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宜贵州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状较好的马铃薯品种,盘县试验点2014年对贵州省新育成(引进)的13个马铃薯品种(品系)抗逆性、丰产性和薯块品质等综合性状进行适应性鉴定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威薯001、WY08-001、WY08-002、NKL-1001、0501-15较抗晚疫病,综合性状较好,产量高,下一年可继续试验,同时可在盘县进行示范推广种植;中薯20号、07047-003、丽薯8号 3个品种综合性状稍差,建议下年继续试验观察;07042-027、中薯18号2个品种产量低、综合性状差,建议淘汰,不作为下一年继续试验,黑美人虽然产量低,但为全紫色马铃薯,建议可作为特色马铃薯开发,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试验推广。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性状;产量;贵州盘县
中图分类号 S53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081-02
盘县处于滇、黔、桂三省结合部,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端,素有“滇黔咽喉”之称。马铃薯是盘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于玉米、水稻、小麦,201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3 733 hm2。为了筛选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贵州省盘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在盘县平关镇岩上村大石洞进行了13个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盘县四格乡八担山村长地岩脚某农户家地块,地处北纬 26°11′42″,东经 104°36′06″,海拔2 490 m。地势缓坡,地面平整,前茬为兰花籽(2013年12月23日收获),肥力中等、水平一致,地块位置不受建筑物、林木、林帶等遮荫影响,土壤类型为砂壤土,质地疏松,通透良好。耕地和整地方式:畜力耕地,人工精细整地,剔除地中石块及杂物[1-2]。3—8月降雨量 1 177.9 mm,年降雨天数为103 d。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3个,分别为0501-15(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黑美人(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青薯9号(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中薯18号(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丽薯8号(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07043-003(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07043-027(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WY08-001(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WY08-002(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威薯001(威宁县种子站)、中薯20号(毕节地区农业科学所)、NKL-1001(贵州师范大学)、威芋3号(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参试品种由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统一提供,种薯级别为脱毒马铃薯原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3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威宁3号作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39个小区。每小区5行,播种80株,栽植密度6万株/hm2。小区面积为13.5 m2(4.5 m×3.0 m),株行距分别为28 cm×60 cm。小区间不留走道,四周及重复间走道为0.5 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2~3 m。
1.4 试验过程
严格挑选种薯,标准一致,无病烂薯。一律采用整薯(单薯重40~50 g)播种。3月10日播种,当天播完,播种时施腐熟的农家肥22.5 t/hm2、洋丰牌硫酸钾型复合肥(14-16-15)750 kg/hm2作基肥。现蕾—开花期,田间长势良好,未施追肥。5月6日进行第1次去除杂株、杂草;5月12日进行第2次去除杂株、杂草,结合第1次中耕起垄;6月15日进行第3次去除杂株、杂草,结合第2次中耕起垄,收获时间略有不同,0501-15、黑美人、青薯9号、中薯18号、07047-003、07042-027、威薯001、中薯20号、NKL-1001、威芋3号 10个品种7月10日收获,丽薯8号、WY08-001、WY08-002 3个品种8月8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出苗最早的是WY08-001品种,出苗日期为4月11日,出苗最晚的是0501-15品种,出苗日期为4月21日。开花最早的是WY08-001、WY08-002 2个品种,5月28日开花,最晚的是NKL-1001,6月19日开花,其他品种开花期均在5月29日至6月8日,黑美人、07047-003、中薯20号3个品种不开花。成熟期最早的是黑美人品种,6月30日成熟,最晚的是WY08-001、WY08-002 2个品种,成熟期为8月7日。生育期最长的为WY08-001,生育期为118 d;其次为WY08-002,生育期为117 d;黑美人品种生育期最短,仅为71 d,其他品种的生育期均在76~115 d之间。
2.2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植株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株高在26.4~88.2 cm之间,最高的为WY08-002,最矮的为中薯18号,茎颜色以绿色、绿带褐为主,花冠主要为白色,匍匐茎长短多为中。
2.3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田间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品种的出苗率均在90%以上。主茎数最多的是青薯9号品种,为6.6条;最少的是中薯 18号品种,为3.1条。单株块茎数最多的是07047-003品种,为18.6个;其次是青薯9号品种,为11.2个;最少的是黑美人和丽薯8号品种,为7.7个。单株块茎质量最重的品种是WY08-001,为900.8 g;其次是0501-15,为898.8 g;最轻的是黑美人品种,仅为303 g。块茎平均质量最重的是WY08-001品种,为92.9 g;其次为 0501-15品种,为82.5 g;最轻的是07047-003品种,为32.2 g。 2.4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薯块性状
