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号”打捞记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受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已于4月8日正式开始,这艘神秘的古沉船有望在今年7月浮出水面。从1987年“南海I号”被发现至今,己过去了20年,对它的探索发现从没有停止过:它出自哪里?欲驶向何方?却因何沉没?而今,它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又会有多少值得期待的发现?让我们一同走近“南海I号”。
  
  “南海I号”发现始末
  
  翻开人类的航海史,一宗宗沉船惨案触目惊心。据有关资料记载,在近2000年内,全世界倾覆海底的难船达100万艘之多,平均十几个小时就有一艘出海船舶惨遭灭顶之灾。许多金银财宝、珍贵文物沉于海底,日积月累,竟成了一种特殊的“海底资源”,引来了无数寻宝者和考古学家去探寻、开发。但是,海底探宝之难不亚于海底捞针,好在靠着海洋机器人、声纳和磁场探测等先进技术,探宝者时常也能“撞上”好运。比如,在水下探宝领域鼎鼎有名的“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十几年间先后发现了美国内战时期的“黄金船”以及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沉船宝藏的“苏塞克斯”号等。与上面传奇般的发现相比,“南海I号”的发现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1987年8月,交通部下属的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省台山与阳江交界的海域内寻找一条东印度公司的沉船时,意外地在一条古沉船中打捞出金银器、锡器和陶瓷器等珍贵文物200多件。该船就是以后被命名为“南海I号”的古沉船。随后经过多次水下探察和初步发掘,基本上搞清了“南海I号”的基本资料:船长30余米;船宽近10米:型深约3—3.5米;船体材料为木质;船头朝向为西南240度,船体在没有发生侧翻的情况下垂直沉没于海面下20米深处并被厚约l米的淤泥所覆盖;船上满载以瓷器为主的器物。
  仅在2002年,水下考古人员清理了“南海I号”船舱内几平方米的范围,就打捞出大量精美文物,仅陶瓷器就有6000多件,其中完好无损的有4000件。根据“南海I号”船体容量保守估计,船上文物应该超过6万件。
  从目前已经打捞出水的1万多枚古铜钱看,北宋的居多,小部分为南宋时期,其中最晚期“绍兴元宝”属南宋高宗年间。按照考古学的年代判断标准,可知“南海I号”古船的沉没时间不早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距今约800年左右。
  而瓷器主要是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宋代几大著名窑系出品,但造型独特,带有明显的异域特色,有别于当时宋朝所使用的瓷器。这些瓷器在船舱内码放整齐,分门别类,应是一艘从事远洋贸易的商船。再结合船头朝向,大致可以推断这艘商船当时应该是前往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及中东甚至北非地区,进行“来样加工”的海外贸易。而从船载货物的产地推断,“南海I号”出自于泉州港及以北方向的可能性比较大。
  考古专家的兴趣不只在于出水物品的实际价值,而更加注重这艘沉船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的物质证据。不同于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实物资料相当罕见,大多只能依据文献资料。而“南海I号”沉船的海域应该在由泉州、广州港经广东西部沿海驶向东南亚乃至印度、西亚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这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
  
