1.3 疗效标准
  (1)心理状态评估:采用SDS评分和SAS评分进行评定;(2)生活质量:从生理情况、心理状态、环境影响、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SAS、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采用(x±s)表示,行t检验,当P<0.05则代表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9.12±6.32)和(39.34±7.22),较参照组相比略有降低,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生活质量情况变化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经规范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6.45±6.34),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中罹患肿瘤患者的人数也呈递增趋势,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大多数罹患肿瘤患者都有疼痛为临床症状的表现,严重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生活带来重大隐患。因此,针对癌痛肿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试非常必要的[3]。
  规范化护理就是在传统癌痛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症状,开展个性化、特殊化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癌痛控制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调整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有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4]。在本文中,以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表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9.12±6.32)和(39.34±7.22),较参照组相比略有降低,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经规范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6.45±6.34),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值得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魏少美,彭可勤,韩萍等.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103-105.
  [2]谢瑞红,郑建清,郑柳玉等.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3):64-65.
  [3]王先珍.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5(5):55-57.
  [4]翟雅明.影响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因素及护理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214-216.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研究免增灵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活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RBC-CR1花环率、RBC-IC花环率、RBC-Ca花环率及NK细胞活性检
背景与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根治术中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01~2003-01、7年间10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并于术中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
[摘要]目的:探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将所有72例接受TIPS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计算机模拟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6例。对参照组的36例患者全部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而治疗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的围术期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
[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手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及机理。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髌骨软化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0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別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所运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是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有针对性的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方法:将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我院收治的85例疑似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患者的四肢血管走行、管腔的通畅程度、血流的连续性和方向、管壁的连续性等。比较手术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85例患者中,动脉损伤67例,其中管壁完全破裂10例:管壁部分破裂+动静脉瘘4例;管壁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6例糖尿病患者為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63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SDS、SAS、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