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lo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内容以及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总结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实例提出具体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以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的趋势逐渐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社会背景下教育对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的回应,也是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物理学科自身特点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和方法
  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优劣不仅关系到物理学习的成效,而且事关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基础。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但相当多的学生在物理学习方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物理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物理学科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真正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具有主体性和文化批判能力的人,让他们自己经受辨别与选择的锻炼,给他自主探究与自主建构的机会,才能真正培养起一个信息社会中在知识问题上具有独立能力的人。
  2.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增多,所以当前教师和学生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都比较高。但学生在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机会不多。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用传统的、几乎与生动的信息社会隔绝的方法进行学习。造成这一普遍现象的原因,既有体制上的,如当下的高考体制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高考试卷难以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观念上的,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观、学习观、人才观还未更新。所以物理教师要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如此培养的学生才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的社会。
  3.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多层次,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网络学习等。在不同的层次中,其本质都是通过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资源共享、交互协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广大教师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整合应用的探索和实践,给学生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但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无论是整合应用的广度还是深度,与教育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学生甚至还没有网络学习的体验,不少学校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成为一种装饰和点缀,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已经不允许我们缓慢地行走。通过整合,最根本的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终身学习的方式:即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协作讨论式的学习;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因此物理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实施整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甚至超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培养出的人才方能真正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呈现“大容量”的教学信息
  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中的超链接功能,灵活便利地呈现各种形式的教学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例如: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可以将板书内容、物理例题及相应解题过程、必要的物理板图等制作成电子教案,把讲课用的视频资料、例题、条件分析、解题步骤、板图等,存储成不同的画面或单元,再用超链接的方法链接到需要的部分。当教师讲到相关部分时,用鼠标点出,就可以方便地调出需要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引入,特别是习题教学和实验专题的复习课教学,将更体现出“省时、高效”和课堂的“大容量”。
  2.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化
  物理课程中涉及较多抽象的概念,如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电流的形成、平抛运动等。常规的教学中运用挂图、幻灯片、模型等静态教具,缺乏准确的感性效果。而信息技术不仅可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色彩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可以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从而把文字材料获得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 例如:在平抛运动教学中,由于实验中的小球在空中运动太快,学生对此看得不太清楚,教师通过先做实验,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轨迹图像,借此演示平抛小球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動,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就显得轻松容易了。
  3.展现超出生活实际的情景
  物理课中的很多内容很难通过语言讲解而表达清楚,也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制,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情景、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场景学生很难见到,更不可能都身临其境,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为学生展示这些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如宇宙的演化、闪电、光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飞机的空中加油、飞机投掷炸弹、船闸原理、“ 神六” 的发射等等。 都可以通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资料显示,让学生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4.提高物理实验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实验模拟。如机械能守恒实验,如果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模拟出完整的“永动”模式的单摆系统,这种方式就能够排除实际的摩擦力的影响,能够大大节约物理授课时间,使得物理实验更加有说服力,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
  总之,高中物理教师要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切实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的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才能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王继新等.初中科学教学设计——基于案例分析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法[H].高等教青出版社,2008(1)
  [3]宋昌杰,王彦敏.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应用的模式与建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155,157.
  [4]管飞飞. 基于信息技术整合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的研究[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4).
其他文献
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也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生物学习,同学们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遗传以及变异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服务。生物是一门和我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知识,可见,学好生物对同学们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生物又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同时生物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吃力。
动物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存在种间差异性.同一种属的不同病毒往往来源于不同的动物.天然免疫如何识别不同病毒并发挥抗病毒机制存在诸多未知.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具有
期刊
瑞典学者哈利森教授通过长期研究总结出日本优秀企业在创新管理方面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他认为尽管日本优秀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全面创新管理(TIM)迄今为止最先进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已经广泛普及到学校的各科教学中。美术欣赏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本身具有优势,作为德育的手段,具有形象生动、易为学生接受的特点,体现出德育在美术教育中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另一个功能。  关键词:美育;学生;美术欣赏;德育  美术在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美术教育是以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情感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以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s,ACFs)为催化载体,制备出负载喹啉铁(8-hydroxyquinoline iron,QuFe)的催化材料QuFe@ACFs.采用活性艳红195(RR 195)染料为探针化合物,
期刊
摘要:如何帮助农村初中学生走出外语学习上的困境,使他们学习英语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激发,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是全面提高农村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当前外语教学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教改工作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新课标实施已有几个年头,改革旧的教学方法,提倡素质教育,提倡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由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现已收到了一定的效
摘 要: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其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新要求,要求教师对初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新思考,以提出全新且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化学知识。本文主要对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新思考进行分析,以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更多相关教学信息和方法。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化学 新思考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推行的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