从表4可以看出,从薯块大小整齐度看,WY08-001、WY08-002、NKL-1001 3个品种整齐,0501-15、黑美人、青薯9号、中薯20号4个品种中等整齐,其他品种不整齐。0501-15、中薯20号、NKL-1001 3个品种薯形为长椭圆形,黑美人、中薯18号、丽薯8号、威芋3号4个品种薯形为长卵圆形,07042-027、WY08-001、WY08-002、威薯001 4个品种薯形为扁圆形,青薯9号、青薯9号薯形为卵圆形。除黑美人皮色和肉色为紫色、青薯9号、NKL-1001皮色为红色外,其他品种皮色和肉色均为黄色或淡黄色。0501-15、威薯001、黑美人、青薯9号、中薯20号、NKL-1001品种的薯皮光滑,其他品种薯皮均为略带麻皮。 NKL-1001、威宇3号(CK)的芽眼较深,其他品种块茎芽眼为中等。商品薯率最高的是NKL-1001,为90.9%;其次为0501-15,为90.4%,最低的是07047-003,为65%。
2.5 不同马铃薯产量表现
从表5可以看出,青薯9号的小区平均产量最高,為48.4 kg,较对照品种威宇3号(CK)增产63.25%,其次为威薯001品种,小区平均产量为47.3 kg,较CK增产59.8%;第3位的是WY08-001品种,小区平均产量为47.1 kg,较CK增产59.1%;产量最低的是黑美人品种,小区平均产量仅为25.5 kg,较CK低13.9%;除黑美人外的其他品种小区平均产量都高于CK。青薯9号、威薯001、WY08-001、WY08-002 4个品种在0.05水平上小区平均产量显著高于CK的小区平均产量,黑美人品种显著低于CK产量,其他品种产量与CK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在0.01水平上,黑美人与其他各品种小区平均产量相比差异极显著,其他各品种的小区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品种产量最高,薯型光滑,植株高度适中、生育期中等,属中熟品种,在盘县可推广种植,宜间、套作、净作。威薯 001品种产量居第2位、薯型光滑,中熟,商品薯率高,适宜在盘县推广种植。WY-001、WY-002品种,产量分别居第3、4位,薯块大小整齐,商品薯率高、抗逆性强,植株较高,生育期较长,宜净作、不宜间、套作,适宜盘县推广种植[3-4]。NKL-1001、中薯20号、07047-003、0501-15品种产量位居第5~8位,植株较矮,为37~50 cm,中熟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威芋3号,商品薯率高,适宜盘县推广种植。丽薯8号、07042-027、中薯18号3个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确定能否推广。黑美人品种属早熟、紫色马铃薯特色品种,虽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威芋3号,可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试验推广种植[5-6]。
4 参考文献
[1] 唐罴,徐天龙.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97-98.
[2] 伍壮生,廖道龙,吴月燕,等.海南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4(7):179-183.
[3] 何新民,谭冠宁,唐洲萍,等.2009年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1(2):142-144.
[4] 李丽淑,唐洲萍,王晖,等.广西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2(2):167-170.
[5] 颉炜清,关兴华,肖继坪,等.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12(2):70-75.
[6] 王茂喜,刘均霞.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37-38.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性状;产量;贵州盘县
中图分类号 S53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081-02
盘县处于滇、黔、桂三省结合部,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端,素有“滇黔咽喉”之称。马铃薯是盘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于玉米、水稻、小麦,201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3 733 hm2。为了筛选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贵州省盘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在盘县平关镇岩上村大石洞进行了13个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盘县四格乡八担山村长地岩脚某农户家地块,地处北纬 26°11′42″,东经 104°36′06″,海拔2 490 m。地势缓坡,地面平整,前茬为兰花籽(2013年12月23日收获),肥力中等、水平一致,地块位置不受建筑物、林木、林帶等遮荫影响,土壤类型为砂壤土,质地疏松,通透良好。耕地和整地方式:畜力耕地,人工精细整地,剔除地中石块及杂物[1-2]。3—8月降雨量 1 177.9 mm,年降雨天数为103 d。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3个,分别为0501-15(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黑美人(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青薯9号(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中薯18号(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丽薯8号(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07043-003(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07043-027(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WY08-001(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WY08-002(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威薯001(威宁县种子站)、中薯20号(毕节地区农业科学所)、NKL-1001(贵州师范大学)、威芋3号(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参试品种由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统一提供,种薯级别为脱毒马铃薯原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3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威宁3号作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39个小区。每小区5行,播种80株,栽植密度6万株/hm2。小区面积为13.5 m2(4.5 m×3.0 m),株行距分别为28 cm×60 cm。小区间不留走道,四周及重复间走道为0.5 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2~3 m。
