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唯物主义两种“重建”类型的思考

来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发展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新的要求,“重建”在中外学者中已取得一定的共识。突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符合时代的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重要背景。从“重建”的结果来看,可以分为“替代式”和“补充式”两种类型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采用“替代式”还是“补充式”,其分水岭就在于是否篡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是否形成了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理论。无论是“替代式”还是“补充式”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都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都存在着缺陷,对这些得失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有益启示。
其他文献
2019年6月13日,《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杭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发布。《报告》通过'数字'分析2019年的创业孵化工作呈现的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互联网技术加速发展和互联网络持续普及的今天,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了“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互联网时代。在热点事件、案件中形成的网络舆论,不仅对个案的结果产生关键性影响,更是以其无限又无形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司法领域中产生的变革更是显而易见。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胜枚举的案件已经向我们展示了网络舆论在司法审判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并引起了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包括法官、检察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马克思在强调东方社会被纳入世界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东方社会的特殊性和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在马克思身后,罗莎·卢森堡和列宁分别在其帝国主义
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耦合,是中国以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开辟“
就职宪法宣誓是公职人员将内心伦理精神外化为公开的行为表现,作为正式担任公职的必要条件,具有法律上承诺的意义。宣誓责任是宣誓人违反宣誓规范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其构成
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对社会组织参与递送社会养老服务的作用进行解析。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机构养老服务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递送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机构养老服务