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主观认知视力可测性年龄发生与视力发育的探讨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幼儿主观认知视力可测性年龄的发生以及视力随月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横断研究设计,以随机顺序对264名正常婴幼儿用带围栏的HOTV视频和由电脑控制的闭路式强化优先注视法(COPL)进行单眼视力检测及影响因素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直线回归及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6%的婴幼儿自24月龄开始接受主观认知视力检测,至46月龄时,已达到100%;24月龄右眼和左眼的平均主观视力分别为4.86±0.05和4.88±0.08,至46月龄时均达5.0.左右眼间主观视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间的主观视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观视力与月龄呈正相关关系(r=0.526,P<0.01),主观视力((Y))与月龄(X)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4.699+0.006X.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教育背景(B=0.460,P=0.05)、小儿受教育程度(B=0.386,P<0.01)对主观视力检测配合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结论 电脑控制的带围栏的HOTV认知视标检测系统为观察婴幼儿主观视力可测性的发生及其演绎提供了一种方法,婴幼儿主观视力检测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
其他文献
王阳明的古文献学思想受到其心学体系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割裂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否定训诂与考据的作用,凭空牵强臆断,导致了明中叶以后整体学风的空疏与务虚,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哲学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多个视角,以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为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就体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把阿尔都塞看做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阿尔都塞的严重误解。从他的求职资格论文《论黑格尔思想中的内容概念》起,阿尔都塞就明确宣布他的哲学
从马克思的理论看,经济活动不是单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中介的,即生产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并形成相应的生产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各层基本需要的重要程度、满足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96例高干病房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其一般资料及对基本需要的重要程度及满足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也是中国伊斯兰哲学道德观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伊斯兰哲学道德观对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穆斯林的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族传统家庭婚姻伦
先秦儒家之身体观体现为由个体修养向道德政治的进展,汉儒则须以现实存在的专制政体作为思考身体的前提。以《春秋繁露》为例,董仲舒从三个方面构建其身体观:与天命相关的圣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毋昭裔在蜀中捐出巨额私财刻立石经、雕版印刷《九经》,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私人大规模刻印儒学经典著作的先例,为我国经典文化在西南偏远地区的传承和传
在大学生群体中选取三个样本进行集体施测.选取5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一,使用家庭近乎完美量表中文版、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对其施测,对数据进行验证性
目的 根据抑郁障碍患者和性心理障碍患者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各量表项目上的特点,试图通过两者人格特征的不同为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