1.4 试验过程
严格挑选种薯,标准一致,无病烂薯。一律采用整薯(单薯重40~50 g)播种。3月10日播种,当天播完,播种时施腐熟的农家肥22.5 t/hm2、洋丰牌硫酸钾型复合肥(14-16-15)750 kg/hm2作基肥。现蕾—开花期,田间长势良好,未施追肥。5月6日进行第1次去除杂株、杂草;5月12日进行第2次去除杂株、杂草,结合第1次中耕起垄;6月15日进行第3次去除杂株、杂草,结合第2次中耕起垄,收获时间略有不同,0501-15、黑美人、青薯9号、中薯18号、07047-003、07042-027、威薯001、中薯20号、NKL-1001、威芋3号 10个品种7月10日收获,丽薯8号、WY08-001、WY08-002 3个品种8月8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出苗最早的是WY08-001品种,出苗日期为4月11日,出苗最晚的是0501-15品种,出苗日期为4月21日。开花最早的是WY08-001、WY08-002 2个品种,5月28日开花,最晚的是NKL-1001,6月19日开花,其他品种开花期均在5月29日至6月8日,黑美人、07047-003、中薯20号3个品种不开花。成熟期最早的是黑美人品种,6月30日成熟,最晚的是WY08-001、WY08-002 2个品种,成熟期为8月7日。生育期最长的为WY08-001,生育期为118 d;其次为WY08-002,生育期为117 d;黑美人品种生育期最短,仅为71 d,其他品种的生育期均在76~115 d之间。
2.2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植株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株高在26.4~88.2 cm之间,最高的为WY08-002,最矮的为中薯18号,茎颜色以绿色、绿带褐为主,花冠主要为白色,匍匐茎长短多为中。
2.3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田间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品种的出苗率均在90%以上。主茎数最多的是青薯9号品种,为6.6条;最少的是中薯 18号品种,为3.1条。单株块茎数最多的是07047-003品种,为18.6个;其次是青薯9号品种,为11.2个;最少的是黑美人和丽薯8号品种,为7.7个。单株块茎质量最重的品种是WY08-001,为900.8 g;其次是0501-15,为898.8 g;最轻的是黑美人品种,仅为303 g。块茎平均质量最重的是WY08-001品种,为92.9 g;其次为 0501-15品种,为82.5 g;最轻的是07047-003品种,为32.2 g。 2.4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薯块性状
从表4可以看出,从薯块大小整齐度看,WY08-001、WY08-002、NKL-1001 3个品种整齐,0501-15、黑美人、青薯9号、中薯20号4个品种中等整齐,其他品种不整齐。0501-15、中薯20号、NKL-1001 3个品种薯形为长椭圆形,黑美人、中薯18号、丽薯8号、威芋3号4个品种薯形为长卵圆形,07042-027、WY08-001、WY08-002、威薯001 4个品种薯形为扁圆形,青薯9号、青薯9号薯形为卵圆形。除黑美人皮色和肉色为紫色、青薯9号、NKL-1001皮色为红色外,其他品种皮色和肉色均为黄色或淡黄色。0501-15、威薯001、黑美人、青薯9号、中薯20号、NKL-1001品种的薯皮光滑,其他品种薯皮均为略带麻皮。 NKL-1001、威宇3号(CK)的芽眼较深,其他品种块茎芽眼为中等。商品薯率最高的是NKL-1001,为90.9%;其次为0501-15,为90.4%,最低的是07047-003,为65%。
2.5 不同马铃薯产量表现
从表5可以看出,青薯9号的小区平均产量最高,為48.4 kg,较对照品种威宇3号(CK)增产63.25%,其次为威薯001品种,小区平均产量为47.3 kg,较CK增产59.8%;第3位的是WY08-001品种,小区平均产量为47.1 kg,较CK增产59.1%;产量最低的是黑美人品种,小区平均产量仅为25.5 kg,较CK低13.9%;除黑美人外的其他品种小区平均产量都高于CK。青薯9号、威薯001、WY08-001、WY08-002 4个品种在0.05水平上小区平均产量显著高于CK的小区平均产量,黑美人品种显著低于CK产量,其他品种产量与CK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在0.01水平上,黑美人与其他各品种小区平均产量相比差异极显著,其他各品种的小区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品种产量最高,薯型光滑,植株高度适中、生育期中等,属中熟品种,在盘县可推广种植,宜间、套作、净作。威薯 001品种产量居第2位、薯型光滑,中熟,商品薯率高,适宜在盘县推广种植。WY-001、WY-002品种,产量分别居第3、4位,薯块大小整齐,商品薯率高、抗逆性强,植株较高,生育期较长,宜净作、不宜间、套作,适宜盘县推广种植[3-4]。NKL-1001、中薯20号、07047-003、0501-15品种产量位居第5~8位,植株较矮,为37~50 cm,中熟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威芋3号,商品薯率高,适宜盘县推广种植。丽薯8号、07042-027、中薯18号3个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确定能否推广。黑美人品种属早熟、紫色马铃薯特色品种,虽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威芋3号,可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试验推广种植[5-6]。
4 参考文献
[1] 唐罴,徐天龙.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97-98.
[2] 伍壮生,廖道龙,吴月燕,等.海南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4(7):179-183.
[3] 何新民,谭冠宁,唐洲萍,等.2009年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1(2):142-144.
[4] 李丽淑,唐洲萍,王晖,等.广西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2(2):167-170.
[5] 颉炜清,关兴华,肖继坪,等.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12(2):70-75.
[6] 王茂喜,刘均霞.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