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事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同名同姓,同年同月同日生,还成了同事。
  要命的是,我们长得也很像,都是一米七二,都是浓眉大眼,都是唇红齿白,头发也都有点儿自然卷。我们都喜欢穿深色的衣服,都喜欢笑。我们第一次见面时都吃了一惊,以为对方是镜子里的自己。可恶的是,就连兴趣爱好也一样,我们都喜欢写作。不同的是他写散文多一些,我写小说多一些。虽说我们都还算不上太有名气,可热心的读者和朋友总把我当成他,把他当成我,经常告诉我在什么报刊看到了我发表的作品,对我表示祝贺。我总是老老实实地告诉对方,那是另一个叫李更的作家写的,不是我。
  我们租住在同一个地方,上下班经常在一起坐车。周末时也会在一起吃饭聊天,一起四处走走。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会引来一些好奇的目光,那些无聊的人总是说,瞧,这两个人长得多像啊,我敢打赌,他们绝对是一对孪生兄弟!
  我比较理想主义,李更比我现实多了。一起坐车时我總是替他付车票钱,一起吃饭的时候总是我来买单。时间久了我向他表达了不满,他却哈哈地笑着说我小气。在单位里,他是编辑部主任,我是编辑。他很擅长利用自己的權力,曾经表示我的付出他会通过多给我上编辑的稿子增加我的收入。我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可也不能总是那样,后来更不再像以前那样主动出钱了。问题是只要我们在一起,他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让我买单。例如在花小钱时他会说自己没零钱,花大钱时他会说忘了带钱包,实在绕不过去时他就会说先让我垫付,到时会还我。
  编辑部来了一位漂亮的女同事,长发飘飘,明眸皓齿,还喜欢文学,并且表示特别喜欢有才华的作家,将来想要嫁个大才子。单身的我们都喜欢上她了。三个人下班后在一起吃饭,李更为了在女同事面前表现自己,主动抢着买了单。吃过饭我们一起聊天时李更为了博得她的好感,还把她提起的我的一篇小说当成自己写的,这令我十分生气。不过,我也不好意思当面揭穿他。
  单独在一起时我忍不住说,你怎么好意思把我写的东西当成你写的?
  李更却哈哈地笑着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我又没有背着你,你知道就行了。
  可是,你这样说等于是欺骗了她!
  这又是多大的事啊,你也真是小气!
  我说不过他,只好放弃和他理论。我有心私下里给那位我也喜欢的女同事说明一下,却又觉得那样做不是君子所为。没想到李更做得更加过分,为了把我排挤走,他在总编那里告了我的黑状。他说我寄稿件用了单位的信封,在工作时间总是写自己的小说不说,还抱怨做编辑工资太低。更恶劣的是,我还把他写的作品当成自己的。当时他和我一样长着一副令人信任的老实厚道的模样,总编相信了他的话,辞退了我,并且说明了理由,说是编辑部主任说的。
  在离开时我生气地对李更说,我一直把你当成好朋友,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小人!
  李更却呵呵地笑着,一点都不生气的样子,他说,就要分别了,我送你一句话吧——在现实主义者面前,理想主义者总不是对手!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们十年后再看,看到时谁混得更成功!
  十年很快过去了,我们又见了一面。
  那时我已经到了南方的另一个城市,他承诺出钱让我来参加一个文学颁奖会,让我以著名作家的身份来为获奖者颁奖。我也想再见他一面,顺便看看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就答应了。
  再见面时,李更胖了,胖得我几乎认不出来了。他留了光头,长脸也几乎变成了圆脸,牙齿不像以前那样白净整齐了,眼神也混浊了许多,有凸起的肚子,人也显得矮了。让我熟悉的是他仍会呵呵地对我笑。
  李更把我带到他家里,他的妻子正是那位我也喜欢过的女同事,他们结婚后生了两个孩子。我从原单位离开后不久他也离开了,创办了文化传播公司,以各种名头举办各类文学大赛,帮人发表论文,为文学爱好者出书。不到十年的时间,他在首都北京买了七八套房子,拥有上亿的资产。我呢,虽说发表了不少作品,却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也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嫁给我。
  那位女同事几乎忘记了我,我看她时也找不到当初一见倾心的感觉了。
  李更向她介绍我时说,呵呵,老婆你还记得吗,这就是那位和我同名同姓的作家,当时总是有人说我们长得像,你看我们哪儿像啊?
  李更的老婆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说,不像,一点儿都不像了!
  李更呵呵地对我笑着说,还记得我十年前送你的那句话吗?
