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教育 谨防青少年犯罪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化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是青少年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薰染,青少年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们的一项光荣职责和重要任务。要从根本上制止青少年犯罪,就是要重视家庭教育、法律教育、学校教育,同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一、法制教育必须先从教师做起,加强教师的学法工作
  老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各学校要充分利用行政会议和教师政治学习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法制知识的活动。要着重学习《普法读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小学教育法规等,提高教师们的守法意识和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正当权益的自觉性。
  二、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现代网络已成为生活中“第四媒体”,学生作为“上网一族”格外令人瞩目。据统计,目前国内在校学生平均上网率达到50%以上,其中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针对网络教育与其他载体教育的不同特点,如内容丰富、资源共享;虚实结合、生动直观;互动交流、渗透性强;时空无限,联系便捷等特点。教育者需顺时适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开辟法律教育新空间。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法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消除法制教育中成人化标准、理论化形式、课堂化模式的弊端;另一方面,要快捷、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上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同时要充分结合网络德育教育,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环境、队伍等方面入手,以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建设。法制教育必须抓住21世纪信息化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发网络法制教育的功能,推动技校法制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必须提高对防治青少年犯罪工作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现在的青少年将是跨世纪的劳动大军和科技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因此,对青少年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防止“和平演变”的需要,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四、全社会必须构建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综合反映,是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对青少年加强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既是家庭、学校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条龙”教育、挽救、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帮教体系,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巨大合力,运用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各种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同时,要把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列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把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政法机关执法检查的内容。
  五、要把广大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做好青少年犯罪的早期预防。一是要从娃娃教育抓起,抓早、抓小、抓苗头,力求将青少年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对有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早期矫治时,一定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在摸清被矫治人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青少年的特殊性入手,循循善诱,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其次,要认真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设置法制教育课,做到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使他们树立起法制观念的意识。再次,要办好工读学校和青少年劳教所、妇教所、少管所。
  六、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要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要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三是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四是要加强德育、劳动、生存技能的教育。另外,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打”、禁毒禁赌、扫黄打非等专项斗争,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还要成立和完善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门机构。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块园地里,我们要不断地耕耘、探索,要用汗水浇灌幼苗,妙手愈创伤。各学校要不负众望,继续拼搏,为培养跨世纪的劳动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 甘肃成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我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
精致化管理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精益求精的管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精致文化”,是优质教育的必要保证。我校自2008年起致力于精致化管理的探索,并于2009年开始了省级课题《农村学校精致化管理的个案研究》的研究。在探索中,我们认识到有机整合法家、儒家、道家的管理思想,能使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对于建构和谐的学校人文环境、增强学校凝聚力、改善师生关系、减轻师生负担、优化教育管理行为、提升学校的
摘 要:在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化学实验既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是贯彻新课改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们已经对新教改的教学理念有了比较好的理解,也找到了许多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实验教学这一新课程的精髓还是没能真正走入课堂和教学中,新课程教学下一步亟待突破的重点是如何落实新课改化学教学的灵魂——实验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才能极大地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尤其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与生活联系,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打造成鲁迅儿时充满乐趣的“百草园”,而不是沉闷枯燥的“三味书屋”。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
摘要: 把考试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在具体实施考务管理时,高职院校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都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地发展我们的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考试 考务工作    怎样使考试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呢?怎样使分数真正代表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呢?关键在于使我们的考试原则、内容和方法与我们培养的目标一致起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