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学科拓展之路,尝试校本课程建设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学科拓展角度开发校本课程,大量实践证明,学科拓展校本课程的开设给了学生较为充分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在理论深化和实际应用两个维度上适当拓展,着眼于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科;学科拓展;校本课程;校本开发
  一、初识与设想
  随着我国在课程决策权力各方面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切实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基于此,我校确立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坚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与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开齐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开发有特色、上水平、重实用的校本课程。
  二、问题与反思
  然而,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展示出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走向肤浅和表象的危险。需要我们从课程的意义上来认识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使校本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调查学校实际,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覆盖面较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人数不多,积极性不高,可以说只是个别教师在支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人人都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显然我校的课程开发工作与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一段距离。自从参加省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工作以来,我们学校逐步认识到:①每个教师本身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②与其让教师在不熟悉的或自身没有一定系统认知的领域内愁眉苦脸,不如让教师在已知领域内如鱼得水,或许更能有所作为。基于此认识,我们在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重心放在学科类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这样做既有利于教师尽快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又能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特色。
  三、尝试与开展
  学校最终决定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九大学科拓展課,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在理论深化和实际应用两个维度上适当拓展,着眼于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根据自身弱势学科自主选课,教导处集中编班,安排辅导教师,每天八九节课走班上课。面向高一级学生开设了高中各科学法指导课,面向高三级学生开设了备考指导课。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重点开设学科竞赛、学科补充、科学研究等课程。
  考虑到大量农村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以语文、英语学科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在英语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方面得到重点发展。侧重于实际应用,着眼于鉴赏陶冶,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目前重点开设经典名著选读,中外小说欣赏,古诗文名篇背诵,作文竞赛,学生作品展示,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歌曲欣赏等。
  同时,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探索出了“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的选修走班办法。学校现有各类学科拓展课教室15间,在选修课教师配备方面,采取选用本校教师与外请辅导教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依靠本校教师开设选修课程。学校还采用选派本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方式解决师资问题。
  在评价方面,校本课程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学科提升内容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而对兴趣活动类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考勤记录,二看过程表现,三看学习成果,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具备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在高二顺利通过学校等级测试,对测试优秀者认定等级并颁发等级证,测试过关者认定学分,对不过关者,不予认定学并限期重修。
  四、总结与提升
  综上所述,学校已初步实现了选修课程校本化,课程实施规范化,评价方式个性化和过程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适应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在理论深化和实际应用两个维度上适当拓展,着眼于帮助学生完善识体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证明:不提供给教师开发课程的机会,教师永远不可能有课程开发的能力。校本课程神秘面纱一旦被揭去,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必然高涨,尤其是立足于教师深为熟悉或精通的学科领域的校本课程开发,有著极大的生命力。可以说,立足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走出了“一枝独秀”的尴尬,随着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日益提高,我校课程开发也必然迎来“春色满园”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分析了新常态带来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的变化,从而提出了如何用在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新常态是指新媒体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群体,网络已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对他们的成长
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教育国际化。二战以来,随着全球经济活动的国际,国家间相互依存体系逐步形成,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股国际化的潮流。教育领域的国际化不同于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国际化,它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体制和内容。国际学校则是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具有开创性、新颖性且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事物。  国际学校的出现及其发展得益于全球化及其进程。和其它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一样,国际学校的发展
担任小学班主任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日子里,有欢笑、有幸福、有辛劳、更有烦恼。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困惑的日子,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抱怨开始多了起来:“这学生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明明是为了他好啊!”“真不理解,上课就是不听,我看真是不想学了”“为什么和他说像耳边风,根本听不进去啊!”这般孩子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恨铁不成钢的我们硬要将铁打造成钢,其实到头来,铁还是铁,确把自己
摘 要:在整个高中学习体系中,语文学科是重要学科之一,对于整个高中知识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中生,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是保证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的必然措施,科学的积累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本文从高中生学习语文角度切入,探讨高中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阐明积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寻求有效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积累;高中语文;有效学习;学习方
摘 要:处于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手机功能不断地开发与普及,手机已经逐渐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此次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流量消费现状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手机流量的去向,并对于手机流量的合理消费提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流量;消费  一、引言  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手机上网也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人们的追捧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手机的功能也越发发展壮大,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可以显著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从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操作要点和练习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  当前,随着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的提出,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复杂而枯燥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课堂练
摘 要:本文浅谈了学生阅读的目的和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探讨了如何有效设计基于文本解读的阅读活动,以达成学生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阅读目的;文本解读;活动设计  一、学生英语阅读的目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里就提到“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那么,初中生进行英语阅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初中生的实际需求,笔者归纳出以下六个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具体
摘 要:刺绣是我国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重要艺术形式,其可以视为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装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传统服饰刺绣艺术也逐渐的继承和发展起来,对现代服饰设计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我国传统服饰刺绣和现代服装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传统服饰刺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变化以及现代服饰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地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服饰,刺绣艺术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主题阅读则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主题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对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探索小学语文主题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主题阅读简单的说就是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数学课堂上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感觉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就以上认识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創设,诱发每一位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新教材特别重视情景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例如:教学《分类》这一课时,利用课件创设了“小明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