  我点点头说,一直记着呢,你现在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确实比我成功,比我有出息多了。
  李更呵呵地笑着说,是吧,你说要是你当年娶了她,能给她什么样的生活?
  我频频点头说,是啊,是啊,也许我什么都给不了她!
其他文献
【摘 要】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心灵本是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在与幼儿生活的时间里,我们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他们出生到懂事这一段时间,接触的是家长和幼儿园,在德育方面,家长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但教师的作用则更为重要。我们要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思考的。作为一个教师,如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体、智、德、美兼修的人,这是我们的目标。  【关键词】 德育;师德;为人师
脚还没踏上兰陵的土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那首诗就跳出了我的嘴唇:“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可是今天我来兰陵,不是为了品尝美酒佳酿,而是要去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让那清爽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洗涤心灵。  一下车,便迫不及待奔进兰园。我平日闲暇之余喜欢侍弄花草,尤其喜欢兰花。你一个游园的女子手里捧着一盆精致小巧的兰花,我经过她身边禁不住说:“真好看!”她的脸上溢满喜悦
季栋梁的老家其实在甘肃环县。那个地方我没去过,但我知道它与宁夏同心最偏远的几个乡镇接壤。宁夏同心够偏远了,但它比它们还偏远,可见它的境况比西海固也好不到哪儿去。正因为出身之地都偏远、苦寒,季栋梁便与宁夏西海固作家更为接近一些。事实是,季栋梁以西海固人的身份写了许多作品,而且这些作品曾被许多选刊或选本选载过,如短篇小说《西海固其实离我们很近》、系列散文《走进西海固》等。  就像陈继明一样,季栋梁虽然
【摘 要】 近年来,因为本地经济落后致使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导致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亲友监护,严重缺少家庭的关爱。有些学生由于家庭贫困、亲人患病,过早地失去了母亲或父亲,也导致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给农村寄宿制学校,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一线教育者们,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及挑战。
【摘 要】 宾语从句是名词性从句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因为宾语从句的考点数量多,涉及的内容容易混淆,所以常常让很多学生不知从何处着手,也降低了学生宾语从句学习以及应用效果。为了降低学生的宾语从句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突破语法学习重难点,减少学生的失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掌握基本语法的同时,在特定的语境当中掌握宾语从句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宾语从句;教学方法  
出生于1960年代后期的诗人蓝蓝写诗早,成名也早,在1990年代其诗歌即已形成较为鲜明的个体风格并诗名远播。在此之后她并未陷入自我重复的窠臼,而是在不断变化,自我超越,显示了很强的创造性和持续写作的能力,其写作也已经跨出国门而具有了一定的国际性影响,这在其同时代的写作者中还并不多见。  蓝蓝的早期诗歌以抒情性见长,明澈、灵动、温婉,有较为明显的“女性”特征,也与作为传统及现实而存在的“农业文明”之
一  五月被春风一点点煨软  超然台近在眼前  外壳坚硬 身形高大  看上去它更像深灰城堡  它从前的样子  从前的高度弯度和色调  不知都有什么人看到  在哪些时间  那些时间那些人又去哪儿了  来到超然台  还有什么人的思绪不被击穿  思得反反复复天上地下  方能看穿那么多伟大朝代  941年时间  思得头痛欲裂  人不见人只见魂  方能潜到一个人身后  随他一起登上超然台  石头阶虚步而过 
【摘 要】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幼儿成长的关键因素,做好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分析,能够在保证幼儿教育工作质量的同时,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助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实施分析  从当前的幼儿教育工作角度来看,我们想要实现对幼儿的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多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并通过与家长的频繁沟通,构建起以幼儿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心理健康监控体系,并以此
我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  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是黄河的一部分  我的速度,是天空东倾  我的波浪,是芦苇、羊群、奔马、雄鹰  我的上游是祖父的微笑、祖母的琴声  我的下游是大风和云朵,在渤海灣与帕米尔高原之间,来回游荡  此刻夕阳西下,我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听任一座座干渴的沙丘  从我身边依次排开
菊花开得正浓,为何它停留如此之久  一些芳香是因为孤独  这朵菊花,在时间里游泳  经历成长的欢欣  花的骨头承受着天空的压力  苦难和欢乐,不能拒绝生活的复制  凌晨五点,有人灯火通明,有人躲在梦里  此刻如果你不再爱我,我也不会介意  爱得太久,有时会丢了自己  我们像个盲目的钉子在旷野里奔跑  我紧盯着这个世界  那些等待在黑暗中的童话再一次复活  时光忙于成长,花朵练习着凋谢  把灵魂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