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乾坤 心中有善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相民:笔名法雨,现任辽宁省直国有资产事务中心副主任兼《辽宁机关事务》杂志总编辑、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华文化促进会委员、佛教文化艺术研究会委员、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英才委员会会员。
  李相民1983年在中央美院进修,国画《牧歌》《黄山云烟》《龙山云骧》《春归》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各级画展和慈善活动。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姚基金慈善拍卖中,他将两幅作品拍卖全部所得130万元都捐赠予贫困山区建设青少年篮球场。他是2016年九九重阳节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的九十九位书画家之一。20多年来他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数百万字,数十篇文章和论文获省部级一等奖。
  李相民是一位实力派工笔画大家,多年来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工笔画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做到了“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将神态与形体完美统一。更为难得的是,他的画还蕴含着他对艺术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李相民有着“画痴”之称,他用心画画,每幅作品都倾注了他的全部激情。他将绘画视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他说: “一个画家只有心中有善才能发现世间万物璞玉般的美。”他的画不仅寄托着他向善向美的永恒追求,还流淌着真善美的气息。品读他的画,可谓是画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胸中有丘壑 笔墨绘风华
  李相民从艺多年,经时光之淬炼岁月之打磨,在笔墨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独到的功力。他画画从不打稿,构思构图都是在腹中形成,一幅画的构思有时甚至要超过绘制的时间。他用笔用线有力有神流转多姿,通过线条的疏密、粗细、曲直还有虚实的变化,展现工笔画的意蕴、节奏和韵律。
  看过李相民仕女图作品的人一定会对他笔下的仕女产生深刻的印象。画中的仕女形象汲取古人精华,既具有古人的飘逸,又融入现代人的审美元素。社会审美因时而变,艺术的表现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优秀的画家应当始终致力于为时代创作、为人民创作。
  作品《细雨花艳》中婀娜多姿的仕女,衣带飘飘悠然信步,有着要从画中走出来的气韵生动。想要展现这样的仪态之美,需要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底和线条基本功,若非经年的沉淀难以达到这样的融会贯通之境。小雨纤纤,清风习习,仕女们撑着油纸伞漫步其中。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仔细观察仕女的面部表情,柔情似水的眼眸涌起涟漪阵阵,清秀的脸庞泛起了淡淡的绯红,细节的刻画可见他功力的深厚。画品见人品,画中的美人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远山。
  绘佛家之像 引人心向善
  李相民画佛像更是一绝,他坚持画佛像已有28年,笔下的神佛出神入化。李相民画仙子菩萨和佛像更注重融人人的思想和情感,不去神化他們而是更多地赋予人性在其中,既彰显庄严神圣又能显露慈悲胸怀,既重神韵又显风骨。
  李相民画佛,秉持敬畏之心、虔诚情愫,颇为讲究遵循佛法与禅机,这些都需要丰富的学养供给,否则难以将佛像描绘得如此生动。细细观察李相民画的佛像,即便是巨幅之作,在细节上也经得起反复的推敲,笔笔虬劲有力、工整细致。在工笔技法上,李相民将吴冠中“铁丝笔”的技艺继承发扬并推向极致。中锋旋转自由,运笔时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挥洒自如。干净的笔触、清淡的画风,正如李相民的为人,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在一幅幅法相庄严的佛像背后,其实蕴藏着画者的大爱大善。在浮躁彷徨的时代如何潜下心来找寻本我,不迷失自己,李相民希望能悟到人生的真谛。
  取材于传统 展中华大美
  李相民常说绘画的对象取乎自然,师法自然,宇宙间存在的即可描绘。万物皆有其美,但这其中最美的、最难描绘的就是人。人物画之所以难,是因为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要透过皮相描摹心灵之美。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品《二十四节气花仙子》画成后引起很大轰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脍炙人口,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李相民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画中二十四位花仙子象征着二十四种花,对应二十四个节气,是百花中的代表。通过每一位仙子的表情、神态、姿态、服饰体现不同的个性。“出画仙资廿四姝,情融节气雅香浮”。仙子们衣裳淡雅,姿态优美,拈花一笑,花也应羞。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均”。李相民笔下的女性美得空灵、美得温婉,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高贵典雅,清丽脱俗,有大家闺秀之风,眼波流转间含情脉脉,透露出人物的性格和气质,他的人物画日益达到完美成熟之境地。作品背后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让人物更加丰满有内涵,通过描绘中华礼仪之邦的女性之美,展现出中国女性的传统之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细腻精致、生动传神的笔法背后是李相民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付出。《话说名家》栏目见证了他创新和探索的脚步。相信李相民今后一定能悟得更多的艺术的真谛、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并为我们带来更多震撼心灵的艺术作品。
