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蒲公英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jw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探讨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Batman TCM、PubChem及SwissTarge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蒲公英有效成分、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与疾病间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于R软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作用机制。

结果

预测得到8个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和42个差异基因,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癌症中的MicroRNA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及RNA聚合酶Ⅱ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有关,其中Akt1、PTGS2、ESR1、NFKB1、AR等基因可能为核心靶点。

结论

蒲公英治疗乳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阐述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AS发生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AS发生,已成为全球医学界的研究热点。针灸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AS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免疫紊乱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GEO数据库下载3个人类RA滑膜组织基因芯片数据。使用limma包筛选RA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后,进行通路和功能富集分析,并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法筛选关键模块。筛选RA差异表达基因中与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基因,针对3个RA数据集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在GEO数据库下载RA小鼠外周血单细胞测序数据,以验证关键基因在免疫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632个,其中
目的研究一种用于鼻炎治疗的金银花凝胶喷雾剂的制备。方法以外观、pH值、动力粘度、雾化效果和稳定性评价,筛选鼻用凝胶喷雾剂配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采用适合剪切雾化的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制备可雾化的金银花凝胶。氢氧化钠采用先加入方式,以0.75%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制备鼻用凝胶喷雾剂,产品pH值6.8~7.3,粘度25.0~27.0 Pa·s、雾化均匀、稳定性好。结论本研究以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为凝胶材料制备的金银花凝胶喷雾剂,实现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