  “南海I号”打捞技术
  
  由于“南海I号”沉船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保存较为完好、出水文物较为丰富的一条古代沉船,而且沉船的大部分是埋在海床之下的淤泥中,因此沉船船体没有受到噬木类海洋生物(如船蛆等)的进一步蛀蚀,文物也没有受到如膝壶等海洋贝类生长造成的硬性胶结。为了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原貌,不丢失任何历史细节,考古专业人士希望将沉船整体迁移到一处安全的水域进行细致的发掘研究。
  目前通用的水下考古方法,是把船载文物打捞出来,然后对船体进行切割,再将切割之后的小块船体打捞上来进行复原拼装。但是“南海I号”所处海域的能见度几乎为零,无法对沉船和船载文物进行准确的测绘和记录,这意味着将丢失很多珍贵的考古信息。另外,由于沉船的船体为木质结构,在水下浸泡800多年后,大多已经较为松软、脆弱,只有将沉船整体连同船体周围起固定和保护作用的淤泥一同移动,才有可能使沉船在发掘过程中免遭二次破坏。
  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决定采用沉船整体打捞的方案。所谓整体打捞,就是将沉船、载物与其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殊的钢制沉箱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能人为控制的环境中,随后进行水下考古发掘。整个打捞过程中有几个事关成败的关键步骤。
  关键一:沉井安装。沉井也叫沉箱,是一种用金属或混凝土制成的,形状像箱子,下面没有底,可以罩住整个沉船的设备。根据沉船量身定做的沉井,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达530吨,分上下两部分。在设定好的桩位上,沉井被水泥锚块缓缓压入淤泥,在沉井上的深度传感器指示下,令其整体罩住沉船及其周围淤泥。然后从上沉井底部两侧穿引36根钢梁,底梁下有液压板,穿引完毕后就会把底梁往上顶,这样沉井就封闭了。最后把上下沉井焊割,上沉井装着“南海I号”出水,下沉井则留在海底。  关键二:起吊。装着古沉船和淤泥的上沉井将被亚洲最大的起重工程船——“华天龙”号吊起。夹带着淤泥和海水的“南海一号”大约有3000多吨,而“华天龙”能成功吊起4000多吨的重物,完全可以胜任起吊任务。全回转吊机是“华天龙”的核心部分,它保证了“华天龙”能稳稳当当地吊起4000多吨的重物进行360度回转,能够保证装载“南海I号”的沉箱在起吊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摇晃,最大限度地避免里面文物出现损失。
  关键三:半潜船拖运。在沉箱运移过程中,半潜驳船要发挥重要作用。半潜船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潜艇,所不同的是,潜艇要全部没入水下,而半潜船只要下潜一半,这就是半潜船名字的来历。半潜船的外形与潜艇或一般的海洋船舶完全不同,更像一个装货的大平台。在装卸时,它通过本身压载水的调整,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低于货物的位置,使货物得以利用自身动力或者拖拽,直接浮到半潜驳船的装货甲板上方。这时半潜船再通过排出压载水,船体上浮,使货物可以直接落在装货甲板上,并绑扎固定,就可以将货物运到指定位置。沉箱四周预先均匀安放了未充气的气囊,在“南海I号”沉箱准备起吊时,气囊再被充足气,产生巨大的浮力,伴随着华天龙的起吊一起将沉箱移到下潜入水的半潜驳船上。同时,气囊还起到保护沉箱平稳和减少
其他文献
2005年7月,《新安晚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安徽淮南一女性在腹腔内妊娠,并已足月产下一健康女婴,这在医学史上极为罕见。专家称,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为男性怀孕提供了医学参考。这是否意味着男人也能生孩子?尤其是对那些做完变性手术(男变女)的“男人”,他们也可以做妈妈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性别重塑中心主任陈焕然博士,就变性人(男变女)能否怀孕生子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
天气预报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获得准确的预报天气,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测量和搜集大量的气象数据、气象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气象仪是必不可少的。气象仪可以测量气压、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等。可是,为了搜集大区域的气象数据,气象仪经常必须在各种恶劣地理环境中工作,及时传回当地的气象信息。以前,人们设立气象站,但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设立气象站成本很大,而且供电、人员驻站等等都是问题。
感动网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  “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
在赋予宝石美丽的诸多因素中,颜色是一个主要因素。凝重洁白的羊脂白玉、翠绿幽深的翡翠、艳若“鸽血”的红宝石、五彩缤纷的碧玺、色彩斑斓的欧泊,无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们在惊叹宝石的颜色如此美丽多彩的同时,也一定想探个究竟: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呢?    什么是宝石的颜色    颜色是具有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实际上,宝石的颜色是人眼对可见光的一种反应。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可见光只是一
电影《壮志凌云》中,汤姆·克鲁斯驾驶着F-14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镜头让人难忘,据说这部电影吸引了许多美国青年加入美国海军,可见其着实魅力不凡。驾驶着舰载机,尤其是固定翼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就像降落到大海上一片飘浮不定的树叶之上,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历来被称作“有控制的坠落”。那么,这种坠落是怎么控制的呢?    航母提供广阔空间  1914年,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由运煤船改造而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炫耀性消费在生存消费之外迅速崛起,非实用、张扬和铺张等炫耀性消费现象也在我国随处可见。炫耀性消费给人们生活带来强大的冲击,并不十分富裕的中国人为什么爱为炫耀付费、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炫耀性消费?    何谓炫耀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又称摆阔气的消费、装门面的消费。最早提出“炫耀性消费”的是加拿大经济学家约翰·雷。他从人类虚荣心的角度解释了奢侈品的性质和效用,认为虚荣心仅
在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阶段,江西省寻乌县检察院采取三项举措,推进英模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营造了全院干警争相向英模学习的良好氛围。  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学习英模先进事迹。该院组织全院干警参加学习检察英模事迹报告会,政治部主任在会上,给全院干警讲述赣州检察英模彭良三、严能礼和潘映新等三位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在会后,组织检察干警集中交流研讨学习英模事迹报告会后的心得体会、所思所想,促進检察干警的思想得到升华
相对于人和各种动物,植物被认为是一种低级的生命形态。但是在大自然植物世界里,却有着许多奇幻莫测、令人费解的现象。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明人们对待植物的传统观念有许多错误。    植物也有智力    一些植物学家称,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植物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表明植物也有智力。  植物面临挑战时表现出聪明举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它们遭到动物攻击时的反应。例如,金合欢树会产生一种味道不好的单宁
《邓哲:民生无小事》2021年4月刊  在《邓哲:民生无小事》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人民无小事,人民检察无小事。”这句话也道出了檢察工作的核心意义。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民事检察官,我经常遇到的许多案件都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事”,比如食品安全问题、网络电信诈骗,还有各类办卡的圈套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却关乎老百姓的切身权益。因此,在办理这一系列民生案件时,我越来越能够感受到做好
1948年初的一天,一艘载有大量货物的荷兰商船正穿越马六甲海峡。由于当时风急浪高,船员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但是突然间,这些体格健壮的船员们一个个倒下,失去控制的商船随波漂荡。事后,警方在对这起海难事故调查中发现:所有死者既非遭海盗的砍伤,也无中毒迹象。尸体解剖显示,死者心血管全部奇怪地破裂了。后来在有关医学专家的协助下,警方才弄清事故真相:原来是次声波在作祟。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