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模式及其构建路径研究

来源 :法治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受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影响,导致大学生法治素养偏离轨道,产生一些道德失范问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法治教育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法治素养培育模式,明确法治素养培育目标,务实法治素养培育过程环节,不断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推动法治社会的构建。
其他文献
不用驾照、不用上牌、不用年检,不限购也不限行……近年来,四轮低速电动车(即老年代步车)在城市中迅速增加,成了交通治理的一大难点。早在201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曾警示:老年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国旗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国徽法的决定,两个决定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国旗法、国徽法的修改,
2020年4月19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守成收到二审法院下达的终审维持原判决的裁定书,此前其因受贿、贪污、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罪,被判处有期
思政课是高校广泛开设的一门学科,开设思政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制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状况。新时期又对思政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建
如何讲好人大故事,从而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变得更好,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深入人心,让人民代表大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幸福,是摆在每一位人大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