其他文献
澳门明德慈善会在辽宁开展慈善项目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构建和谐社会,澳门明德慈善会捐资与辽宁省慈善总会合作,自2012年起共同开展“明德慈善辽宁爱心行“和“明德慈善辽宁光明行”救治项目,帮助辽宁省内城乡困难家庭中的先天心病患儿和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切实解决辽宁省内城乡困难家庭的健康问题。  2014年5月19日,辽宁省政协主席夏德仁在省政协会见了全国政协港澳台侨
期刊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市长白思豪年初宣布,向全市包括无证移民在内的30万无健保居民提供健康保险的“纽约关怀”,8月1日正式实施,先从布朗士区开始试点,未来将逐步推广至各区,预计明年底全市实行;只要在纽约市居住超过6个月的居民,不论身份,都可申请加入此项目,获得家庭医生、全天候医疗热线电话及在市公立医院系统诊所开药等医疗服务。  “纽约关怀”项目在2020财年预算中获得1亿元经费。注册此项目、
期刊
要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  ——国家主席习近平  辽宁拥有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28万年前,人类就栖息于这片土地上。一条辽河,在历史上不知流淌过多少激情壮歌。  辽宁是地球上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第一只乌飞起的地方。这里有美丽的自然资源,6处国家地质公园,9家国家级风景名
期刊
编者按:  古人说, “二十成人,初加冠”,是为“弱冠”。身为弱冠之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已经走过了二十年不平凡历程,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为“一国两制”实践提供了澳门模式、澳门方案、澳门智慧和澳门经验。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年以来,辽宁省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本刊特派记者围绕辽澳合作方面的一些热点话题,采访了辽宁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负
期刊
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如何传承、弘扬、保护、发展中医药文化,使其焕发新光彩和新魅力,是一项事关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课题。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而中医药企业则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药都”辽宁本溪,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郑继宇
期刊
澳门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协会代表团访问辽宁   2019年1月1 0日至1 1日,澳门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协会会长汪义亮、理事长丁潇、副会长潘秋婷、副理事长胡文忠一行访问辽宁。   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应中元会见了汪义亮会长一行。应中元表示,辽宁省愿意与澳门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协会及澳门中医药  行业开展互利合作,借力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精准联系人”定位及平台优势,推广辽宁中医药产业,助力澳门经济
期刊
编者按: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很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的行业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近年来,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澳门回归祖国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医药行业焕然一新,逐渐在澳门基层医疗体系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今更成为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及三大新兴产业之一,受到多方的重视和关注。辽宁省中医药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期刊
辽宁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出席中葡论坛新春酒会  2019年2月25日,应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邀请,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窒港澳处处长丘岳一行赴京出席中葡论坛新春酒会,进一步促进辽宁省同澳门及葡语系国家的交流合作,建立与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的工作联系。  中国一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是2003年由中国政府发起,商务部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承办,八个葡语国家共同参与,以经贸促进与发展为主题的政
期刊
接待外宾团组时,通常先会见,会见时座位安排以进门方向为准,右侧为中方,左侧为外方。翻译安排在领导和主宾的后面。  会谈活动时,通常用长方形或椭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門为准,主宾占背门一侧,外宾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翻译安排在主谈人右侧,其他人按礼宾顺序左右排列。  一般在签字厅内设置一张长方桌作为签字桌。桌面覆盖深绿色台呢,桌后摆放两把椅子,为双方主签人的座位。座前摆放双方商定的中外文文本,
期刊
因为是2—3的合刊,所以数据在3期中,請在3期中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